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兩岸古籍整理研究學術研討會」,北京大學,北京,1998年5月11-13日 中央研究院古籍全文資料庫解決缺字問題的方法 |
Page 7 of 8 |
陸、結語 本文報導了本院解決缺字問題的一個方案,依目前的分析,此方案是可行的,可以徹底解決缺字問題。本院原有系統的更新工作正在進行中,其中字形資料庫的使用者介面業已完成第一版雛型,如有機會當可展示或由使用者自行操作試用。 至於後繼的工作,在研究方面:當可以本系統為基礎,將文字學中之資料和程序陸續加入,以使本系統得發展為漢學研究時的文字學輔助工具。在應用系統方面:則以開發中文文件共享機制為優先,使得有缺字的文件亦能共享和作後續的處理,這些都是急待努力的。 本系統歡迎各界試用,有興趣者可與本研究室聯絡,網際網路地址為http://www.sinica.edu.tw./~cdp 【參考資料】 【1】莊德明,〈字種與組字式〉文獻處理實驗室技術報告,1997.1222 【2】謝清俊,〈電子古籍中的缺字問題〉,第一屆中國文字學會學術研討會,天津,1996.08 【3】謝清俊,〈漢字的字形與編碼〉,漢字字碼與資料庫國際研討會,京都及東京,1996.10 【4】謝清俊,〈A Descriptive Method
for Re-engineering Hanzi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5】周何、邱德修、沈秋雄、莊錦津、周聰俊等,《中文字根孳乳表稿》,國字整理小組,1982 【6】王寧主編,《漢字漢語基礎》,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組編, 【7】莊德明、許永成,〈中央研究院 造字分析〉文獻處理實驗室技術報告,1997.12 【8】Christian Wittern and Urs App.〈IRIZ Kanji Base: A New Strategy for Dealing with Missing Chinese Characters 〉世界電子佛典會議(EBTI)台北,1996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