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子比賽 | 87年01月10日 | |
吳校長認為,很多比賽,參賽者一定是最優秀的,但是如果讓大家都能參與,使每位小朋友都受到重視,那麼小朋友在學習上,將會更有信心,更快樂,成效也會提高。……
學校今天舉行踢毽子比賽,老師挑選了五位同學參加比賽。心源說他怕比賽會影響到今天的小張老師俱樂部,就故意只踢一下;媽媽說他即使認真踢,也不過兩、三下。 今天第一節課,全體同學都到禮堂參加毽子比賽。心源班上的代表隊由佳宇、仁郁、梓維、世昕和穎婕組成。比賽的規則是同年級和同年級比,每一班的成績由五個同學累計。每一個同學踢兩次,以成績最好的一次為準。 班上這回總共踢了二十二下,得到第二名。隔壁班三○三踢了二十五下,拿到冠軍。三○三班有個綽號叫「鍋燒麵」的同學很會踢毽子,最多可以踢到二十一下,可惜這回失常,只踢了四下。踢鍵子比賽後,心源才去參加這學期最後一次的小張老師俱樂部。 這次踢毽子比賽,讓我聯想到剛開學時的一則《兒童日報》新聞: 【臺中訊】只要有校內比賽活動,全校小朋友一個也逃不過,大家都是「選手」,這樣的比賽夠刺激吧! 臺中縣大雅鄉大明國小,只要是校內的比賽活動,不論是朗讀、美術、書法、賽跑、籃球或演說,一定是全校每一位小朋友都得參加,而比賽究竟怎麼比呢? 大明校長吳寶珍表示,首先,各班老師會依照比賽項目和小朋友的實力,進行分組,同組的小朋友再進行比賽,除了評選出各組成績最好的得獎人外,同時累計各班各組比賽成績,再頒發團體獎。如此一來,每一位小朋友不論實力好壞,都有機會爭取班上榮譽。 吳校長說,這個辦法實施以來,全校小朋友都非常具有班級向心力,最讓她感動的是,去年有一位三年級的原住民小朋友,本來個性很害羞,學習能力也差,在一次朗讀比賽中,只會讀兩課課文的他被分到第四組,老師擔心萬一抽中的課文是他不會念的,會出糗。不料比賽當天,他不僅順利的讀完了抽中的課文,而且還獲得分組第一名呢!這位原本被認定「功課不好」的小朋友,從此不但變得開朗、信心大增,成績也進步了。 吳校長認為,很多比賽,參賽者一定是最優秀的,但是如果讓大家都能參與,使每位小朋友都受到重視,那麼小朋友在學習上,將會更有信心,更快樂,成效也會提高。 |
||
上一篇 • 1月目錄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