悲智願行─基隆女子佛學院  
極樂禮讚•功德堂
極樂禮讚大雄寶殿外觀大雄寶殿八大菩薩大殿壁畫大殿的地板及天花板功德堂

十二因緣圖

十二因緣圖

  在準提佛母圖案外圍是輪迴圖,共有十二格,代表十二因緣,一一分別予以說明如下:

  (一)無明:畫於外圈頂端,有一盲叟手拄拐杖,象徵著十二因緣之始──「無明」。所謂「天無日月,寸草不生,人無雙眼,寸步難行。」一個瞎眼的老人,行動就更不可能了。由於有無明,眾生就難以轉惑成智,超越痛苦,並且也不易認識解脫之智慧,更看不見解脫之道。

  (二)行:一個陶匠在陶工輪車上做陶器,只要輪車在轉,陶匠用手扶持著黏土,即可使黏土成形,做出陶器。這表示「作」和「業」的形成是相互依存的。「業」(行)因無明而有,根除無明,也就根除了業。在未根除無明之前,眾生不得不受業力和業果的影響。

  (三)識:樹上有一隻猴子,牠心情浮躁,想要離開這一棵樹,因為牠認為其他的地方有更豐足的食物。由於業所形成的力量,「識」乃想要急於往六道之中的任何一道去受生。

  (四)名色:二人同舟過河,象徵由識(名)與父母種子(色)結合而起。以過去所積業果為本的新的一生開始了,前一生也在同時結束。離開過去的一生而開始新的一生,就如同離開河的此岸到另一岸去。雖然此生已非前生。但是,過去生中所積之善惡業的影響力,此生依然存在。

  (五)六入(眼、耳、鼻、舌、身、意):以一間有六個窗戶的空屋為其象徵。表示人在母胎發展中的六根。雖有六窗代表六入,而屋內卻空無一物,也就是說沒有引起六入反應的對象。

  (六)觸:二人互相擁抱,表徵一旦「六入」中任何一個起了反應,或與事物之間發生了相互作用,如眼見到色、耳聞到聲等,此刻即名為「觸」。

  (七)受:接觸後立即感覺到的就是「受」。「受」就是對外界接「觸」的反應,或為愉快與舒適,或為非常不愉快和痛苦。象徵「受」的是一個眼睛中了箭的人。人心具有一種非常強烈的執著,所以一旦與愉快的事物接觸,人就一心一意的想要它,完全被它吸引住。當與不悅或痛苦的事物接觸時,人就沈溺於怨恨之中,一心一意的怨恨它,所以心只集中在所「受」的苦樂之上,願不得其他。

  (八)愛:象徵「愛」的是一個沈溺於酒食等物欲的人。人若沈溺於酒,貪飲無度,飲酒之人表面上是在尋樂,實際上是在受苦,飲酒的人會越喝越多,終至於醉,而樂極生悲。重覆不已的過程,雖是希求快樂的表現,然其實際產生的結果卻是痛苦的承受。

  (九)取:一個正採擷果實的人,象徵當人的貪愛越來越強烈、越來越活動的時候,第九個因緣「取」就發生了。取著之心由愛欲生;圖中樹與其所結之果,就是表徵那些積業所產生的業果。人連續採擷樹上的果實即是重覆積聚業果。

  (十)有:一位年輕的孕婦,她象徵「有」。年輕代表不成熟,只顧目前,亦即只顧當下所感到的苦樂。而且業風吹來吹去的中陰識,此識一心一意想要轉生。就這樣,愛與取就導致入胎而「有」的過程。

  (十一)生:象徵「生」的是一個生產中的婦人,她所生的即是來世。而「有」就會「生」。

  (十二)老死:一個背著死屍的人,象徵「死」。一有生必有死。如是,十二因緣從頭到尾循環不已。

  要想解脫輪迴,必先要解脫輪迴之因,由於過去所積之業,你就有了今生所處於的某種狀況。然而我們今生的努力是可以改變來生之因,甚至朝著完全解脫輪迴之縳的方法,斷貪、瞋、痴三毒,而根絕了輪迴的痛苦。


上一篇功德堂下一篇
悲智願行─基隆女子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