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資訊時代的科學傳播

謝瀛春

壹、研究範疇

什麼是科學傳播﹖

「科學傳播」不是新名詞,而是存在久遠的人類活動,只是長久以來不為人所覺察、重視罷了。

簡單的說,人類所有關於科學的技術的活動(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ctivities),其中包括醫藥衛生(medicine and health),都是科學傳播的範疇。也就是說,科學技術(以下簡稱科技)知識訊息的流傳,科技的社群,科技的傳播媒介(含大眾傳播媒介及人際傳播媒介),以及科技的傳播社群(如記者、作家)等,都是人類的科學傳播活動。這是一種廣義的界定。

比較狹義的界定,科學傳播則指,藉由傳播媒介傳播科技(含醫藥衛生)的知識、訊息,以達社會科學普及、民智發達的理想境界。這樣的狹義界定,把科學傳播侷限於社會教育之內,其中又以大眾傳播媒介傳播科技資訊及社教機構(如博物館)提供科技知識教育為主。

本文以廣義的科學傳播為論述理論依據,但較著重於「大眾傳播媒介傳播科技消息,以提昇科學素養的社教角色」的討論,尤其強調網路媒介(internet)之於科學傳播的可能衝擊(impact)

貳、問題陳述

一、科學素養何其重要

現代人生活在高科技的時代,成天與科技有關的事物生活在一起,因此勢必具備一些科學素養,才能據以做判斷、做決定,並提高工作效率。美國科學家海菲利【Hively1988439】指出,如果現代人的科學素養低,可能降低其生存競爭能力,甚至可能被淘汰。就一個國家而言,如果國民的科學素養低,將失去全球市場的競爭能力;消費者容易受騙上當(譬如花大錢買了不會操作或無用的高科技產品),而政府也可能做些愚蠢錯誤的決策;像人造衛星計畫一改再改,又如重經濟輕環保的政策,導致自然環境被破壞的滿目瘡痍,而垃圾問題已成為各級政府的燃眉之急。

近年來,國內民意高漲,政府諸多決策受到民意監督,卻由於民眾及傳播媒介對這些與科技有關的事物所知有限,甚或完全不了解,往往任憑情緒反應或少數科技觀點為參考,而無法做理性、睿智的判斷。此時,傳播媒介既無法監督政府的決策反而一昧成為政府決策的阻力。像中油五輕廠後勁居民圍堵事件,像台塑六輕建廠地點一改再改,像核能四廠興建時間一再延後,像人造衛星計畫引起學界爭議不休,像垃圾掩埋場址遭杯葛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事實上,民主社會的決策過程必須公開、透明,而不能閉門造車,否則難免出現民眾抗爭、利益團體圍剿的局面。有人說:資訊就是力量,掌握資訊就是掌握權力。因此,資訊時代,最危險的事莫過於少數人掌控資訊,而科技社會更是如此。諸多決策掌握在少數科技官僚、科技人員之手,豈不令人擔心﹖一旦引起大眾恐慌,即使有再多的解釋,再詳細的證明,大眾亦無從判斷而排斥、不相信。舉例來說,

為什麼大家聞核色變,卻對看牙醫照X光不擔心﹖即使專家證實輻射值在安全範圍內,人們仍然不相信……

為什麼參加過核能研討會的教師、大學教授,和一般民眾一樣,還是分不清毫侖目、毫西弗單位,也不清楚安全範圍的輻射值﹖

為什麼一樁樁真人真事的誤診致死、致殘案例在坊間流傳,法院裡卻少有此類醫療官司﹖美國的醫療官司總是名列前茅,新聞官司漸有凌駕其上之勢。是國人不喜歡興訟,還是因缺乏醫藥知識而無法舉證告訴﹖

 

為什麼豬隻口蹄疫一經新聞報導,即引起豬肉滯銷,而新聞熱潮過後,民眾又漸漸恢復吃豬肉的習慣﹖

此外,像瓦斯爆炸、一氧化碳中毒、電線走火、閃電遭雷殛等事作層出不窮。而國人動輒看病買成藥服用的習慣,導致抗藥性大增無藥可治,甚或引起藥物中毒的情形,亦屢見不鮮。據報導,國人用藥量為先進國家國民的三、四倍。凡此種種都顯示,我國民眾科技、醫藥的常識不足,也因此,為個人為社會帶來諸多損害災難;影響生活品質、危及生命安全,進而降低國家的全球競爭力。

國人科技醫藥素養低落,其來有自。由於教育制度文理分化過早,使人們的知識形成兩種文化現象【Snow, 1980】,加上各級教育的不切實、不徹底教學,使學生徒有書本的知識,僅為應付考試之用,而未能內化成為個人言行之思想準則。因此,即使唸過理化、生物的文科學生,多半仍無法清楚解釋自然界之物理生命現象;而唸過史地、哲學的理工科學生,多半信仰「科技萬能」而不思「科技何所為」。

國民科學素養的孕育、提昇,除了靠系統的學校教育外,還有賴大眾傳播媒介提供科學訊息。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謝瀛春,民77年;Schramm1961Cohn1965Logan1977 Hively1988】都指出,一般大眾的科學訊息主要是靠報紙、電視、廣播和雜誌獲得,其中以書報雜誌為科學素養高的人的主要管道。

但是國內的大眾傳播媒介,在過去的四十年中未充份發揮其提供科學訊息、監督科技政策執行及科技研究評估等的科學傳播角色【謝瀛春,民80年】。醫藥新聞僅在少數報紙佔一席之地,但其普及率仍然有限。新聞實務界從沒有培訓科學記者的計畫,也沒有重視過科學新聞。至於學校教育中,從不曾有任何學校有計畫地培育科學傳播人才;新聞科系多招收文科學生,自然科學的課程貧乏又引不起文科學生的興趣,而科學或工程科系亦從未將寫作及傳播溝通學分納入必修。因此,我們沒有培育科學傳播人才的管道,也沒有孕育國民科學素養的環境。

事實上,科學傳播是現代社會的重要一環,更是科技發展及資訊社會形成過程中的必要條件。近年來,國內社會風氣敗壞,人人高喊民主、參與,而不問對各問題內涵的了解與否,種種違反法紀、倫理的社會現象,多少與科學精神及科學態度等方面的素養不足有關。素養不足,科技與人文無從對話……長久下去,無形中造成科學工作者和醫生,與一般人隔閡日深。這樣的隔閡不只形成知識、資訊獨斷的兩極化現象;一端是專家,另一端是一般人,亦可能因少數專家的偏狹短視而做成錯誤決策,因而禍及眾生。科技與人文的隔閡、敵對,不只對社會是百害無一利,而且會削弱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

