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專案計畫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1997年6月20日

第八章 資訊科技對文化與社會的影響

Page 8 of 8

捌、結語

資訊科技在過去三十餘年來突飛猛進,形成今日每十八個月,其技術便翻新一代,英代爾公司研發更為快速計算能力的電算機。人類靠這些技術擴展了本身的能力。然而,操縱資訊科技產品者,在目前仍為人。將來是否因人太依靠它,而形成主、客易位的現象呢?在二十餘年前以及三十餘年前,曾有以科幻小說改編成的電影,便說明了用電腦以蒐集每個國民的一舉一動,將資料存入磁帶中,等生命終結再銷毀其磁帶,此等資料類似戶口謄本,但比其詳細,這部片叫Anderson Tape;另外一部在三十餘年前在「大世界」電影院所演的一部電影,名字已不復記憶,但其內容則是說明人類到時後,已不能駕馭人類自己所發明的機具,而造成的災害。

在國外所作的媒體研究包括了無線電、電視、有線電視,碟型天線,及錄影帶對人、對兒童、對生活方式的影響。這種研究做的最多的是美國,做長期累積性研究以北歐瑞典亦相當突出。但是這些研究具為先進國家之經驗,是否能將他們的研究結論、研究架構應用到我們社會來,筆者持保留態度。因為,像美國沒有異國電視節目在國內盛行問題,他們的研究課題只有色情與暴力對人之影響。但是在我們社會所要處理的變項要比美國起碼多出二項,一為異文化之影響,二為社會中最近孳生,與中華文化劃清界線,而與日本愈走愈近的現象。因此這便構成了研究上的複雜性。

除此之外,臺灣地區的許多社會科學、人文學的研究,往往都是短期研究,無法做長期縱深式的探討。研究經費花的不少,但成果侷限某一時段;況且有關資訊科技影響的研究成果,常亦隨資訊科技之進步而有所不同;換言之,有關資訊科技影響的研究成果之有效性亦隨之縮短。

在網際網路的影響方面,依據筆者參與一些開會所得到的印象是,若提及網路可能帶來的影響,便會被推動資訊建設的人誤認為是「反革命」,是唱反調。這便說明了一般人思考欠缺長遠眼光與整體考量。對於資訊科技的正、反面的探討,相信在經建會開風氣之先,提出經費來支援研究,相信會帶動風氣。更希望教育部與文化建設委員會能考慮及因資訊科技所形成的資訊時代業已來臨,展望未來似應加強一些實際要解決的困難,而非規避外來文化入侵而造成的殖民現象,尤其是日本娛樂性節目、歌曲、唱片、無線對我們臺灣地區之殖民現象。

在網際網路影響方面,似乎應先作些一般情況的研究與了解,找出驗證架構,再同時進行深度訪談與社會調查式的探討,亦更應由政府或民間每半年做些基本研究資料的蒐集與分析的工作。

這次經建會委託為時六個月之科際整合研究,充份表現出經建會重視對於資訊科技對人文與社會,甚至於人之心理狀態之影響。就這一點而言,經建會之上層領導群是頗有眼光的。在「資訊科技對文化與社會的影響」研究告一段落之時,筆者綜合最近兩年餘對於資訊科技對人、文化、社會之影響研究,提出一些建議事項,以供經建會或其他相關政府單位作為施政之參考。

建議事項分成三部分:(一)有關電視與網路部份;(二)有關電視對人,特別是對兒童與青少年部份;(三)有關網路對人、文化、社會之影響部份。

(一)有關電視與網路部份

第一:結合學校、學術研究單位、政府、相關基金會、進行為期十年或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之長期研究,累積研究成果,建立電視與網路對人、文化,以及社會之正、負面影響。在研究期間內不僅要蒐集鄰近國家,亦應包括強勢國家(包括歐洲)之資料;更應擴展研究範圍及於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美國。最起碼,最基本的也要對臺灣地區、大陸地區,以及日本納入研究範圍。這種研究方式係受到瑞典長達二十五年針對兒童、青少年,以及年輕的成年人所做的研究方式之影響。唯有建立自己的縱深式的長期研究(longitudinal research),其研究成果有獨特性,也不會是浮面的。如果真能實行,與瑞典之長期研究不同之處是多了網際網路的探討。

第二:因網際網路所形成之「社區」、「社會」最近業已引起一些國外學者的注意,筆者亦曾建議人類學家們注意此種現象的出現與發展。尤其是對於在網際網路中所形成文化本質,以及因電腦聯繫而形成的社會與傳統社會學與人類學所稱之社會的比較。

