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專案計畫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1997年6月20日

計劃提要

Page 2 of 3

貳、各組提要

第二章 資訊資訊科技及其應用

本章由資訊科學(information science)的角度探討資訊科技之於人文、社會互相影響的問題。本章先介紹資訊相關的定義和性質。所用的方法是從資訊產生的原點:致知的行為(認知)、溝通(傳播)、及表現(美學)的原始界定出發,針對資訊的內涵(content、動作、所用的工具與技術、所用的物質等相關的重要因素,來界定資訊的界說,並依此導出數位資訊的基本性質。要言之,資訊即人們的所知(包含知性的、感性的、和意志的)表現在媒介上的形式(35)﹔資訊科技則為利用數位電子媒介所發展出的新系統或新傳播方式(38)。數位電子資訊之性質如下表:

數位電子資訊的性質

(一)因襲所知者

(二)因襲媒介者

  • 無所不在

  • 能大量匯集,彼此連繫鉤稽

  • 能夠自我成長

  • 以能為媒介,故物質障礙極低

  • 取之不盡,用之不絕

  • 空間障礙極低

  • 時間障礙極低

  • 是獨一無二的通用媒介

(三)因工具技術而遞增者

(四)表達內容旳手法

  • 電腦的資訊處理能力
  • 無所不至的全球網路、
    快速廉價的傳輸與溝通
  • 以機器駕馭知識
  • 單一硬體設備,功能由軟體更換
  • 統一的使用者介面、語言
  • 寫作方式的改變
  • Hyper link
  • 多媒體
  • 虛擬實境

其次,將從資訊科學的角度,綜覽目前資訊科技的應用現況。批判學者對資訊社會有句銘言:『不徹底了解知識、資訊和權力三者之間的關係,就不可能真正了解資訊時代的種種問題,從而無法做政策和策略的規劃』。這句話是,值得三思體會的。可是,本章只談知識(所知)和資訊的關係,不談權力。所以此處所談者是根據資訊科技的基本性質來看它能做些什麼(能為)。而不談資訊科技應做些什麼(應為),亦不談資訊科技已做了些什麼(所為)。「應為」是要經過價值選擇的,「所為」是要靠調查去了解的,這兩部分都是資訊科技的現實應用部分,也都是和人文、社會互動所產生的具體結果。這些將在以下諸章中一一討論。

討論「能為」,雖以突顯物質對文明的影響為主要目的,但這並不是推崇唯物論,或傾向宿命論的看法。討論「能為」的態度是理性的、科學的,它只討論問題的本質。換言之,它只是討論問題時其中的一個環節,若沒討論「應為」、了解「所為」的相互配合,那麼討論就不算完整,結果就會偏頗、支離。這是本章主要的立場和精神。

其次,綜合報導各國應用資訊科技的動機和情況,有:為實現人類的夢想和政治理想者,如(一)有教無類、普及教育、知識由全人類等共享,(二)文化的提升和融合,(三)改善生活品質,工作品質,(四)促進民主,促進和平,(五)更有效地管理和善用各種資源,(六)更有效地對付複雜的社會問題等﹔有以機器駕馭知識者,如(一)資訊的匯集,能產生更大的知識匯集,(二)各行業間之相得益彰,(三)既有知識的整理和重組、新建,(四)新的工作與合作的環境的發展等。(3943)

再者,將綜合報導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影響的一些觀察,包括:(一)對學術界的影響,(二)文獻數位化的風潮盛極一時大量資訊的湧現,導致意料之外的運用和影響,(三)媒體的生態改變,(四)社會上依存關係之改變加劇,(五)競爭的尖銳化己威脅到個人的就業和機構的生存,(六)人文之重建:新做法、新觀念、新道德的形成等項。(43頁至48)

最後,對國內資訊科技的應用現況作一些檢討和建言。檢討部分有:(一)資訊產業的發展,究竟目標該定在那裡?(二)對資訊和資訊科技的性質了解不夠;對資訊科技和人文、社會互動的關係漠視,(三)對資料、資訊、知識的重視和尊重不足,(四)資訊的產權不清,(五)對生活品質的關切不夠等五項。(4852)至於建言部份則綜合如下節,在此不贅述。

