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論文目錄

「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18期」 1999年6月

佛教資料電子化的意義

Page 6 of 6

伍、建言與結語

一、網際網路帶來一個新文明的開始

網際網路帶來了一個新文明的開始,實際上佛教文物資料的數位化,絕對是佛教界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天職、使命。在網路的環境下,對文字般若的重新認知和思考,是有必要的。如何將佛陀教育呈現在網際網路下?在網際網路下,對佛教資源的應用,應該重新檢視,對佛學研究工具應該積極地開發。佛教教育在網路時代將會有全面革新是可以預期的,這是一個機會也是大家必須面臨的一個挑戰。

二、培育網路素養

培育網路素養,除佛學之外,對世間法亦應:

1. 提昇人文關懷和生活品味的水準,積極了解資訊科技和人文、社會的互動關係,加強本科的學識與技術水準。

2. 培養追求卓越,保有特色的態度,知道提昇品質、累積知識和精益求精,是今後生存的必要手段。

3. 養成與他人合作、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觀念,並能尊重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專長。

 

三、資訊素養的養成

1. 體認「變」的觀念:建立「變是常態」的觀念,隨時要有「應變」的準備。

2. 養成重視和尊重資料、資訊、知識的觀念,並能了解環境的變遷和未來的趨勢。

3. 對資訊和資訊科技的性質應多多了解,培養操作設備的技術。

4. 增強溝通的素養和能力。

5. 增強應用資訊的能力。

6. 資訊倫理的培養:尊重資訊的產權、平均資訊的使用權、尊重隱私權、注重資訊的正確性、時效、適當性與完整性。

說了這麼多,其實在網路時代,或許更有機會體會「無常」之真意,更能現示「眾生平等」之法象。然而這一切,仍取決於我們是否具有「正見」,來看透這一切事相的變化,和是否有「正信」來面對這數位化的挑戰。

完畢,謝謝大家!


Page 6 of 6
上一頁

論文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