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專案計畫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1997年6月20日

第六章 數位媒介對大眾傳播的革命性挑戰

Page 4 of 5

肆、數位電子媒介帶來的衝擊

科技之於人類有如水與舟的關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自工業革命以來,科技為人類帶來生活上的便利,延長人類的生命,創造諸多「不可能」的奇蹟……影響所及,近百年的思潮幾乎都趨向「科技萬能」的觀點。而根據法國學者Ellul(1964)的分析,科技社會中,效率、標準化也成為人類普遍追求的目標。美國社會學者Merton(Ellul, 1964: vii)指出,現代人如果不了解科技對自己、對自己生存的世界之影響,他將感到焦慮、不安全。

事實上,現代人對科技的了解並不多,卻為科技所左右;以為科技萬能,以為有效率才是好。而資訊時代的數位電子媒介將更加深這樣的價值觀;效率、標準化即是數位媒介處理資訊、知識的最大特色。表面上,人們面臨越來越多的資訊,有較多的選擇自由。事實上,人們被迫在定型化的資訊中選擇,也因此其選擇的自由,已事先被限制在「定型化」的資訊中。文化自由人林谷芳對此有相當貼切的看法。他認為「資訊社會的一個特質是,大家只相信『數量』的力量,而忘了活生生地去面對人……」(陳淑美a,民86:96),而資訊社會中,資訊同質化使人愈加「不自由」,資訊使人變成群體動物(陳淑美b,民86:100)。

此點與Ellul的看法相當接近。Ellul認為科技把訊息系統(message systems)變成宣傳網路,即使是民主也無法逃脫其籠罩範圍。現代的媒介並不是資訊通道(information channels),而是社會價值的宣傳筒。依此看來,民意並非人們理解資訊之看法,而僅是群眾被宣傳媒介激起的情緒反應(Christians, 1995:171)。

一、對大眾傳播的衝擊

(一)在傳播媒體經營方面

  1. 競爭加劇,跨媒體經營將成主流:網路行銷、新聞隨選、節目隨選等的服務導向為媒體新增的經營理念。
  2. 行業轉型:由傳統的傳播業進入資訊服務業;由社會責任的服務性質轉為利益導向的行銷角色;閱聽人不再是受播大眾,而是變成各取所需的消費小眾,市場區隔益趨個性化、小眾化。由專業專屬的體系進入公共資訊共享系統。
  3. 經營者背景改變:由文人、知識份子的文化人經營,轉為由工商、管理專長的商人經營。

(二)在傳播媒體從業人員方面

  1. 人員專長需求改變:由新聞傳播背景為主導的市場需求,變為「資訊處理、製造、評估」專長為要。
  2. 專業獨佔形象的改變:由獨佔傳播業、特許處理新聞資訊的專業職種,轉變為與諸多行業一樣的「資訊處理、提供」的職業(如圖書資料人員)。
  3. 工作環境改變:由集體定點工作的環境,轉變為機動、獨立、隱密的私人場所。
  4. 同業色彩模糊:由傳統的同一機構(如某電視台),同一媒體(如報業)的同行關係,轉變為因資訊主題、興趣相同而為「同行」。同時,有跨行跨國的同業,也常有「今天為同行,明日為陌路」的改變。

(三)在傳播內容方面

  1. 表現方式的改變:由新聞寫作的固定類型(如純淨新聞、特寫、專題報導等)轉變為各類文體(如小說、故事、散文、新聞體等)。由文字、圖片、影像、聲音、動畫的單一或複合型式,進入多文字、多影像等的超文件、超媒體型式。
  2. 儲存選取方式的改變:由剪貼、影印、錄製,到尋覓空間存放、建檔的繁複過程,改由電腦選取、儲存壓縮歸檔的瞬間完成。
  3. 多樣分類篩選方式的改變:由專人篩選整理的方式,變成由閱聽人自行選取,色情暴力、灰黑內容一應俱全。

(四)在閱聽人方面

  1. 閱聽型態的改變:由看報紙、聽廣播、看電視(或影帶等)的型態,轉變為「查閱、參考」報紙、「點播、選看」廣電節目的方式,進而「詳閱、剪貼」報紙相關資訊,「倒帶重聽、重看,錄製、儲存」視聽內容。
  2. 選取訊息方式改變:由傳統的被動接收,改為主動選取,像視訊選取及新聞選取系統即是。
  3. 互動性質的轉變:不只是閱聽人與資訊提供者有互動機會,閱聽人彼此之間亦可即時互動,並增刪資訊內容,由資訊接收者成為資訊提供者。

(五)在相關法規方面

  1. 傳統傳播法規勢必改變:法規趕不上科技的研發,因而難以監督、管理。資訊流通的秩序,短時間內尚難建立。
  2. 行業自律之需求提高:誹謗、侵犯隱私權、剽竊智慧財產權等將成為普遍現象。