 

第三章 資訊科技與人的處境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知識被資訊化了,訊息知識成為新時代主要的生產力,「商品化資訊知識」之主導權則是國際社會中爭權奪利的新焦點,這不僅在於經濟資本的宰控,也還關聯到文化資本、文化帝國版圖的積累與擴張。與此同時,原先已甚膨脹之科技主義、生產力主義、成長主義,更因此新科技的進展而大行其道,並日益作為人們思考世界,判斷事務唯一的指標。

資訊化使得人們思維方式越來越單向度化,人們之生活內涵變得千篇一律。甚且消費、休閒的物質享受,也因著這種享受的資訊化(消費資訊),而使得「我消費故我存在」進一步轉變成「我消費資訊故我存在」。人的主體性、自主性遭受了更深沈的剝奪,人們或則飄泊、淹沒在資訊大海中,或則因恐懼而自我放逐於資訊世界之外。如是,當人們生活世界逐漸為資訊符號所殖民化時,也意味著傳統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對人類社會的分析在某些方面以不適用,例如階級分析、對市民社會─國家關係以及對公共領域的分析,都有必要回應新的情境作調整,至於究應如何調整,目前爭論甚多,但整體而言,似都承認了新科技的不斷突破,給人類世界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而非「確定」的因素。

 

第四章 資訊時代之國民素養與教育

壹、素養的意義

素養是個人與外界作合理而有效的溝通或互動所需具備的條件。

貳、資訊時代的社會特質

資訊時代社會的特徵在於資訊成為生產、消費及交易的主要目的物,社會活動因而也集中在資訊的創造、處理和傳播。

其具體的特質包括:

•資訊或知識商品化;

•大量的資訊工作者;

•多樣化媒體的充斥和豐富的網路訊息;

•科技知識,尤其是資訊科技的廣泛運用;

•個人與組織之間密切的資訊關聯性。

參、資訊時代的國民素養

資訊時代國民應有的素養,除傳統素養之外,尚需有資訊素養。資訊素養是個人利用資訊及其載具與外界作合理而有效溝通和互動所需具備的條件。在情意面,要能體認資訊的價值和力量,並能判斷其正當性。在認知面,要了解資訊的本質以及其形式的多樣性,熟悉尋求資訊的方法,並具備評估、解釋、組織及綜合資訊的能力。在技能面,要具備操作資訊檢索、處理及傳播的工具與系統,包括電腦、媒體系統和網路的基本能力。

肆、資訊時代教育的目標及其衝突點

教育必須在過去和現在的基礎之上,前瞻地掌握未來的脈動:在順應未來發展趨勢的同時,也要具備獨立選擇甚至影響發展趨向的能力。

快速變遷的資訊時代,教育將面臨以下的衝突:

一、過去與未來的衝突。

二、基本素養與職場專業的衝突。

三、正規學校課程與非正式學習活動的衝突。

四、資訊科技學術化與資訊科技生活化的衝突。

伍、資訊科技對教育的衝擊

資訊時代來臨以後,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

數位圖書館、多媒體以及個人資訊處理技術,將使資訊社會的教育有嶄新的面貌。

事證導向、問題導向的學習,以及合作學習將取代傳統的學科導向教學方法,而使學校的形態徹底改變。

陸、資訊時代的教育

一、基礎教育

資訊社會來臨後基礎教育所面臨的挑戰,不止是如何去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更在於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資訊科技所提供的資源,在新的環境之下,發揮教育的功能。

我們對於學生的期許應有所調整,而如何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應是值得關注的議題。

二、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必須要作適度的改變,才能因應資訊時代的挑戰,在觀念上,教師本身必須先作若干調整,要:

•了解到學生主動學習以及合作學習的重要。

•了解到資訊科技為更有效的教與學提供了無限的機會。

學校也需要調整其與教師的關係,並且修正資源分配的策略,重視資訊科技設施的建置以及相關的人力培訓工作,同時制度性的要求或鼓勵教師從事非同步學習、多媒體和網路教學的嘗試。

