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專案計畫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委辦研究計劃 1998年2月

第八章 網路合作環境對中文教學組織的影響
    ──從政策制定面分析
Page 5 of 5

伍、結論和建議

一、結論

網路合作環境對教學組織的衝擊,在目前看來,並不很明顯,從產業界已經發生變化,類比到教育界,可以得到一些未來變化的走向。這些變化有些已經發生,有些則在醞釀之中,總之,變化的腳步會越來越快,而變化的幅度也會越來越大。總結(1)法令放寬(2)全球化(3)產能過剩(4)品質和服務(5)產業疆界模糊(6)組織疆界模糊是其主要特徵。

據本文分析,在此鉅變之下,不是任何步調遲緩而漸進的應變方式,可以成功的,而必要做劇烈的轉型(transformation)。組織轉型必須要由觀念作為導引。因此需要一個嶄新的教育觀。要重新思考什麼是教育,要給教育設定一個全新的視野。一旦重新界定教育的內涵之後,配合網路合作環境,教學組織應該出現全新的設計和全新的結構,凡其入學方式、授課方式、學習、考核、學習成果之認定、文憑制度等均可能完全不同。本文嘗試提出這麼一個新的教育觀,指出未來的教學組織著重「感知與回應」。在過去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未來則在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之外,重視人性的啟發。過去強調標準化的教材和教學方式,未來則強調適合學生個人程度的差異化教材和教學方式。過去教學組織的優勢來自於傳統的信譽和學校規模。未來則來自於獨特、創新和疆界。過去教學組織優先考慮教學效率和學習成績。未來教學組織則強調有彈性和能迅速回應環境變遷。受教者過去著重文憑和知識累積的數量,未來則著重有創造和學習能力。這個新教育觀只提供討論的起點。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需要有人不斷地思索、不斷地觀測、不斷地修正。

為因應未來的鉅變,指示未來走向的「政策」就極其重要。本文特別提出了一套Fusion Map,建議了政策擬定的方法。在使用這些方法之前,更要緊的是要建立正確的觀念。借用了企業界的經驗,本章認為有四個概念極需澄清且亟待建立。在這些概念澄清之後,其主事者應該認知:

  1. 領導資訊科技與管理資訊科技不同。前者洞悉資訊科技的影響,指出因應環境變化該走的方向和必要原則,擔任這項工作不需高深的電腦素養,和複雜的資訊系統方法論,而是需要作決策和選擇方向的能力。著重的是「要什麼」和「為什麼」,管理資訊科技著重的是「如何作」,涉及諸多技術合作業細節。

  2. 環境變化太快,策略的時間架構已經顯著地縮短,因此,著重長期規劃的概念,已不能適應這個環境變遷。所謂策略,已經變成一個結構,這個結構能夠很快地形成策略和推動策略。這個結構融合了資料流程、作業程序、人力責任和資訊科技,使得透過資訊科技可以把環境改變和因應策略保持同一個步調。

  3. 其實,上述的策略架構,落實而言,就是資訊基礎建設。資訊基礎建設包括了(1)資訊科技架構,(2)資料基礎建設,(3)人力資源基礎建設,(4)組織,這包括了組織結構、授權和組織文化,(5)管理,這包括了作業流程和管理流程。

  4. BII的評估要著重其因應變化的能力。本章提出整合、配適、彈性和學習四個原則。

  5. 要重視資訊科技的管理要從投資的經濟效益來考量,也就是資訊科技要能改進傳統的成本結構,其原則是提昇品質和服務,卻不增加成本。

二、建議

  1. 要持續分析研究,網路合作環境對教育產業可能引發的環境變化,要著重變化的廣度和深度,以及預測這些變化可能的來臨時刻。

  2. 要不斷地思索、觀測,以建立一個全新的教育觀,以為未來教學組織的設計基礎。

  3. 在此新教育觀之下,主事者應建立正確的觀念,承擔起政策制定之責。

  4. 政策制定和策略制定不同,前者指示未來走向和大原則,不涉及專業技術。

  5. 主事者應瞭解科技影響下政策內涵。

  6. 主事者應瞭解政策制定的過程和方法,並以正確的概念來指引政策的制定。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1. 【李英明,1997】李英明、羅曉南,〈資訊科技與人的處境〉,謝清俊、尹建中等,《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行政院經建會委託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1997):53-76。

  2. 【金耀基,1972】金耀基,〈大學之理念、性格,及其問題〉,孟承獻著,《大學教育》,(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28年初版,台北民國61年重版)。

  3. 【張一蕃,1997】張一蕃,〈資訊時代之國民素養與教育〉,謝清俊、尹建中等,《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行政院經建會委託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1997):77-100。

  4. 【曾添壽,1997】曾添壽,〈企業資訊基礎建設的設計與應用—以壽險公司為例〉,碩士論文計劃書,(台北:台大資管所,1997)。

  5. 【謝清佳,1997】謝清佳,《資訊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智勝出版,1997)。

  6. 【謝清俊,1997】謝清俊,〈資訊、資訊科技及其應用〉,謝清俊、尹建中等,《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行政院經建會委託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1997):31-52。

二、英文書目:

  1. 【Allaire, 1989】Allaire, Y. & M.E. Firsirotu,〈Copying with Strategic Uncertainty〉, 《SMR》, (Boston :MIT, 1989).

  2. 【Applegate, 1996】Applegate, L.M., F.W. MaFarlan & J.L .McKenny,《Coporate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 Text and Cases, 4th Edition》, (Boston :Irwin, 1996).

  3. 【Brancheau, 1996】Brancheau, J.C., B.D. Janz & J.C. Wetherbe,〈Key Issu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1994-95 SIM Delphi Results〉,《MIS Quarterly》, (Jane, 1996).

  4. 【Haeckel, 1996】Haeckel, S.H. & Nolan R.L,〈Managing by Wire: Using IT to Transform a Business from “Make-and-Sell” to “Sense-and-Response”〉, Edited by J.N. Luftman《Compet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5. 【Keen, 1996】Keen, P.G.W.,〈Do You Need an IT Strategy?〉, Edited by J.N. Luftman,《Compet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6. 【Laudon,, 1996】Laudon, K.C. & J.P. Laud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Organization and Technology, 4th Editi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1996).

  7. 【Luftman, 1996】Luftman, J.N.,《Competing in the Informantion Age: Strategy Alignment in Practiv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8. 【Mayer, 1996】《Mayer, M., The Bankers-The Next Generation》, (Penguin Books USA. Inc., 1997).

  9. 【Porter, 1996】Porter, M.E.,〈What is Strategy ?〉,《HBR》, (Nov-Dec, 1996).

  10. 【Senge, 1990】Senge, P.M.,《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Bantam Doubleday Dell Publishing Group, Inc., 1990).

謝詞

本文之完成,首先要感謝本研究計劃的研究夥伴們--張一蕃校長、朱四明教授、尹建中教授、謝瀛春教授、馬難先顧問、林蘋教授、王淑美老師、謝清俊教授。他們的批評指正,豐富了本文的內容。其次要感謝台大資管所博士班陳貞夙同學,提出很多精闢的看法,並協助收集資料、整理文稿和編排版面。另外感謝台大資管所碩士班曾添壽同學提供資料,並以他豐富的實務工作經驗,在資訊科技基礎建設部份,提出了精闢的看法。


Page 5 of 5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