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專案計畫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委辦研究計劃 1998年2月

第十一章    漢字的構字規律和解決缺字問題的方法

Page 3 of 10

參、漢字的構字與字形變化

原始文字皆源於圖繪漢字亦不例外。漢字之肇始多緣事物構形以象形示意。之後加以託形、變形為義再以音相依附、音義相生孳生了許多文字。

古時候「文」、「字」各有不同之定義。鄭樵《象類書》云:「獨體為文合體為字」。所謂「文」是指漢字中最初造字時每個不同的單體包括六書中「象形」的日、月、山、川等以及「指事」的一、二、三、上、下等。有些人稱「指事」為「抽象的象形」。象形和指事類的漢字是組成漢字最基本的完整個體。

根據鄭樵的蒐集以形為主的文有三百三十個稱為形母以聲為主的文共有八百七十個稱為聲母合計一千二百文進而孳生出許許多多漢字。鄭樵云:「六書也者象形為本形不可象則屬諸事事不可指則屬諸意意不可會則屬諸聲聲則無不諧矣」這段文字簡要地說明了六書造字的發展過程以及漢字構成的基本原則迄今仍然適用。

鄭樵的形母和聲母已失傳近代周何教授依據中文資訊交換碼(CCCII)第二集的22394字的字集重新整理的結果得出漢字有869個聲母及265個形母共計1134個。這些是從文字學角度所得到組成漢字字形的基本元素通稱之為字根。從漢字發展過程上看甲骨文約有150個字根小篆有314個。及至近代有將漢字字形視為圖繪(graphics)而分析其構字者。這些工作僅依字形外觀分析不涉及文字學也得出一些為計算機組成漢字字形所需之基本元素亦稱為字根(大陸稱為部件)。這方面發表的論述頗多字根數目從約1001000所用的組成運算子(operator)亦由三個至89個不等。總言之漢字構形由字根組成已是不爭之論可是漢字字形歷來卻有相當大幅度的變化。

漢字有字形、字音、字義三個要素是眾所周知的。在此討論的重點放在「字」與「字形」。這是因為目前計算機的應用還沒能達到深入處理漢字音義的程度而且在交換碼的問題上主要涉及的是字和字形的問題。

自古至今漢字大抵一字多形。遠古的甲骨文和金文一字數形學者習以為常。公元150年左右《說文解字》收錄9335字中即含有1163個重文。這些重文為古文、籀文及或文都是六書造字的異書同義字。類此者散見於周禮漢書之重文仍多有待收錄整理。

從時間軌跡觀之以往漢字字形的演進主要經歷了甲、金、篆、隸、楷五種字體的嬗變產生了不少字形結構的差異然而嬗變之中其字理則同字義則一。是故數千年來漢字體系始終一貫相承生生不息:新生的字形賦予漢字當代的適應力與活力而字形之兼容並蓄則延續了漢字的文化傳承。古今之字書無一不收錄異體字形者實為漢字一字多形之直接佐證。

字形變異之自然發展實源於生活上的需要。隸、楷、行、草和繁、簡之變皆源於此;而自然發展的通則即眾所周知的約定俗成這通則也就是漢字與漢語言世代綿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根源。從物質文明發展的過程觀之文字表達所用的物質和相關的技術革新也造就了不少新的文字形體。紙和印刷術的發明成就了印刷字的形體近代美工與繪圖工具則創造了許多工藝字形體;這些例子均如實表現漢字字形多變的自然軌跡。


Page 3 of 10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