迎接資訊時代的來臨,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領域,就是教育。教育的研究工作,不再只是教育學院或師資培育機構的責任。每一個大學教授,都應該在他自己的專長學門領域,去關注教育的問題。

三、終身及社會教育

終身學習在資訊時代的重要性將遠比在工業社會時為大,而資訊科技也為終身學習提供了絕佳的條件。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利用網路學習他想學習的任何知能,也可以和在任何地方的教師或其他學習者進行非同步的互動或合作學習活動。

當我們把重心從施教轉向於學習,資訊社會教育的遠景,就是構建一個整合的學習社群。

柒、資訊時代的教育政策

因應資訊時代的來臨,教育政策的規劃,須涵蓋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教育的結構性變革,包括教育部門和其他部門角色功能的界定與互動關係,以及教育體系本身組織和體質的調整。

第二個層次在於教育的目標與內涵,包括如何利用新的技術和方法,更有效地達到培養國民一般素養的目的,以及資訊社會對國民的素養有新的期許,教育應如何設定其新的目標。

第三個層次屬於執行的技術層次,即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種資源,達成上述的目標。

我們建議:

一、在規劃資訊社會的教育政策時,首要宏觀,絕不能自限於傳統的教育部門。

二、應該有系統的對我們自己的社會未來轉化為資訊社會的過程及其所可能衍生的各種現象,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三、在初期,政府應該採取主動,以集中的方式投注資源,主導有關設備、師資和課程的建置、培訓和開發;但當動力已經形成,方向也大致確定,資源的投注,就應該由集中轉為分散,讓教育機構和教育工作者有更多的自主性,才能使未來的資訊社會有更大的活力。

 

第五章 資訊時代的科學傳播

壹、什麼是科學傳播

科學傳播不是新名詞,而是存在已久的人類活動,只是長久以來不為人所重視罷了。

人類所有關於科學技術的活動,像科技知識、科技訊息的流傳、科技社群、科技傳播通道、科技的傳播社群等的各種活動,都是科學傳播的範疇。尤其是二十世紀初迄今,以大眾傳播媒介傳播科技消息的活動,成為科學傳播中最顯著的角色,因此,有人誤以為科學傳播僅止於 科學新聞的傳播而已。

貳、科學素養何其重要

現代人生活在高科技的社會,成天與科技有關的事物生活在一起,勢必具備一些科學素養,才能生活無慮。否則可能降低生存競爭力,甚或遭到淘汰。以一個國家而言,如果國民的科學素養低,將失去全球市場的競爭力,而淪為其他國家的附庸、殖民。

同樣的,一國之內,如果國民科學素養低,科技政策的擬定、執行,不得不落入少數科技專家手中,這樣的決策方式及過程,並不符合民主社會的公開、大眾參與之原則。而科技官僚和科技專家又多缺乏人文、社會的宏觀考量,如此的決策後果能不令人擔心﹖

資訊時代,掌控資訊即掌控權力。因此最危險的,莫過於少數人掌控資訊,而多數人卻無能力(沒有素養或素養太低)判斷由少數人做的決策。更危險的是,與每人有關的食衣住行育樂,都蘊含了科技資訊的專業判斷,如果一概由「專家」決定、掌控,豈不有任人宰割之無奈﹗這決非科技時代、民主社會的正常現象。否則像核能安全、醫療官司、環境污染、農產食品中毒等問題,將成為一再出現的社會事件,讓社會成本大增,讓政府疲於奔命,甚至癱瘓行政效率。

換言之,提昇國民的科學素養是 國家發展的當務之急,也是我們社會轉型邁向高科技、資訊時代的優先工作。

參、科學新聞之於科學素養

一般而言,科學素養的孕育主要是靠學校教育,其次是靠社會教育。但因學校教育將文理分化過早,使中學、大學畢業生,不是對科學所知有限,就是缺乏人文、社會的思辨,形成人文與科學壁壘分明,無從對話的兩種文化現象。

事實上,科技研究、科學發明日新月異,學校教育也不可能提供一個人一生所需的所有科學知識。因此,科學素養的提昇,還需要大眾傳播媒介藉著科學新聞之報導提供給一般大眾﹔有如涓涓滴水慢慢滋潤灌溉。