目前我們的社會正邁向高科技的轉型階段,如想順利成為太平洋地區的科技重鎮,不能像過去只靠科技產品及少數科技人才,尚有賴全民科學素養的提昇及更睿智的科技決策。這兩項目標主要有賴科學傳播達成,也就是說,還需要大眾傳播媒介提供充份的科技訊息,並時時扮演科技問題、科技決策的論壇(forum)角色,培養並提昇民眾及民意代表的科學智能。如此方能在一切講求民意的時代,讓科技決策獲致共識而順理成章推行無礙,造福人群。

二、他山之石

近四十年來,美國的大眾媒介,尤其是報紙和雜誌等印刷媒介,一直積極報導、刊載科學訊息,對美國民眾的科學素養之提昇功不可沒。1995年起網際網路也加入推廣科學、提供科技知識、訊息之列。

美國傳播界對傳播科學訊息之重視,源於二次大戰時及戰後聯邦政府科學研究經費之倍數增加;傳播界本著替納稅人看緊荷包、監督政府用度之責,不斷報導科學研究的結果、評估科學研究的價值。長此以往,科學報導成為民眾判斷、分析科技事務的重要依據,也由此監督著政府的科技預算、決策及科學研究計畫。美國的科學傳播(以研究科學的傳播為主題)因而蓬勃發展,現已形成一個新興的領域;主要由新聞傳播界和科學工程界的人組成,專事科學普及、技術寫作、技術溝通等的研究和教學。現已有七十餘所大學或研究所開授相關課程。科學傳播(science communication)和技術寫作與傳播(technical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兩份期刊是最具代表性的學術刊物。其中「科學傳播」於兩年前自「知識」( Knowledge )改版創立,以致力於「科技知識的傳播」和「縮短專家與大眾之差距」為宗旨之一。

 

參、理論文獻探討

一、大眾傳播媒介與科學的關係

有關大眾傳播媒介與科學方面的書籍,以任教於紐約大學的奎包姆教授【Krieghbaum1967】的「科學和大眾媒介」最具代表性,其內容涵蓋了科學各個面相的討論,像科學新聞的緣起、科學新聞的本質、科學新聞的傳播、科學記者和科學作家、科學家對科學新聞的態度、科學新聞的批評和阻礙,以及科學新聞記者的教育及其未來等都有詳細的討論。【註:本書已有中文譯本,謝瀛春譯,1994 年,遠流出版。】由於奎包姆是新聞背景出生,因此這本代表作的著眼點在科學新聞上。同樣是探討科學和大眾媒介的關係的另一本著作,則是由一位動物學家執筆。古德菲爾德【Goodfield,1981】的「科學與媒介」則強調大眾媒介的社會教育角色;她的理念是:科學界有沈重的責任了解媒介的角色並符合其需求與標準,而媒介亦需認識到科學研究、科學發現的方法及其限制。

此外,所有有關科學新聞的研究,都或多或少探討到大眾傳播媒介和科學的關係。像1957年由全國科學作家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ce Writers )針對1919位美國民眾對科學和科學家之看法所作的調查,像1961年傳播學者施蘭姆【Schramm, 1961】向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提出的研究報告,像羅根【Logan, 1977】的博士論文,都指出大眾傳播媒介是一般的大眾的科學消息及知識的主要來源。

在國內,一般大眾的科學知識也是靠大眾媒介提供,其中以報紙和電視為主【謝瀛春,民77489;胡志成,民80:65;謝瀛春,民78】。雖說大眾媒介提供的科學知識不及學校教育的系統而完整,但是,對已離開學校的一般民眾而言,大眾媒介的確是一種既方便又不受時空限制的教育管道。根據劉源俊的研究報告【民74VII10-12VII19】指出,電視的科學節目觀眾多為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而青年學生則從科學雜誌獲得一些科學知識。謝瀛春的研究【民82年】也發現,國內中學生(國中、高中)和大學生的科技知識來源,以電視、書籍、報紙和雜誌為主(依序為百分之二十點四,百分之十八點五,百分之十一點八,百分之九點四,N=1954)。

二、大眾傳播媒介與科學素養

近年來,有關科學素養的研究逐漸增多,一般所謂的科學素養著重於一些科學的基本知識,像知道科學術語的正確意思、科學概念的詮釋,以及對科學方法和科學研究過程步驟之認識。有些研究則將人們對科學的正確看法、對科學家工作的認識、對科學家之社會影響等納入評估科學素養高低的項目。

有關美國、加拿大、英國及中國大陸對科學素養的研究,大都以大規模的社會調查法,詢問受訪人對一些科學知識、科學觀念之一般看法,其中以中國大陸於1990年在全中國所做的規模較大(就受訪人及問題層次而言),詳見張正倫主編的「中國公眾的科技素養」【1991】。

謝瀛春的研究【民82年】指出,學生對科技新聞資訊了解的情形不足,九題滿分十六分,全答對者僅百分之零點六(12人,N1954),獲十分的人數約佔一半(百分之五十一點一)。但對愛滋症、陽明山地質、及核廢料貯存場放置何種廢料及垃圾回收比率有正確認識者,較整體的科技資訊了解比率高些,從百分之六十九,百分之六十五,百分之五十五到百分之三十三不等。

三、對科學和科學家的態度 

早期此方面的研究偏重於問卷調查不同受訪人的看法,像人類學者米德(Mead)曾在1950年代末期對全美的中學生調查,詢問其印象中的科學家是什麼模樣,並問及「是否願意成為科學家」、女學生則問「是否願意嫁給科學家」。1957年全美科學作家協會則針對一般民眾做了一項調查,了解他們對科學及科學家的看法【Krieghbaum1967:3】。

稍後的科學傳播研究,則以古德兒【Goodell, 1977】的博士論文較具代表性,她的論文不只透過調查訪問、深度訪談科學家,並分析科學家個人資料(像演講稿,錄音帶、相關簡報等),由此勾勒出傳統科學家的形象及現代媒體塑造的新科學家。至於海格斯壯【Hagstrom, 1965】則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科學社群(scientific community)的特質及其成員的互動。

