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專案計畫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1997年6月20日

第三章 資訊科技與人的處境

Page 7 of 8

附錄二、資訊社會的特性

一、意識型態問題

(1)意識型態終結的時代—科技意識的宰制與同質化現象:在新時代中,意識型態作為一種規範人的行為的大理論(包括大一統之道德倫理原則及其他種種背景共識等)日趨解體。資訊科技日漸取代意識型態的社會整合功能,換言之,科技意識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意識型態。科技意識的作用不容易被意識到、認識到,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不以「說教」形式出現,卻強調效率與實用性,以滿足個人私有化的需要(物質生活和休閒需要的滿足),並因而取代了公共性討論的說服,弱化了主體反省批判的能力,造成了公共領域的去政治化。在此,手段/目的的計算成為公共政策制定的唯一標準;例如,核能電廠的政策議題往往只偏重經濟成長價值,而忽略對此目的本身的反省與公共討論。

(2)虛擬世界的多元化現象(「同質」但又「多元」)

這種同質化社會(科技意識的同質化作用)的多元化現象表現為:透過電子傳媒資訊對實在(reality)的再現,是如此真實,以致真假不分,造成各種世界觀的繁衍、多元化和彼此的競爭。「實在」通過各種媒體的再詮譯再現,以致無法找到究竟的「真相」(更何況「非政治化」造成反思能力弱化,真假更不易分)。

結果,未來社會又顯示了以下的特點:

I)未來不確定:科技意識掛帥,究竟真相無著落,這會使未來社會充滿不確定的特性。

「資訊科技」本身為未來人類命運作界定,但誰也不知道未來科技會如何發展,因而誰也不知道,科學技術要將人類命運帶往何處?很明顯的,這是因為批當代討論資訊社會的主題只是放在「人」如何適應資訊科技,而完全忽略了如何設計資訊科技以適應「人」的需要

II)實用性判準作為唯一判準:因為「多元化」肇至諸神鬥爭,各說各話,共識難以凝聚,科學技術的實用判準反而成為最終的唯一判準。

III)權威需要:亦即對權威的懷舊和需要。因為,真亦不真,妄亦非妄,強要二分不過是不確定社會追尋一種確定感,故懷念權威、逃避自由,造成需要權威主義的氣候。

二、個體自我的形構

資訊時代因為缺乏究竟的「真理」,自我對知識的追求不是要去發現終極的自我,只是証成了「我」只不過是過眼雲煙。這又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1)自我只不過是科技的延伸:自我只是科技操縱的產物,自我從前資訊社會之「自發」的異化轉變成「計劃」的異化(planned alienation)。

(2)超我的破壞:科技管理的操控,取代了通過「互動規範」的自我實現和自我証成,科技理性使生活世界殖民化,造成意義的喪失,而將實踐問題化約成技術問題。自我受制於各種競爭的倫理、文化、世界觀,終於迷失在資訊大潮而不知如何自處。

(3)人的本質被泯沒:人不再有確定的本質,或者說人的本質即是資訊,即是過程,即是流轉,即是不斷的變化。(人成為資訊的中央處理器,不斷的接受資訊的輸入,又不斷的產出)

(4)人成為「消費符號」的動物:人對商品的消費,不再只是純粹物質生存需要的滿足,商品同時也是作為一種符號,來完成人的自我實現—「我思故我在」在此變成「我消費故我存在」,商品消費即是符號消費。消費符號最少的一群即是位於「邊陲」的一群,是被斷絕溝通(excommunication)的一群。

(5)自我歸屬感的冀求日益迫切:有限的、不確定的自我,透過種種「新社會運動」,如,家庭倫理的重建、社會道德的重整、宗教信仰活動等,來安立漂泊的自我,並且有助規範社會資訊化所擴大之人的惡劣傾向。(教導孩子自主控制不去看色情節目)

三、政治

一般認為,人對自然的宰制關係,人征服自然乃是現代社會「人宰制人」的現象之根源。而David Bolter則進一步指出:在資訊社會,「人」是資訊的處理者,「自然」是待處理的資訊。所以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對自然宰制的邏輯在資訊社會依然存在,只這種宰制被符號化、資訊化。這又在政治上造成一些具體後果,可以分三方面來說:

(1)公共領域議題:有些學者以為,在新時代,公共領域勢將無可避免地表現為一種「多元化」、「去權威化」的開放空間(只論言辭的力量、理念品質,而不論身份,及以何種媒體為「憑藉」)。在此同時,公共領域也蘊含了去中介化(去守門人)、去主流化現象。但這種論斷實際上忽略了參與者本身是一種社會關係的產物。社會本身未先作變革,那麼先在的社會權力宰制關係仍會因著參與者而引介入公共領域,使符號互動化約成符號宰制。例如,公共領域的消費化休閒化,以及策略行動化。(網路的色情節目,網路的交友欺騙現象等是)

(2)差異政治議題:資訊社會出現後,傳統財產權的衝突,會轉變成以資訊和知識爭奪的階級衝突。例如,以科技官僚為主體的的能力階級(meritoracy)與缺乏處理??能力的弱勢階級之間的衝突。由於文化符號成為新的衝突根源,亦會造成文化認同的政治表現在性別(gender)政治、種族主義、(族群)民族主義運動、同性戀議題。

(3)資訊社會的政治經濟邏輯:處理資訊社會問題時,不應將焦點孤立在技術層次上,資訊化的發展與政府的行政控制、國防體系的建立,以及資本主義國際市場的競爭有關,亦即與權力關係有關。這種權力關係的邏輯也往往會以文化符號的形式體現在資訊社會中。

例如,第三世界國家過度依賴歐美的資料銀行(data bank):有鑒於資訊與其組織儲存的樣式是不可分,久而久之,不僅造成技術上的依賴,而且會依賴「他者」(他國)來組織自己的集體「記憶」—造成文化異化,並且影響國家主權的獨立。

又如,全球化現象:資訊社會的政經邏輯指涉了文化帝國主義的現象,文化帝國的運作會穿透民族國家的地緣政治的界線,對民族國家形成文化同質化的壓力。相應地,激發起各國(各地區)民族文化及自我認同的強烈需求。例如,民族主義與宗教的基本教義派。而在台灣這種本來有助於抵制歐美日等文化帝國主義之侵略的本土化運動,卻被誤導為反中國、反中國文化,這不僅弄錯了對象,且可能已為文化帝國主義之入侵廓清了道路。


Page 7 of 8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