有關研究文獻指出,一般大眾的科學知識主要是靠大眾傳播媒介提供,甚至在學的青年學生(國中、高中和大學生)主要也是經由電視、報紙、書籍、雜誌獲得一些最新的科學知識。但是,大眾傳播媒介提供的訊息卻因諸多因素之影響而歪曲、錯誤,因而影響接收訊息者的科學素養水準。

肆、科學新聞困難重重

由於科學新聞受到下列因素的影響而造成訊息不正確、不完整,進而影響閱聽人的科學認知。

一、科學的不確定性、爭議性。

科學領域廣泛,報導不易正確。

科學新聞記者之科學素養不足。

科學新聞記者的偏見。

新聞作業程序易生錯誤。

科學工作者敵對、不合作態度。

一般大眾的不重視。

伍、國內科學新聞的問題

長久以來,國內科學新聞存有下列問題,因此比起美國的科學新聞差了一大截。

普遍不受重視:媒體負責人、主管不重視﹔科學家、記者不重視﹔讀者、觀眾不重視,新聞傳播教育者也不重視。

報導者介入科學新聞事件,科學新聞無法達到公正、客觀、完整、平衡的水準。

新聞專業意理受到泛政治化、批判、主觀的報導取向影響,科技行政、科技應用及人物的報導多,而科學知識、科學研究之類的報導則相當少。

處理科學新聞的編輯之科學素養不足,但少數專業媒體的編輯例外。

迷信、反智、反科學的報導充斥各媒體,造成惡性循環﹔媒體沒有培養潛在的科學新聞閱聽人,也未照顧到能接受科學新聞的閱聽人,科學新聞的供需因此逐漸萎縮。

善用傳播媒體的科學工作者與新聞記者形成共生關係。

陸、網際網路媒介之於科學傳播

理論上,數位電子媒介可以克服科技、醫藥資訊在傳統媒介上的諸多障礙,像時效、版面、時段、守門人等之限制。

就時間(時效)而言,可以大量、隨時儲存、選取資訊,打破「時效不足」的迷思。

就空間(版面)而言,龐大(甚至無限)的儲存量,不僅可提供新聞,還可提供相關科技、醫藥資訊的查詢、參考,並可依需要儲存、印表保存。

可避免篩選歪曲,避免掌控、壟斷言論:由各方面專家上網提供專業資訊。

整合資訊之特性可改善專業資訊掌握在少數人之手的現象,實現「眾生平等」之理想。

打破「大眾不重視科學新聞」的迷思,培養民眾重視科學資訊的習慣。

柒、結論與建議

結論

在網路媒介成為科學傳播的利器之前,仍有一些問題值得探究:

  1. 如何使網路媒介有如電話、電視或水電一樣,成為方便又物美價廉的民生用品一樣﹖否則將造成資訊貧富差距。

  2. 科技、醫療資訊成為公共資訊系統之一環的相關問題,如資訊共享、資訊公開的素養如何建立培養,知識產權、隱私權、公平公開使用權等。

  3. 科學傳播人才在哪裡﹖如何培養﹖

  4. 國人的科學醫藥素養如何﹖

、建議

  1. 政府成立新聞網站,主動提供科技、醫藥資訊新聞。

  2. 及早責成(或成立)專責機構,將國外的科技、醫藥網路之資訊轉譯為中文網站之用。

  3. 加緊改善資訊基礎結構,尤應強調實踐、嚴謹、守法的態度行為。

  

第六章 數位媒介對大眾傳播的革命性挑戰

壹、前言

回顧人類傳播科技的發展過程,過去由於各類傳播媒介的性質不同,因此新媒介的出現,不但未曾淘汰舊媒介,反而彼此相輔相成,使得人類的傳播活動更方便、更多元。

不過,眼前最新的數位電子媒介卻很可能改寫傳播科技的發展史,造成革命性的轉變。由於數位電子媒介兼具印刷、視聽媒介的功能,且能發揮一些人際傳播的功能(這點卻是過去印刷、視聽等大眾傳播媒介做不到的),因此可能「吞併」舊媒介,一改以往各媒體各據一方的局面,而成為電子數位媒介一統天下的世界。