這些研究都指出,人們對科學家的印象有刻板的看法,諸如禿頭、帶眼鏡、身穿白色實驗衣、口拙、專注工作、不善交際應酬、較一般人聰明……。海格斯壯對科學家的特殊人格傾向有詳細討論。他指出,科學社群有一套嚴格又穩固的篩選系統,其成員必須通過一關一關的考核(譬如通過論文考試、取得學位等),因此社群內的成員有相似的價值觀、做事方法及行為模式。

科學社群的圈子雖然穩固,卻因外在社會的急速改變而促使科學社群內的成員有所變、有所不變。古德兒的研究則發現了「有所變」的科學家有不同於傳統科學家的特質;他們能言善道、出類拔萃、又熱心政治和社會議題,他們不再侷限於個人的研究領域,也不只埋首實驗室中,還活躍於其他場合……。這些改變主要來自他們和大眾媒介的結合。

謝瀛春的研究(民82年)發現,我們的國中生、高中生和大學生對科學家的印象,亦大都有傳統刻板印象;如「帶眼鏡,光禿的頭,時常拿根試管或望遠鏡」,或是「頭髮很少,看似木訥,怪裡怪氣」。過去,人們對科學家近乎迷信崇拜的原因之一是,「科學知識深奧難懂,只有科學家才懂」。如今,藉著大眾媒介和能言善道的科學家,科學成為平民化的知識,人們逐漸能判斷科學給人類帶來了什麼。

1957年美國的調查結果顯示,在1919位美國人中有百分之八十八的人認為科學為人類世界帶來較好的生活,持反對意見的只有百分之三。肯定科學對人類的正面影響的人指出,醫療進步(佔百分之四十九)、更好的生活水準(佔百分之四十五)及工業技術改進(佔百分之十九)是科學的功勞【Krieghbaum, 1967:3】。

此種肯定科學價值的看法到70年代及80年代則有了改變。美國在70年代由於科學研究經費遽增(從1950的十億美元到1955的三十三億美元,從1960的七十七億美元到1965的一百五十二億美元),引起傳播界的重視,因而逐漸讓人們思考「科學萬無一失的迷思」。尤其是環境污染成為80年代的熱門話題之後,科學的價值更是受到質疑 【謝瀛春,民805-631-33】。

在臺灣,環境污染、公害問題則在民國六十年末期浮現,七十年代的反汙染運動逐漸熾旺【蕭新煌,民76】,大眾媒介的報導雖著重社會運動的角度,卻多少帶給閱聽人對科學的省思。謝瀛春的研究(民82年)則發現,極大多數的科技界人士(含科學人員、科技研究人員、產業科技人員等)及傳播界人士(編輯和記者),以及中、大學生都肯定科學的正面價值(如生活便利,增加競爭力,提高國民所得等),僅少數人提到環境污染,人情冷淡,精神空虛等負面影響。

四、科學新聞的研究

科學新聞的研究中最多的是正確性的研究【Goodell, 1977】,至於刊登或播出的科學新聞內容及篇幅等的研究亦不少【Krieghbaum, 1967】。

摘要言之,科學新聞的版面、篇幅及份量往往不及其他性質的新聞。就報導內容來看,生命科學(如醫藥新聞)、太空科學及氣象、應用科學等居多數(這些內容亦因時代而有不同受重視的程度)。此外,新發現、新發明及新技術突破等,都是容易被刊登或被報導的新聞。至於科學獎、科學家及科技政策等,也在科學新聞中佔有一席之地。

臺灣的科學新聞一直不受重視,謝瀛春【Hsieh, 1984】的一項研究顯示,民國七十年一年的科學新聞,在中央日報聯合報和中國時報三報一年所有新聞中,所佔則數比率平均不到千分之四(中央佔0.44%,聯合報佔0.3%,中時佔0.28%)。謝瀛春的另一項研究【民8063】也證實了科學新聞不受重視的情形。

此兩項研究前後相隔十年,尤其是民 80 年的研究,以十年前較受重視的科技政策為分析對象,並考量了全國性的重要及時效等新聞價值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一項影響未來經建發展的全國科技會議揭幕的科學新聞,仍上不了大部分報紙的頭版,甚至未被刊登。在分析的十一家日晚報中,刊登篇幅最多的中央日報,其刊登的版面約佔當天(共二十版)的3%,其餘各報刊登的比率則在 0 0.3%之間。

謝瀛春於民國 80 年的另一項研究【民82年】指出,報紙上刊登的一般科技新聞份量極少;一個月當中,約有一週至十餘天沒有科技新聞;而刊有科技新聞者,其篇幅小(約四、五百字)且在不重要、不醒目的版面。倒是產業科技新聞在工商時報和經濟日報上,其份量和內容都較一般報紙的科技新聞多得多;都有上千字的詳細報導。

就刊登的新聞來看,科學家、科技政策、資訊、科學教育、能源、天文、氣象、材料等較多,而環境科學、生物、光學、植物、生命等較少【Hsieh, 1984】。在另外一項研究【謝瀛春,民82】中,應用科學、氣象、核能、環境污染的新聞則佔較多份量,不過其內容均側重非科學的主題,對科學的知識著墨少。

謝瀛春【民80年:94-100】分析民國六十五年丁肇中獲諾貝爾物理獎及民國七十五年李遠哲獲諾貝爾化學獎的科技新聞,發現臺灣報紙處理科學家獲獎的新聞之方式十年前後無多大差異;均強調非科學的角度,以人情趣味、個人背景為報導重點,對科學家的研究及其獲獎之科學原理著墨極少;在十餘篇至三十餘篇的新聞或特寫或專欄中,僅一或二篇談到丁肇中及李遠哲的研究理論。謝瀛春分析民 80 年人造衛星建造計畫的新聞指出【民82年】,報紙的報導重點多在人事的爭論內容(如贊成與反對者的發言),而對整個人造衛星計畫的介紹、分析,則缺乏系列報導及整體說明,無法讓讀者了解其科技層面。

除了偏重人物報導之外,爭議性的科學新聞在中外的媒介上則較受青睞【Goodell, 1977;謝瀛春,民80年】。而臺灣在近十多年的自力救事件中,環境科學新聞總是摻雜了爭議雙方僵持立場的報導,而置科學事實於一旁不報導【謝瀛春,民80年:43】。