第三:依前述可知,目前網際網路使用者大部份為年輕人,應依據調查研究來區分不同類型之上網人的人生觀、世界觀、人際關係、思考方式,文化認知、文化傳承等方面做一有系統的研究。其次對於上網人之「文化藩籬」、「歷史觀」,以及「傳統文化」之修養是否有些改變,又是否會出現全球化的文化呢?所謂全球化的文化基礎是美國式的嗎?若是不弄清楚上述基礎知識,對於我們未來的文化發展方向或變遷方向的認識是不夠的。

(二)有關電視對人,特別是對兒童與青少年部份

第一:一個社會的電視節目,足以反映該社會的文化水準,認知程度,以及代代相傳的習性與文化。我們社會的電視節目,自製的有,但亦有日本、美國的電視節目,對於異國節目之選播品味亦與觀眾之喜好相關。因為電視與觀眾之間,從長期來看有互動關係。對於國內電視節目之企畫案是否該有審議制度,這當然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但是對於異國節目,特別是不合原有風俗習慣者,與色情、畸戀、乖張、暴力、鬼怪等足以鼓勵迷信者,以及有損傳統風俗者,似乎應當有所限制。

第二:應檢討國內之電視分級制度,因為這種制度是一種掩耳盜鈴的做法。

第三:應注意加強兒童節目的製作。

第四:應加強為人父母者對於電視節目之警覺性。

第五:應加強臺閩地區電視對兒童與青少年,電視對人格成長或塑模的研究。

第六:應防止電視節目殖民現象的發生與惡化。

(三)有關網路對人、文化、社會影響部份

第一:目前國小、國中正加強電腦教學,正如漁獵社會要小孩學某種狩獵技術,然而卻不能忽略狩獵的倫理與規範;並且要注意相關配套的教育。

第二:近兩年在中外報章雜誌中均對網際網路中之情色資訊傳播有所報導。如何防止這種因隱匿身份,而將人性最原始與暗藏內心深處之原始欲望表白的文化發展方向扭轉,因為若依此路線發展下去,將對文化發展與文化變遷有負面影響。因為這種發展方向並非人性之昇華。

第三:應注意未來社會的發展將出現雙重社會型式的出現,一重社會是原有的面對面關係的社會;另一重社會則是因網際網路聯結或聯繫而形成的社會。同一地區,同一國家中若是出現上述兩種社會,如何溝通;價值標準是否亦會出現雙重的現象。

筆者最後希望看到這份報告的人,不要誤會以為筆者反對科技的發展,筆者只希望將科技發展所帶來的問題降至最低罷了;更不希望科技解決了一個問題而造出另外兩個問題來。

 

書目

一、中文—書籍論文

  1. 【尹, 1996】尹建中,崔伊蘭著,邁向資訊社會對文化變遷的影響(一)(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民國85年3月15日),頁65-66,頁182-185。

  2. 【尹, 1997】尹建中,「資訊科技對青少年的影響」,收錄於新興科技與人生價值的省思研討會論文(聯合報系,救國團主辦,台北劍潭,民國八十六年五月十七日),頁60。

  3. 【尹, 1997】尹建中,崔伊蘭著,邁向資訊社會對文化變遷的影響(二)(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民國八十六年六月三日),表三,頁28。

  4. 【教, 1995】教育部統計處,臺灣地區中等以下各級學校學生缺席概況統計調查報告,(民國八十四年九月)

  5. 【許, 1995】許彩雲,「臺灣用電腦不比做電腦」,遠見 (民國84年二月),頁126-128。

  6. 【郭, 1994】郭少棠,西方的巨變:1800-1980(臺北:書林,民國83年),頁136-137。

  7. 【謝, 1996】謝清俊,「談資訊的定義與性質」,在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學術研討會:引言報告(民國85年12月20日),頁4。