貳、傳播媒介的性質

一、印刷媒介

以處理文字、圖片資訊為主,其私密性高,攜帶方便。但紙張的損耗、印刷的污染及大量存放空間的困難等,都是其今日面臨的棘手問題。

視聽媒介

以文字、圖像、聲音資訊的處理為主,其普及、快速的性質超越印刷媒介,但時空及技術規格的限制,造成人力、時間及金錢之消耗,而降低傳播效果。

數位電子媒介

適用於任何形式的知識表達,語言文字、聲音影像、圖片電影等資訊均可整合處理。同時,兼具人際傳播的主動、互動性及大眾傳播的即時性之功能,更有易於收藏、保存久遠的性質。

參、國內大眾傳播的現況

整體表現

盲目追趕流行,缺乏自主意識,沒有個性特色﹔曲解「新聞自由」及「民眾知的權利」之意涵,為所欲為,枉顧人性尊嚴﹔專業水準低落,缺乏自省自律機制,媒體形象日益下降。

產業結構

在基礎結構不健全,功利主義為經營前提下,特權、財團壟斷,媒體的傳播專業角色無法發揚光大。

傳播法規政策

過去抄襲美英的傳播法規,卻沒有學到別人的政策思想﹔如今,名為開放自由競爭,卻缺乏公平競爭的機制。法規跟不上時代變遷及技術的更新,而政策亦是模糊、搖擺。追根究底,癥結即在沒有明確的國家傳播政策思想,自然缺乏一套足以規範遵循的政策法規。

肆、數位電子媒介帶來的衝擊

科技之於人類有如水與舟的關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類應該運用智慧掌控科技,而不是被科技掌控。近百年來,現代人以為科技萬能,以為效率為上。這樣的思潮即落入「科技掌控」的陷阱,而資訊時代的數位電子媒介將更加深這樣的現象,降低人類的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

對大眾傳播的衝擊

  1. 傳播媒體的經營:競爭加劇,跨媒體經營將成主流﹔行業由傳播業轉型為資訊服務業﹔經營者由文化人主導轉為工商管理之商人。

  2. 傳播從業人員:專長背景改變,專業獨佔角色改變,工作環境改變,同業色彩模糊。

  3. 傳播內容:寫作表現方式改變,儲存選取方式改變,多樣分類篩選方式改變。

  4. 閱聽人:閱聽型態改變,選取訊息方式改變,互動性質改變。

  5. 傳播法規:傳統法規勢必改變,才能因應新資訊科技的新秩序局面。

  6. 傳播教育:知識領域面臨革命性的巨變,有些理論可能被淘汰、修正或賦予新的詮釋;傳播之養成訓練教育方式改變。

對社會的衝擊

  1. 資訊泛濫,資訊內容真偽、好壞難辨。

  2. 資訊貧富鴻溝日益明顯。

  3. 人群關係改變,阻絕傳播(excommunication)現象出現。

  4. 社會秩序重整。

對文化的衝擊

  1. 文化低落、通俗。

  2. 文化多元:增加了解、加深歧見﹖

  3. 文化霸權、文化傾銷。

對國家發展的衝擊

資訊科技可以越過國界影響國人。如缺乏科技的省思,缺乏自己的政策思想,一昧引進科技,而不思本國政經、文化及社會基礎結構之因應後盾,或許有一天將淪為他人的文化殖民地、經濟生產線。

伍、結語與建議

一、結語

資訊科技為人類帶來的衝擊絕不同於以往傳播科技的更新,由前文分析可知,資訊科技影響最大的是傳播業,而傳播業的變化衝擊,將波及文化、社會及國家。資訊時代來臨,大眾傳播業應追求卓越,講求特色。追求卓越是指品質的卓越;做事方法、內容品質、觀念態度都應以卓越為標竿。講求特色是指與人不同;有個性、有特質(uniqueness)是科技社會、流行文化的反省、反制表現,像有所選擇的應用科技(appropriate technology),即是主宰科技而不被科技宰制之例。這對個人或國家都是相當重要的。像面對文化帝國主義的洪流,積極保存自己固有文化,並賦與新的時代意義(文化創新)又是一例。怕的是,缺乏反省、不知深思,終將淹沒於為科技所奴役的洪流中、淪落為其他文化的消費殖民下場。個人如此,國家亦然。