其實,透過大眾傳播媒介報導科學資訊,確實不易。新聞從業人員(編輯和記者)多數都面臨過處理科技新聞的困難,像專有名詞太多、生澀難懂、新聞性不夠、查證困難、報社不重視、讀者不感興趣等,都是相當普遍的。

五、科學新聞困難重重

科學新聞的報導是專業新聞(specialized news)的範圍,報導時困難遠比一般新聞(general assigment)多,以下的七項特點正是其困難所在。

(一)、科學的不確定性及爭議性

現代社會的科技訊息常讓人難辨是非,許多科技問題本質上隱含了四種要素【Kowal, 1980: 313】:

1.高度技術性的科學議題常有正反兩派的專家持相異的看法。

2.科學爭議的問題常常懸而未決,且爭議不斷。

3.爭議起因於人為問題,而非科學事實。

4.無論你站在爭議雙方的那一邊,結果不是為人類帶來大禍就是帶來大福。

對科學本身這些矛盾、不確定的特質,連科學家都會因所學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偏見(bias),那麼對只有中學程度(註:我國目前報紙的讀者對象多以國中程度者為讀書群寫作參考)的一般大眾而言,如何判斷並做決定呢﹖尤其是有些高科技研究結果的爭議,其事實真相及影響往往需經很長的時間才塵埃落定有所定論【謝瀛春,民77: 489】。這對講求時效的新聞報導而言,就更不易做到「正確」了。即令如此,報紙仍有責任向讀者報導並解釋科學的新發展【Thorn & Pfeil, 1987: 3】。

從科學報導的角度來看,不確定性(uncertainty)及爭議性(controversy)本質上就具有新聞價值--人們感興趣的題材。但是,就科學講求「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而言,許多科學新的題材因尚未獲致驗證或定論「不值一提」。如此一來,科學新聞內容的「正確」則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才成立,而非「絕對」的無誤。

在新聞學的理論及實務中,科學新聞的正確性受到的批評、責難,長久以來一直遠多於其他類別的新聞,主要原因之一即在科學的不確定性及爭議性的本質。

(二)、科學領域廣泛

科學領域涵蓋範圍廣,像自然科學包括物理、化學、生物、醫學等等學門,而工程科學包括土木、機械、電機、電子、電腦等等學門,這些都是一位科學記者的採訪範圍。此外,有關的科學政策、科學事件、科學人物、科學教育及科學獎等都是科學新聞報導範圍。如此廣泛的對象,如此分工專精的學門,教一位科學記者如何不報導錯誤﹖

且拋開截稿時間的限制不談,即使是學科學的人對自己專長之外的科學領域所知亦有限【Hirsch, Kett & Trefil, 1987: 148】,更何況多數的科學新聞記者都是學人文的,其科學知識則更有限。

(三)、科學新聞記者缺乏科學素養

一般而言,科學新聞記者的科學素養貧乏:科學記者不只是缺乏基礎的科學知識,無法吸收、理解採訪對象的解說,更無法判斷科學家所言的真實性及正確性;也缺乏邏輯思考訓諫,因此,在報導及寫作上常有因果關係倒置的情形。

因果關係的倒置不只表現在科學新聞中,也普遍表現在其他類別的新聞報導。但是,對講求科學研究步驟、過程的科學家而言,原因與結果關係的顛倒是「不可原諒」的錯誤。事實上,此種因果關係的倒置有兩種情形;一是修辭上的缺失:誤用「因為、所以」或「由於、因此」等詞句,另一是對報導主題因與果的認知錯誤。後者則緣於科學素養的不足或缺乏所致。

長久以來,多數的科學科學記者都是由唸人文科系畢業的人擔任;早期的科學新聞記者均由文教記者兼任,此情形中外皆然【于衡,民59年:214; Krieghbaum, 1940 &1967Dunwoody, 1978】。近年來,科學新聞記者的教育背景仍以人文科系者居多【Hsieh, 1984及韓尚平,民79年】。謝瀛春的研究【1984: 108-109】指出,七位科學記者中有兩位學理工的,五位學人文或法商。韓尚平於民國79619日在中華民國科技記者聯誼會會員大會時所做的調查,發現21位科技記者中有五人是理工科系畢業【民79年:619】。

由於學校教育將人文及科學科目分化過早,使大學及專科畢業生對科學或人文知識相當陌生,而且多數人離開學校後缺乏吸收系統知識的機會,也無接受再教育(continuing education)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成了科學文盲或人文文盲。這種現象在史諾【Snow, 1980】提出兩種文化現象時的1959年很明顯,在1997年的今天仍然很普遍。

尤其是國內新聞界,普遍缺乏制度化定期員工在職進修計畫【政大新聞研究所,民78年:1-2】,這對每天面對不同科學領域的科學新聞記者而言,沒有機會進修,無疑是科學新聞報導品質不易提昇的先天限制。在此情況下,科學新聞記者的科學素養,只有靠個人在工作之餘孕育提昇了。

(四)、科學新聞記者的偏見

「公正客觀」的報導一直是新聞專業意理的主流【李金銓,民72年:45-49】,近年來,新聞記者主觀立場的界限問題,再度成為新聞學理探討的主題之一。但是,嚴格來說,公正平衡地報導事實,仍是大多數新聞記者恪遵的原則。史密斯【Smith, 1973】的研究指出,環境新聞報導錯誤的原因之一是記者的偏見,此種偏見對新聞報導的傷害遠大於記者素養不足而造成的錯誤。

近年來,國內也有類似史密斯研究的發現;環境新聞記者立場偏頗,介入新聞事件,有導演新聞或對新聞事作推波助瀾的鼓吹。過去十年台灣許多與環境問題有關的自力救濟事件,或是消費者運動中,都有記者涉入較深而不單純是報導新聞而已。隋安德的論文【民77年】就發現,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成立初期,有新聞記者因涉入較深,而在報導「蝦米含螢光劑與否」的事件時失去了客觀的立場。

「鼓吹者」的專業意理在國外科學新聞記者圈中並不普遍,即使有個人的偏見,也常因科學記者的自我反省和彼此研討而有所節制;他們在報導新聞事件時,仍秉持正反意見並陳、各種意見給予公平發表機會等原則,在新聞寫作及報導中也不發表記者個人的意見。至於記者個人對新聞事件的主觀立場,則在報導新聞之外的場合或私下表示【Technology Review, 1980】。