(六)在傳播教育方面

  1. 知識領域改變:新聞傳播學門的知識將因資訊科技處理知識和資訊的方式,而有所改變。譬如寫作理論,編輯、版面處理原則、視聽訊號的處理、廣告訊息的設計原理都將面臨革命性的巨變。其他如傳播理論、新聞學、廣告學等,亦可能因超文件、多媒體的資訊處理方式不同於過去,而被修正、淘汰。同樣的,人類解讀資訊的傳統理論亦將有新的詮釋。
  2. 養成、訓練教育方式改變:過去依印刷、視聽媒介性質而規畫、設計的課程將有所改變;過去只對專屬科系提供傳播教育的方式,將可能擴大為公民媒體教育的範圍(如培養人們選取資訊、辨識真偽的能力)。換言之,傳播教育可能成為資訊素養教育之一環。

二、對社會的衝擊

(一)資訊泛濫,媒體充斥;資訊內容真偽難辨。

(二)資訊貧富不均現象將日益明顯;掌握資訊、有資訊操作能力、有資訊硬體設備者(無論是個人或國家),將掌控政經、文化資源,反之則受制於資訊富有者。如此將形成嚴重的資訊鴻溝問題。

(三)人群關係改變;人們透過網路溝通的情形將逐漸普遍,匿名、虛擬、不負責任的人群關係將形成新的社會問題。可能出現Excommunication現象,因對媒介系統、內容之不滿或遭阻絕、排斥,而與社會隔閡日深所致。

(四)社會秩序重整;資訊資源重新分配,形成新職業、新階級。

三、對文化的衝擊

過去,傳播事業被視為文化事業,其中蘊含深層的文化傳承、文化創新的意義,因此,傳播事業經營者、從業人員以及其相關業務,都有特定的行業規範、專業要求。如今,跨媒體、跨國家,只要有資金,不論任何背景,人人都可透過數位電子媒介,超越國界,避開法規,成為資訊的提供、接收者。如此一來,長久下去,對文化必然造成深遠影響。影響所及:

(一)文化低落或提昇:就通俗、流行文化的發展來看(O'Connor & Downing, 1995:12-14),語言、文字將趨於通俗、低落(此點可從大學生使用BBS的內容分析證明)。同時,一些新創的符號語言(如情緒符號)將從數位媒介延伸至一般生活中,成為當代流行文化的特色。

(二)文化多元:不同族群(如年齡、職業、喜好)的形成,不同價值觀的凝聚,是增加文化的相互主觀性(intersubjectivity)?還是加深歧見?

(三)文化霸權、文化傾銷:西方先進國家的文化產品,在其政經、科技的優勢之下,傾銷第三世界或其他國家,形成文化帝國主義的局面,而被傾銷的國家則成為其殖民地,逐漸喪失自己的文化特色(O'Connor & Downing, 1995:14-17)。

四、對國家發展的衝擊

資訊科技的力量無遠弗屆,對國家的發展必然影響不小。國家大力推動資訊建設之際,實在應有政策思想為前提,政策方針為目標,其中對科技的省思及其對民族文化之影響尤為重要。

以伊朗為例,伊朗於1959年引進商業電視,在政府給予五年免稅的保護政策下,不斷推展美國消費市場的觀念。電視儼然是西方消費價值觀的混合體;廣告強調消費,節目內容則以美國影片及電視劇(如「我愛露西」)為主。由於一些研究的反應,伊朗王室憂慮這些西方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可能危害其本國的文化,因此撤銷私人商業電視台的特許而由政府接管。不過,在政府接管、運作下的電視台一樣西化。為了控制政經的資源,電視節目內容輸入大量西方娛樂節目為主,如此做遠比自製批判性的節目安全。

王室希望藉由媒介推動國家現代化的發展計畫;從傳統到現代的改變,卻失敗了。由於「假現代化」(psuedo-modernization)的政策策略,忽視現代化深層基礎結構的改變,只注重浮面、表象的形式改變,所以導致政變、革命。Mohammadi (1995:375-377)歸結其原因是:傳播與國家發展的模式,是以西方的政經文化框框移植到第三世界社會,其中最大的錯誤是忽視文化內涵差異,強迫人們模擬西方的生活模式及行為態度。一般以為,傳播可以幫助人們在社會變遷中建立新規範,找到平衡、和諧。但是伊朗卻是失敗的特例,伊朗人「不要東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蘭」的口號,充分反映了「文化認同」的人民心聲。如今的伊朗,重回傳統、閉關自守;阻絕於國際社會之外,豈是當初現代化的預料?

同樣的,國家發展過程中,新科技的引進及推廣,有賴本國政經、文化、社會的基礎結構為後盾,否則難保伊朗的悲劇不會重演。


Page 4 of 5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