二、建議

  1. 研擬明確的國家傳播政策,確立管理原則;如放任競爭或限制壟斷市場,如資本主義的還是三民主義的國家思想。政策思想不是訴諸條文的口號而已,必須有明確方針、策略及行動、執行的步驟細節。如此才能落實法規、規範之條文。
  2. 徹底研究大眾傳播界的專業倫理及自律問題。
  3. 研擬數位電子媒體的管理辦法及研發或引進相關的反制技術,儘速予以規範。
  4. 改善資訊推動計畫:將資訊素養教育納入推動計畫,並優先從教育機構著手,尤其應加強資訊種子教師的科技反省能力及資訊倫理法規觀念。

  5. 探究各類傳播媒體(如印刷、出版、電影、雜誌、報紙、電視及有線電視、廣播等),尤其是中小企業規模的媒體,對資訊科技衝擊因應之道,以及他們對政府之需求(亦即了解他們需要、希望政府的作為)。

  6. 及早探究現有的資訊基礎結構(如資料整理、檔案保存及各級政府資訊處理之現況),以為公共資訊系統的架設鋪路。

 

第七章 資訊網路與台灣社會網路使用的社會意義

本研究針對國內目前網路使用狀況提出初步的分析的討論。根據網路使用統計和調查,我們發現網路使用者年齡偏低、教育程度偏高,又多在北部地區,在家中使用,這顯示國內在資訊網路使用上還是初期階段,不夠成熟。在使用者尋求資訊的內容上,則多偏向刺激性資訊,「性」「命」有關的網站竟佔前三十名的二十名。本研究進而深入探究查尋資料、網路論壇、社會運動、談天、性與命等網上主要活動進行了實質的研究。最後提出七項建議:進行嚴謹之資訊與人文社會關係之研究、建立完整之網路使用記錄與統計、加強知識性的資料庫之建構、有效推展網際網路在工商和公益界之使用、健全資訊產業,解決網路服務業無利可圖的現象、建立網站解構命相偏風、加強對資訊本身性質與意義了解之電腦教學。

 

第八章 資訊科技與文化變遷研究

電話、無線電、電視、錄影帶、電子郵件、網際網路,個人電腦等通信、娛樂、教育之機具,均得力於過去三十餘年資訊科技之長足進展。其中對於各個年齡層影響最大、最深遠的要算是電視(含有線電視)與網際網路了。因此本研究報告中,係以電視與網際網路做為探討的重點。

由於本研究係屬初步研究,為時僅六個月,因此在報告中比較偏重電視對兒童與青少年的影響。這也是研究者在一年前所做之田野問卷調查,此調查研究係由國科會所支援。而網際網路部份之研究正在進行中,故比例較小。

電視對兒童、青少年之影響特別大,尤其在臺灣地區,年輕人所喜愛的節目依序為日本、美國,以及臺灣本地所出品之節目。此項社會事實,將會對我們社會未來之文化發展產生極為深長之影響。

在網際網路方面,亦是年輕人上網較多,10-29歲者便佔了73%弱。然而網路中所流傳之資訊大都不脫離「性」與「算命」。況且無論在國外與國內均有相同狀況之出現。尤其無論國外與國內之報章雜誌,對於上網朋友們之人生觀、生活作息、思考模式,以及對於資訊之處理態度均有報導。而MUD之出現是不是會出現某種虛擬社會,而又生成網路文化,均是目前人類學者所應關心的問題。

本研究只是一個開端,今後希望有更多的研究來探討網際網路對人際關係、核心文化、人生觀、同一社會兩種文化、網際網路文化移植與文化殖民等實際現象。希望政府與民間能組織一個基金會來支援有志於此項研究者,進行長期有系統的研究。惟有在自己的社會與文化中做出不以求證外人理論為滿足的系統性研究,始能有學術獨立思考之可能。


Page 2 of 3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