但是,國內的環境新聞記者過去則有些人即主張「鼓吹者」意理,並在以往的環境保護運動中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不只是個人「參與社會運動,關心社會問題」,且在報導中表示立場,而失去公平客觀的立場。這種參與社會運動的報導也引起大眾傳播媒介的注意,使記者個人及其報導成為新聞專題報導的人物和熱門話題。像遠見雜誌【曹郁芬,民77年:120-123】、新聞學人【甯育華、楊銘郎等,民77年:18-1921-27】及新聞鏡雜誌【民78年,第12期】等都曾詳細剖析這現象。

由於科學新聞往往涉及許多專門知識,如果扮演守門人的記者立場偏頗,刻意或不自覺地篩選新聞,那麼讀者能獲得的訊息則有所偏失,更不易據以判斷作抉擇。像蝦米螢光劑事件是一例,像核能電廠的安全性又是一例【李瞻、王石番、謝瀛春,民76年】。

(五)、新聞作業程序易生錯誤

新聞處理強調的是「最新」與「多樣」,因此截稿時間及有限的版篇幅,往往使記者無充裕時間詳盡地報導一件事,而造成許多新聞讀來不深入。有時候,即使記者有充裕時間撰稿,也因新聞比較(有更重大的事情發生)而將一篇完整深入的文稿截頭去尾擠上幾欄的版面刊出,甚至完全沒有刊出的機會。然後又因時效已過,那篇文稿就永無刊出的機會了。科學新聞常因時效及有限篇幅的因素而失去完整刊出的機會。即使科學記者能稱職地報導科學消息,但是,無法完整刊登就容易出錯,再加上編輯對文稿內容的專門知識不足,更易「截錯頭去錯尾」而造成錯誤。事實上,許多科學新聞的錯誤是編輯造成的;錯誤不只出現在標題(由編輯製作),也出現在新聞內容。

新聞作業過程是造成科學新聞錯誤的一個原因已獲多數研究證明,而且中外皆然【孫曼蘋,民65年;Krieghbaum,1967; Logan, 1977Goodell, 1977】。古德爾【Goodell, 1977】更詳細指出,新聞取捨的標準、報紙每天出刊的作業流程以及編輯的守門角色常常是科學新聞天生易錯的不可避免因素。她認為新聞價值的取捨標準中:吸引讀者注意力、具備「5W1H」要素(Who, When, What, Where, Why & How)之外還需「驚人」(Wow)強調新聞事件的發展及其意義等標準,註定會歪曲訊息。

(六)、科學家的敵對態度

古德爾的研究【1977128】指出,由於科學家忽視其與新聞界和一般民眾溝通的過程,而導致其對新聞界敵視心態,所以說,科學家應對其處身的錯誤的科學新聞環境負些責任。她認為科學家與科學新聞記者的關係是惡性循環的;科學家不願提供資訊,記者報導的錯誤增加,而科學家因而更退縮、不願提供消息……。如此下去卻使得少數愛講話的科學家上報機會更多,而使其他科學資訊相對減少。

國內多位科學新聞記者在一項研討會中亦多次提到,科學家不願與新聞界合作,使科學新聞報導更困難【政大新聞系所,民65年:5-934-35】。而古德爾指出科學家退縮不願提供訊息給新聞界的情形,也普遍存在於國內的科學界。有科學家認為「學術界的主要工作是做研究,誰有責任對外發佈新聞,否則同行會說某教授愛出鋒頭、吹牛皮……」【政大新聞系所,民65年:33

事實上,不只是科學家的不友善或不合作態度有害於科學新聞報導的正確性,太友善或積極主動與科學新聞記者接觸的科學家也可能造成科學新聞的錯誤。古德爾的研究【1977】有此發現,國內的資深科學新聞記者也有此經驗;政大新聞系所主辦的研討會中就有多位記者和專家提及:錯在訪問「錯誤」的人而造成新聞報導錯誤,這些「錯誤」的人也是學界的專家【民65年:11-1324-36】。此外,學術界一樣有濫發佈新聞或濫發表學術報告的情形【民65年:35】。

古德爾【1977】研究美國知名度高的科學家時發現,有些得過諾貝爾獎的科學家頗會利用大眾傳播媒體「促銷」自己的理念,其促銷的理念不侷限於科學知識,也擴及環境問題、節育問題及人權等問題。近年來,國內也有此現象,不只限於科學界的學者專家,也包括學術界其他領域【謝瀛春,民76年:953】。

芝加哥大學的動物學家,也曾是AAAS (the Americas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會長帕克(Thomas Park)認為【Science News Letter, 19613】,科學家有責任將其科學研究的發現向一般大眾報告,而且他應該讓一般的外行人懂他的報告(表達的語文必須是外行人懂的)。此外,他認為科學家有責任以公民身分發言,但是在其專長之外的觀點不應自視為專家。就如帕克自己說到核能發展的影響時應被視為非科學專家的觀點,「因為核能不是我的科學專長,我只是一個常識豐富而關心公共事務的老百姓。」

 

這些透過大眾傳播媒體傳播自己觀點的學者專家,有意無意間表示自己立場,並試圖影響他人。就其專業領域而言可能是權威,但是超乎其本行之外時就像一般民眾而非專家。對國內的科學新聞記者而言,此方面的顧忌較少:因為普遍而言,多數的科學家對新聞界尚停留在避之唯恐不及的階段,而且根據孫曼蘋的研究【民65年:90】科學新聞的錯誤亦偏高,完全正確者僅達25.5%。

謝瀛春的研究【Hsieh, 1984123 & 157】指出,科學家和新聞記者的接觸增加有助於科學新聞錯誤的滅少。孫曼蘋的論文【民65年:92-93】亦證明,「經常和記者接觸的新聞來源,有關他們的新聞報導正確率最高……。」

(七)、一般大眾的不重視

科學消息的流傳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之一即是閱聽人的興趣和習慣【Cronholm & Sandell, 198185】。古德爾【1977135】也認為,許多人根本不看科學新聞。此外,由於讀者在接收、記憶訊息等,受選取、重組和歪曲等心理機制(psychological mechanisms)的影響,科學新聞難免被歪曲。也因此,使科學新聞的正確性不易提高。

國內也有新聞工作者(編輯或主管)及科學家都認為「科技新聞的普及率,是『市場供需』的問題」,或認為多數讀者不需要科學新聞【王慧、夏幼文,民77年:44】。此種論調與美國報業史上的黃色新聞作風相當類似,也與煸情主義(sensationalism)的主張無異;迎合讀者的感官需求,而不考慮「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道德倫理規範,完全將媒體的教育責任拋諸腦後。

