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論文目錄

中華佛學研究所 1995年8月30日

電子佛典的意義(初稿)

Page 1 of 7

謝清俊

前言

近年來,佛教典籍的電腦化在世界各地都相當受重視。目前,許多計劃正在積極進行,一些成果已經上市,還有更多的成果正蓄勢待發。僅就大藏來說,泰國大藏經的光碟版已經上市年餘,其中有泰文和巴利文的45冊經藏(超過三千萬字),以及70冊的論藏。此藏的視窗版(Window-compatible version)將於今年九月上市。韓國海印寺在三星企業集團的全力資助下,擬將該寺所藏之高麗藏全部電腦化,在大陸輸入技術的合作下,輸入打字工作展開極為順利,預計明年四月前即可完成全部的打字工作。這可能成為第一部漢字電子大藏經。大陸在1982 年成立了中華大藏經編纂局,試圖重編中華大藏經。1986年開始用電腦協助編纂的工作,去年完成了上編106冊,下編的工作也已展開。現在,此計劃也正在試圖發展電腦化的版本。日本經數年評估後,終於在去年正式宣佈了大正藏的電腦化計劃,由日本文部省資助執行。如今已輸入了大智度論等文獻。美國加州大學則早在七、八年前即有推動電子藏經的計劃,它對泰國大藏經光碟版之推出與有功焉。二年前,該校更發起組成電子佛典推進協會(The Electronic Buddhist Text Initiative,簡稱EBTI是電子文獻促進協會(TEI)下的工作組織)以加強各電子佛典計劃的交流與合作,並盼能擬出相關的標準,以利佛典之流傳與共享。

大藏以外的電子佛典計劃則多得不勝枚舉,其中不乏規模甚大者。諸如:佛光山的辭典、阿含部、般若部、禪藏以及其他華嚴、法華、唯識、律、密等十三部典藏等計劃;日本花園大學禪學研究所的禪知識庫計劃;京都本願寺的淨土真宗聖典計劃。日本大津市叡山學院的天台電子佛典計劃;美國紐約世界宗教研究所的電子佛典計劃,以及國內的許多學術機構,和宗教團體所做的努力等,不遑列舉。從這些計劃看來,電子佛典似乎已經成為未來佛教典籍發展的必然趨勢。然而,電子佛典究有什麼引人入勝之處,值得全世界都競相投入?

在資訊技術和相關建設的突飛猛進之下,電子文獻諸多優點漸為大眾所體認,相關的報導時有所見。佛典是文獻的領域之一,自然也不例外,這是大家競為電子佛典的環境因素。本文不擬於此再錦上添花。倒是,資訊是什麼?有那些基本性質?資訊和知識究竟有什麼關係?電腦處理資訊或知識的能力究竟能達到什麼境界?像這些基本問題,坊間談得甚少。其實,了解這些基本問題,則可掌握資訊技術的精髓和綱領,如果將之與編輯佛典的目標相結合,才能真正了解電子佛典的意義,並正確掌握電子佛典的發展。這正是撰寫本文的動機。

本文以下,將先泛論電子文件的基本性質;其次從用的角度來看電子文件或電子佛典的意義。最後,略列目前製作電子佛典所遇到且待克服的困難作為本文之結束。


Page 1 of 7
上一頁

論文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