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的規畫 860419
  王梅:「以前,在我們年輕不懂得『選擇』的時候,我們讓別人替我們做了『選擇』,後來,等到我們開始有能力去『選擇』了,我們卻寧可放棄了自己的『選擇』,去『選擇』了別人的『選擇』」……

  「以前,在我們年輕不懂得『選擇』的時候,我們讓別人替我們做了『選擇』,後來,等到我們開始有能力去『選擇』了,我們卻寧可放棄了自己的『選擇』,去『選擇』了別人的『選擇』。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邏輯?我非常困惑。

  和大多數人一樣,多年以來,我循著一般所謂成功的模式前進,照著社會要求,和社會妥協,變成一個標準的社會人,但結果是,我放棄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嗜好,變得愈來愈不像原來的自己。無怪乎,我會一直覺得不滿足,畢竟那不是我真正想要的。」∼王梅的〈我在模里西斯找回了笑容〉(《光華文摘》八十六年四月)

  當初由中科院到中研院,由於薪水一下子少了二萬元,而且還是一個每年都要再簽約的工作,也就是沒有退休金。回到心源阿嬤家,阿嬤有時還會說我幾句。還好媽媽把錢看得很淡,平常我們就省吃儉用,順便存些退休金。

  其實我也不是要在中研院待一輩子,電腦只能算是我的專長,我真正的興趣還是在教育。最近在佛學院教了一、兩個月的書,這個感覺慢慢又回來了,於是我定了下一個生涯規畫:中小學資訊教育。

  在生涯的規畫上,首先應該探討的是: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真正有興趣的?長久以來,我都一直在做一些應該做的,應該找一份工作養家活口,應該做一個好兒子、好先生、好爸爸多陪陪家人,應該幫佛教界做點事等等,至於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中)小學教育,卻一直深埋在心靈的深處。

  這次的教學經驗,雖然時間還不長,卻在不自覺間喚回以往的夢想。其實,人的一生若只是做自己感興趣的,也都要耗費一生的心力,我到了這個年紀,也是該再做抉擇的時候。(中)小學的資訊教育,就成了我下一次生涯規畫的目標,它的重點是教育,資訊倒是其次。

webup.gif (5702 bytes)
上一篇4月目錄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