二、中文—報紙文章

  1. 「靈異節目,具無形殺傷力」,《中國時報》,民國84年6月18日。

  2. 「那些日本卡通嚇壞了我」,《聯合報》,民國84年9月20日。

  3. 「關於中小學生看視的時間與內容」,《民生報》,民國84年10月8日。

  4. 「外國暴力卡通,墮落的吸引力」,《中央日報》,民國84年11月21日。

  5. 「孩子迷失在黃色國度裡」,《中國時報》,民國84年12月5日。

  6. 「請當孩子的電視解碼器」,《中國時報》,民國84年12月5日。

  7. 「德國封鎖色情網路 引發國際風暴」,《中國時報》,民國84年12月31日。

  8. 「法國限播英語歌曲:保衛文化新措施,電台樂界齊反彈」,《聯合報》,民國85年1月5日。

  9. 「美加爆發文化大戰」,《中國時報》,民國85年1月6日。

  10. 「電腦時代新人生觀」,《中國時報》,民國85年1月11日。

  11. 「鎖碼,這碼子事有問題」,《中國時報》,民國85年1月19日。

  12. 「第四台限制與鎖碼節目的脫軌現象」,《民生報》,民國85年1月21日。

  13. 「網路金融犯罪,法律難追」,《聯合報》,民國85年2月2日。

  14. 「網路搞色情 德國檢查官say no!」,《中國時報》,民國85年2月2日。

  15. 「網路性遊戲成婚姻殺手」,《聯合報》,民國85年2月3日。

  16. 「驚聞R級電影又將加入戰局」,《中國時報》,民國85年2月16日。

  17. 「Sex野火在臺灣學術網路熊熊燃燒」,《中國時報》,民國85年3月1日。

  18. 「英文主宰網路 法國警覺」,《聯合報》路透社電文,民國86年1月6日。

  19. 「網路上捍衛法語 法國人興訟」,《聯合報》路透社電文,民國86年1月15日。

  20. 「色情廣告充斥,媒體應善加把責任」,《聯合報》,民國86年3月6日。

  21. 「日本電視,夜夜荒唐」,《聯合報》,民國86年3月11日。

  22. 「情色欲望扭曲社會形象」,《聯合報》,社論民國86年4月22日。

三、英文—書籍文章

  1. 【Baym, 1995】Nancy K. Baym, “The Emergence of Community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Cyber Society: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ed. Steven G. Jones (London: Sage, 1995), 10-35, 138-163, 164-183。

  2. 【Bock, 1988】Philip K. Bock, Rethinking 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1988), 102。

  3. 【Bromberg, 1995】Heather Bromberg, “Are MUD’s Communities? Identity, Belonging and Consciousness in Virtual Worlds,” in Cultures of Internet, ed. Rob Shields (London: Sage, 1996), 143-152.

  4. 【Bromberg, 1996】Heather Bromberg, “Are MUDs Communities?: Identity, Belonging and Consciousness in Virtual Worlds” in Cultures of Internet, ed. Rob Shields (London: Sage, 1996), 143-152, 153-169。

  5. 【Featherstone, 1995】Mike Featherstone, ed. Global Culture: Nationalism, Globalizstion and Modernity (London: Sage, 1995).

  6. 【Firth, 1995】Raymond Firth, We, the Tikopia (Boston: Bescon Press)。

  7. 【Jones, 1995】Steven G. Jones, “Understanding Communit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in Cyber Society: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ed. Steven G. Jones (London: Sage, 1995), 10-35, 138-163, 164-183。

  8. 【Kellner, 1995】Douglas Kellner, Media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1995), 34

  9. 【Lajoie, 1996】Mark Lajoie, “Psychoanalysis and Cyberspace,” in Cultures of Internet, ed. Rob Shields (London: Sage, 1996), 143-152, 153-169。

  10. 【Lajoie,1996】Mark “Psychoanalysis and Cyberspace” in Cultures of Internet, ed. Rob Shields (London: Sage, 1996), 153-169.

  11. 【Mizuko, 1997】Mizuko Ito, “Virtually Embodied: The Reality of Fantasy in a Multi-user Dungeon,” in Internet Culture, ed. David Porter (London: Routledge, 1997), 87-110。

  12. 【Reid, 1995】Elizabeth Reid, “Virtual Worlds: Culture and Imagination,” in Cyber Society: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ed. Steven G. Jones (London: Sage, 1995), 10-35, 138-163, 164-183。

  13. 【Robertson, 1992】Roland Robertson,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1992).

  14. 【Rogers, 1986】Everett M. Roger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New Media in Socie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6), 2, 25, 26.

  15. 【Rosengren, 1994】Erik Rosengren, ed. Media Effects and Beyond: Culture, Socialization and Lifestyles (London: Routledge, 1994), Chapter 1。

  16. 【Schramm, 1984】Wilbur Schramm著,人類傳播史 (The Story of Human Communication)游梓翔,吳韻儀譯(臺北:遠流,民國八十三年),第一章。

  17. 【Schroeder, 1995】Ralph Schroeder, “Virtual Reality in the Real World:History, Applications and Projection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eds. Nick Heap, Ray Thomas, Geoff Einon, R. Mason, and H. Mackay (London: Sage, 1995), 387-388.

  18. 【Stratton, 1997】Jon Stratton, “Cyberspace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Culture,” in Internet Culture, David Porter (London: Soutledge, 1997), 253-275.

  19. 【Unnikrishnan and Bajpai, 1996】Namita Unnikrishnan and Shanilaja, The Impact of Television Advertising on Children (London: Sage, 1996), 第二章。


Page 8 of 8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