早斯報業發展的歷史中,自由報業的立論之一即在供需的市場觀點,理論上需者必須有選擇的能力,實際上呢﹖誠如李瞻書中所說【民61年:25】:「……由於多數讀者的低級趣味及鑑別能力的不足,致使莊重的新聞報導,正確的合理批評,未必能獲得多數的信賴和支持。反之黃色新聞的渲染,捕風捉影謠言,以及偏激與不負責任的評論,反而往往最能迎合大眾的興趣……」

 

從黃色新聞的沒落和社會責任論的興起【李瞻,民61年:664-67125-26】之報業發展歷史來看,「讀者需要,報紙供給」的經營理念是不夠的;由於現代的傳播媒體所扮演的角色已不只是提供資訊、提供娛樂,還有更積極的教師色彩【徐佳士,民62年:52-54】。根據蓋絲提爾【Gastel, 19833-5】的觀點,科學資訊的讀者群相當多,而且分為不同層級;有些對科學有高度興趣,有些對科學所知不少,有些雖然對科學不關心卻需要相關的資訊,有些則是一般的讀者。不論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如何,不論其科學的知識水準如何,這些人都是科學資訊的傳播對象,千萬別低估他們吸收科學的智力。

雖然科學新聞的困難很多,世界先進國家的傳播媒介卻愈來愈重視的一類新聞,像瑞典的電視在1970年代播出的科學訊息就增加了100%【Cronholm & Sandell, 198186】。而美國專事通俗科學寫作的人(包括科學新聞記者),在1980年代初期就遠超過五千人了【Burkett, 19863】。

六、國內科學新聞的問題

國內科學新聞長久以來相當不受重視;在版面處理、篇幅大小、內容主題的完整和深入,以及寫作表達用字遣詞等方面均嫌不足,亟待改進。此外,近年來我國科學新聞還有下列現象【謝瀛春,民80年】:

(一)、在台灣科學新聞普遍不受重視;媒體負責人、主管及編輯不重視,科學家不願和記者溝通,讀者不重視,使科學新聞記者難以發揮,因而在報社、同僚及社會上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如此循環下去,科學新聞始終無法在媒體上佔一席之地。近幾年的科學版,多以專文呈現,其通俗性不足,對科學普及的助益實在不大。

(二)、科學新聞受社會風氣影響,不可能自外於社會運動之外。因此科學新聞記者也像其他路線的記者,難免有主張「鼓吹者」意理的報導立場,甚至介入社會運動或科學爭議事件。

(三)、正確、完整、公正、平衡的報導水準不足。科學新聞記者深受媒介大環境的影響,偏好泛政治化、批判、主觀的報導方式,以誇大手法報導政治導向、經濟導向的科學新聞;偏重科技行政、人物、科技應用及趣味性等題材,而對科學知識、科學研究的素材則有所偏廢或錯誤。

(四)、科學新聞因編輯的科學知識不足,或因其對科學新聞重要性、顯著性等新聞價值判斷的錯誤而有不完整、錯誤的情形。此點與國外的研究發現相似;編輯對科學的了解顯然不足,因此常不能掌握科學的最新發展。但產業科技新聞的編輯(如工商、經濟兩報的編輯)則屬例外,他們大多能掌握狀況。【謝瀛春,民82年】

(五)、迷信、反智、反科學的報導充斥各媒體,而科學新聞的讀者一直不曾被照顧,其潛在讀者亦不曾被培養。因此,全國上下對與科技有關的政策、事務,無法做正確獨立的判斷,更無法做睿智的抉擇。

(六)、善用傳播媒體的科學工作者與新聞記者形成共生關係;科學工作者積極推銷自己的理念、主張,新聞記者因此有報導題材。因此,在媒體上形成「議題設定」(agenda-setting)的意見氣氛。近幾年來,科技政策遊說團體逐漸形成,與此共生關係有主要關聯。

肆、分析評述

一、傳統媒介之於科學傳播

綜合前述文獻可知,國內的大眾傳播媒介囿於各種條件的匱乏,很難對科學普及、提昇科學素養,有所助益。傳統的媒介(指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等),在媒體性質(nature)上,受時間、空間(如版面)的限制,無法以完整、深入的方式刊出或播出科技新聞。在管理制度上,不願設科技諮詢顧問,無法保證科技資訊之權威、正確。在觀念上,缺乏宏觀遠大的視野,未能長期栽培專業的科技新聞編輯、記者。在大環境的生態影響下,迷信、反智、不求甚解充斥媒體環境,不是唯科技發展至上,就是反科學、反知識……往往連一些起碼的告知(informing)功能都不曾發揮。

譬如,沒有統計告訴我們:農藥用量間接致死的人數有多少﹖房舍公寓的裝潢改建動搖了多少結構安全﹖多少車禍傷亡是分秒之差造成﹖心導管手術的成功機率如何﹖數不清的食衣住行育樂問題,都有待專業資料、專業答覆。一般人從何獲得專業協助、答覆﹖社教機構如博物館、圖書館者,往往有上、下班限制,且設置比率偏低不夠普及,而政府其他相關機構如內政部主計處或衛生署等,未必整理登錄了各項最新統計資料,至於大眾傳播媒介如前段所述,更是付之闕如。

理論上,書籍是最正確、專業的諮詢對象,但是科技新知及專門領域的新知。往往來不及出書,大多以期刊研究出版,絕非科普書刊趕得上。更何況一些長期觀察、記錄的統計資料,亦非一人或一個單位能獨立提供!以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為例,創立了一百多年,累積了多少深入探索、收集的文字、圖片、影片資料,直到十多年前才開始發行影帶。

二、網際網路媒介之於科學傳播

科技社會伴隨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而提前到來;人們的科學素養尚在混沌階段,生活方式已因資訊科技的產品而急速轉變。從40年代的電視,60年代的電腦,70年代的錄影機,80年代的個人電腦、網際網路(internet)到90年代的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都迫使人們改變,網際網路在台灣已成風潮,到1996年底已有70萬用戶,目前正在加速增加。

網際網路這種新傳播媒介,不但在空間、時間及互動的性質上,具有獨特的優勢,而且能讓使用者享有相當大的自主掌控自由。根據謝清俊的分析【吳作樂等,民84年:121】,數位資訊(Digital information;網際網路處理的資訊即是)具有三種性質:

