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論文目錄

當前語文問題學術研討會 (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主辦) 1994626

語文工作與資訊發展──

從電子文件的發展談對語文研究的期盼

Page 4 of 4

肆、結語

在這篇小文章裡,我們以電子文件為引子,以文件(或知識)共享的理想為軸心,來討論資訊技術的發展和語文在研究、應用之間的關係。電子文件之所以是個好引子,是因為它真能帶來了件的革命,能讓典籍活出多彩多姿活活潑潑的現代風貌。如果文件(或典籍)真正能做到人人平等地充份共享,那麼我們社會中知識的擁有、分配、散播、以及利用等的結構也會隨之改變,到那時,新的社會意識形態將會形成,而新的社會──資訊社會( information society)才會真正到來。

由此可知,電子文件是時下資訊發展中重要的項目,而文件的表達是以語文為主要媒介,其間的關係密切不言可喻。由於電子媒體有其非常特殊的性質,是故會引發一些新的觀念、理論、做法和新的問題。在本文中,筆者嚐試說明這些觀念、做法和問題,然而,一來、茲事體大;二來、筆者才疏學淺,豈能盡道其詳?謬誤之處在所難免,尚祈指正。

綜合本文所述之重點可知,電子文件的發展對文章的結構、理解、寫作、檢索等各方面都會帶來改變,其主要的原因是電子文件帶來新的知識表達方式和表達的工具。在本文中,筆者嚐試著用古老的哲學命題:形式內容的關係來說明知識結構與知識表達相關的問題,雖然所談的並不深入,並不嚴謹,卻希望藉此淺談,能說明這是一種很值得參考的思考方式。

由本文敘述之各端可知,在資訊發展的過程中,語言學的介入越來越深。在資訊發展初期,用一些簡單的語文計量或統計,就足以使資訊發展提升品質不少。之後,語言學幾乎全然投入到資訊發展的洪流中,遂有計算語言學之蓬勃發展。在近期的趨勢則是:凡是語言學應用面涉及的知識,亦逐一捲進資訊發展中,進而形成一股分久必合的大勢。在文中所談到的,諸如:寫作與檢索之結合,以及文章內容分析知識的綜合運用於檢索等,都指出了這一大勢已經存在。今後,應用語言學之發展,以及語言學和其他學科越來越密切結合的趨勢,應有更廣闊的空間和前途,是可預期的。

利用標誌工具,將與文章內容相關的通類知識和文章中的文句關係標誌出來,是把內容形式相互映射關係表達出來的極好手段。它不僅簡單易行,適用於各種應用,並且是促成文件共享的必要手段。 TEI 的例子是個好榜樣,我們是不是也該發動相似的計劃呢?

電子媒體已經賦予文章新的形式,超文件和多媒體就是現成的例子。文章的結構已經不再只是停留於線性的階段,它已步入了多度空間的形式。文稿不再是靜態的了,也可以是動態的。處此情境,我們不禁會想到,電子媒體會帶來新文體嗎?新的寫作技巧嗎?新的文學理論嗎? …… 似乎有問不完的問題,而這種種問題中,語言學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目前,我們似乎只能正視,關心這些問題,沒有辦法可以給個滿意的解答。

在強調知識共享及工作上合作的強烈整合大勢下,不禁使我們又聯想到人文和科學這『兩種文化』對立的老問題。筆者以為,現今的大勢正是消解對立的契機。也許是應驗了「解鈴還需繫鈴人」的諺語吧!人文與科學的對立仍須以科學工具來協助解決。事實上,廣義地說,這種次文化的衝突並不限於人文與科學之間,不同的學科之間,甚至於不同的媒體間(如文學之於電視)不是一樣有衝突嗎?解決這些衝突的唯一辦法是多多溝通,多多彼此了解,而電子文件帶來的新環境不是正好適合做這些事嗎?

在本文結束之前,請不要忘了,計算機只是一個邏輯的工具,資訊科技也不過只是處理形式的利器而已;然而,人文社會學科中,是不能不涉及感情、感覺和美學等這感性的一面的,電子文件對這等事將何以自處呢?坦白說,我不知道,只好請您想想吧!

誌 謝

這篇小文章寫得有些匆忙,定稿的時間急迫,然而在助理張翠玲小姐的努力協助下,得以順利完成編打排印的工作,並且維持良好的品質,殊為不易,謹在此表達感謝之忱。在趕稿期間,家人亦頗體諒能給我一段清靜的期間,亦在此一併誌謝。


Page 4 of 4
上一頁

論文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