(一)、是取用不竭的資源。它只有開發的成本,而幾無複制(即生產)的成本,且不會損耗、折舊等。

(二)、如果NII中想要建設的國家資訊高速網路能夠順利完成,那麼數位資訊就可瞬息傳至任何角落,幾乎不要花錢。從經濟角度來說,運輸和分配銷售的問題消失了。

(三)、易於匯集作集中處理。任何傳統媒介都能轉換為數位電子媒介,而電腦的儲存量幾無限制,既省錢又極省空間,因此,電腦能很容易匯集大量數位資訊一起處理。

據此性質來看,網際網路媒介可以匯集報紙、雜誌、教科書、百科字典的知識、資訊,也可以蒐羅電視、廣播、電影、影帶、影碟等的視聽資訊;不但可以提供查詢、比對、整理的服務,還可以針對個人需求創造各種資訊處理的功能。這種新媒介超越了傳統大眾傳播媒介的限制,儼然是科學傳播的利器;藉由此種數位媒介傳播科學新聞、醫樂新聞、科學資訊及醫藥資訊,以利國民科技、醫藥等之科學素養之提昇。

理論上,數位媒介可以克服科學新聞、醫藥資訊在傳統媒介上的諸多障礙;如因新聞價值不及政經社會新聞而無法及時刊出播出,又如因版面有限、時段限制而遭擱置退稿,又如因守門人(記者編輯)的科學、醫藥素養不足而傳播不正確訊息,再如因科學家、醫生等消息來源對新聞傳播界的刻板印象,而造成科學、醫藥新聞的不完整。

詳細言之,科學、醫藥新聞傳播的諸多困難,幾乎都可以藉由網路介之特性而迎刃而解。大致可分以下五項說明:

(一)、就時間(時效)而言,網路媒介可以大量、隨時儲存資訊,使傳統媒介僅能在特定時段傳送新聞的限制解禁,因此各種「時效」不足的科學、醫藥新聞都可以儲存,讓閱聽人隨時方便選取。

(二)、就空間(版面)而言,網路媒介幾無限制的儲存量既省空間又省錢,使用者只要具備電腦配備就可選取完整的科學、醫藥新聞。一旦需要深入了解,還可透過檢索、查詢、參考的服務功能找到解答,甚至可以和相關的專家對談、請益。此外,使用者還可以透過儲存、印表保存需要的資料。

(三)、不同學門的知識和新研究成果,分由專家各自在網路上發表,既可免除傳統媒介守門人的篩選、歪曲,亦可減少部分專家掌控媒體言論、影響科技醫藥政策之決策的情形。網路媒介的獨立(independence)性質,可減少傳統媒介層層守門人的篩選,造成科學、醫藥資訊之錯誤。

(四)、網路媒介整合資訊的特性,足以改善專業資訊掌控在少數人之手的壟斷現象。尤其是與民眾切身有關醫療體系,醫療資訊系統一旦建設完成,民眾可以對照、查詢而做就診之判斷依據,不再受「迷信專家」、道聽塗說之全然影響。

(五)、網路媒介將打破「大眾不重視科學新聞」的迷思。資訊時代來臨,人們的資訊行為將逐漸改變;以往有關食衣住行育樂的問題,受限於參考書太少,大眾傳播媒介提供的相關資訊太少,閱讀能力不足等,而只得借重人際溝通(其中又多屬不完整、不專業的訊息,或是靠關係獲致專業協助)。一旦在網路媒介上出現各式各樣的專業、科技的權威資訊,必然培養民眾重視科學資訊的習慣。

在網路媒介的應用方面,美國已有一些代表性的科技資訊網站,不只提供科技資訊給專家學者,也對一般大眾開放。其中有專門為兒童設計的科學資訊網路,也有特別設計予一般大眾的,還有供專業科學人士交換學術研究心得的網路(其中部分資訊亦供一般大眾參考、查詢)。根據Johnson IV199680-81】的分析,全球資訊網提供科學資訊的網站正蓬勃發展,且有不斷增加的趨勢。而美國的醫療保健資訊系統,亦為柯林頓推動全國資訊基礎建設(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的重點工作【李幸秋,民8487-88】。

網際網路媒介能不能因勢利導成為科技、醫藥資訊的媒介﹖就看政府的政策是否有宏觀、遠見。

伍、結論與建議

理論上,網路媒介可以成為科技、醫藥新聞以及科技、醫藥資訊傳遞的新媒介;由傳統的大眾傳播媒介傳送,由各學校、研究機構傳送,由政府機關傳送,由個人、團體傳送。同樣的,它可以傳送政府的科技醫療法令、政策,也可以傳送國內外的研究新發現、新理論,更可以傳送已有定論的科學理論、知識及教科書的種種知識,還可以傳送博物館典藏的古物影片等。

 

一、研究建議

不過,在開發網路媒介於科技醫藥資訊傳播之前,我們面臨了一些「技術上」的問題,是大家該深思研究的:

(一)、如何使網路媒介有如電話、電視或水電一樣,成為方便、廉價而普及的民生必需品﹖否則不只將造成資訊貧富差距現象,亦不符社會正義原則。這是政府宜立即開始研究、籌劃的首要任務,尤其是網路的硬體建設宜預早顧及普及、廉價之原則。

(二)、科技、醫藥資訊系統中公共資料庫之相關問題為何﹖如知識產權、隱私權及公開公平使用(access)的問題,而資訊公開、資訊分享的素養更是該預先探究的問題。

(三)、科學傳播人才的現況如何﹖徒有資訊科技的硬體設施,而無淺顯易懂的科學、醫藥資訊內容,民眾的科學、醫藥素養依舊無法提昇。科學傳播人才的培育應是資訊時代刻不容緩的問題,但是人才在那裡,從何培育,如何培育等都是該研究的課題。

(四)、網路媒介推廣科技、醫藥資訊的可行性如何﹖宜分近程、中程、長程階段探討。譬如已有的相關資訊,主管機關是否已系統建檔,並取得授權,足以設立網站,供民眾查閱﹖政府或可開始實驗性的研究,嚐試設立實驗網站推廣愛滋症防治資訊,並測試其效果及相關問題,然後再逐步推動各科技、醫療網站之設立,推廣各類科技、醫藥資訊。

(五)、國人的科學、醫藥素養如何﹖實應做大規模系列之實證研究,以為網路科學傳播推動之政策依據。

二、行政建議

在前述諸多問題尚未探究,並獲解答之前,我們眼前可做的有:

(一)、政府成立新聞網站,利用網路發新聞,如此可隨時提供完整、正確且深入的新聞資訊;不只提供新聞稿,也提供各類新聞背景;不只供大眾傳播媒介人員參考,也提供給所有能上網的人查詢。

(二)、及早責成(或成立)專責機構,如國科會所屬之科學技術資料中心,研擬將國外的科技、醫藥網路之資訊轉譯為中文網站之相關技術、辦法。同時,將國內已有的相關資訊(科資中心及其他機構的)彙整上網給民眾參閱。

嚴格來說,資訊時代已然來臨,可是國內的資訊基礎結構(infrastructure),除了電腦、網路的硬體技術聊備一格外,其他一切都仍在農業時代(以科學素養的標準來看),事事馬虎,看天吃飯,因循苟且……有了高科技的文明(如電腦、自動化等),卻無高科技的文化(如精確、嚴謹、守規的態度行為)。如果再不重視科學傳播,終有一天淪為先進國家科技的殖民地,儼如科幻影片中的補給站一樣;一切聽命總部,自己毫無自主、反抗能力。小說一九八四的寓言很可能成真!

 

書 目

(一)、中文書目:

1. 于衡,「文教、藝術、體育新聞的採訪」,新聞採訪。(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民599月),頁213-227

2. 王慧、夏幼文,「何處是歸鄉﹖科技新聞攻不進大傳媒體之憾」,我們的雜誌。(民7711月),頁40-48

3. 李幸秋,「傳播人在資訊社會所扮演的角色」,資訊科技與大眾傳播,吳作樂等著(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民國84年),
83-112

4. 李金銓,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書局,民72年修訂版)。

5. 李瞻、王石番、謝瀛春,台灣電力公司加強公共關係業務之研究。(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民7612月)。

6. 李瞻、世界新聞史。(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民613月增訂版)。

7. 政大新聞系,第一屆台北市中文報紙工作人員研討會會議紀錄。
(台北:政大新聞系所,民653月)。

8. 政大新聞研究所,新聞工作者參與短期進修課程的意見調查。
(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民788月)。

9. 胡志成,報紙內容與讀者需求之差距研究
(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所,民80年)。

10. 徐佳士,大眾傳播理論。
(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民625月)。

11. 孫曼蘋,我國報紙科學新聞正確性之研究,碩士論文。
(政大新聞研究所,民656月)。

12. 曹郁芬,「當記者導演新聞的時候」,遠見雜誌。
(民775月號),頁120-123

13 . 隋安德,報紙報導蝦米螢光劑事件之研究,碩士論文。
(政大新聞研究所,民7711月)。

14. 甯育華、楊銘郎,「『參與性』記者的角色認知」,新聞學人。
102期,(77年),頁21-27

15. 楊銘郎,「記者介入報導事件」,新聞學人。第102期,
(民77年),頁18-19

16. 楊銘郎,「科技記者談客觀與倡導」,新聞學人。第102期,
(民77年),頁19

17. 劉源俊,「我國的『社會的科學教育』現況分析研究」,我國基礎科學教育現況研究,王元沛等著,(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委託研究,民748月),第七篇,頁Ⅶ-23

18. 蕭新煌,我們只有一個台灣(台北:圓神出版社,民76年)。

19. 謝清俊,「閱聽人如何迎接新資訊時代的來臨」,資訊科技與大眾傳播,吳作樂等著(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民84年),
113-147

20. 謝瀛春,台灣的科學傳播概況之研究
(委託研究,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民80年)。

21. 謝瀛春,科學新聞的傳播(台北:黎明文化,民80年)。

22. 謝瀛春,「談科學知識的普及」,科學月刊。第197
(民77年),頁489-490

23. 謝瀛春,「環保報導務求心平如秤」,新聞鏡。第12
(民781月),頁40-42

24. 韓尚平,「台灣科技新聞報導的現況與問題」,科學月刊。
218期(民79年),頁617-620

 

(二)英文書目

1. Burkett, Warren. News Reporting: Science, Medicine, and High Technology. (Ames, Iowa: the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6).

2. Cohn, Victor. "Are We Really Telling The People About Science?" Science, 148 (1965), 750-753.

3. Cronholm, Margareta, and Sandell, Rolf. "Scientific Information: A Review of Research."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1:2(1981), 85-96.

4. Dunwoody, Sharon. "Science Journalists: A Study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Selection of News at a Scientific Meeting." Ph. D.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1978.

5. Goodell, Rae. S. The Visible Scientist. (Boston: Little, Brown & Company, 1977).

6. Goodfield, June Science and the Media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81)

7. Hagstrom, Warren O.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Carbondale & Edwardsvil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65)

8. Hirsch, E. D., Kett,Jr., Joseph, and Trefil, James. "What Literate Americans Know: A Preliminary List, "in E. D. Hirsch. Jr., Cultural literacy-- What Every American Needs to Know.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 1987), 146-151.

9. Hively, William "How Much Science Does the Public understand" American Scientist, 76 (1988), 439-444.

10. Hsieh, Ying-chun. "Science and the Press in Taiwan."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1984.

Johnson , Clarence C. "Report: World Wide Web Sites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Science to the Public," Science Communication, 18:1, Sept. 1996, pp.80-87.

 

12. Kowal, John Paul. "Responsible Science Reporting In A Technological Age," Journal of Technical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 10:4 (1980).307-314.

13. Krieghbaum, Hillier. "The Background and Training of Science Writers," Journalism Quarterly, 17(1940), 15-18.

14. Krieghbaum, Hillier. Science and The Mass Media.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67).

15. Logan, Robert Altman. "Nothing But the Facts-A Critical Analysis of Science Reporting In American Newspaper."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owa, 1977.

16. Schramm, Wilbur. Science And The Public Mind: A Memorandum For E.C. Sherburn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Stanford: Institute for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61).

17. Smith, Kenneth L., "An Accuracy Study of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in Three National News Magazines," Master's thesis, Iowa State University, 1973.

18. Snow, C. 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19. Technology Reviesw.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Press: Must the 'Age of Innocence' End" Technology Review, March/April (1980), 46-56.

20. Thorn J. and Pfeil, Mary Pat. Newspaper Circulation: Marketing the News. (New York: Longman Inc.,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