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專案計畫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1997年6月20日

第七章 資訊網路與臺灣社會

Page 1 of 5

瞿海源

壹、前言

資訊社會是一個大家所公認的重要社會新興現象,從五0年代就開始有人主張電腦的發明帶動著另一次類似工業革命的巨大變化,到九0年代個人電腦已非常普遍而資訊網路的快速形成與成長,更讓許多人更直接地感受到電腦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近一兩年來,國內對資訊,特別是網路在臺灣受到重視,幾個報紙都已每週闢有資訊專刊,有關資訊與網絡的新聞頻頻出現。資訊科技的發達和運用正在廣泛而深刻地影響到社會的各個層面,然而由於發展不僅快速而且是正在進行,對資訊科技對人類社會,或特別針對臺灣社會的影響,還比較少有深入的實際研究,但只要提到要對資訊社會這個新興現象進行研究,幾乎都會受到很大的肯定和期望。

在資訊社會的特質方面,社會學者和一些思想家已提出了種種觀點。有些學者抱持比較樂觀的態度,認為資訊科技不只帶來人類社會的進步,並且可以幫助人類解決諸多問題,但也有學者認為電腦科技會造成人際關係的異化,電腦化將使人類付出重大的代價。另外有一些學者認為電腦只是工具,對人類社會是有利還是有害,端視人類如何運用資訊科技。更深一層來思索和推演, Webster( 1995 )對幾位重要的社會學者有關資訊社會理論提出了批判性的解析,很值得我們在研究資訊與社會時參考。

Daniel Bell 在一九七六就大膽聲稱後工業化社會就是一個資訊社會, 而服務部門成為後工業社會最主要的部門,而其中所依賴的不是前工業社會的人力以及工業社會的能源,而是資訊。在這裡,Bell 將資訊社會等同於後工業化社會, 而以資訊為服務部門主力來指稱資訊社會的來臨,有啟發性,但資訊社會的性質與發展顯然有待更進一步的探討。

Giddens,Habermas,和 Schiller 依 Webster 的分析,所提出的觀點多具高度批判性。Giddens 認為資訊社會其實是一個「監看更周密的社會」(surveilllance society),現代國家有強大的力量收集、儲藏和控制資訊。現代國家政府的擴張、人民權利和責任的增長、和企業資本主義勢力的膨脹乃在資訊化過程中有著複雜的關係。 Schiller 從批判理論來解析及批判先進資本主義操弄資訊社會的問題。他指出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所製造的資訊是前所未有的。資訊爆炸後,權力、控制和利益仍然是資本主義掌控的局面。資訊社會在市場標準和企業資本主義為主力下運作。社會不平等的現象在資訊時代中不會消失,反而資訊本身的產製(generating)就是不平等的根源。

Habermas 強調在資訊時代,公共領域的空間被壓縮,因為政府機構、跨國公司和國際傳播集團掌控了全球的資訊網路。 資訊的操弄和管理和資訊本身的商品化成為資訊時代的重要趨勢。 民眾能獲得的資訊在表面上看來是愈來愈多,但要獲得真正不偏的資訊卻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不過,在資訊化的過程裡, 在另一方面,人們可以更快速有效地運用個人電腦、傳真、資訊網路交換信息, 甚至有更頻繁的討論和辯論,民間社會和與民主息息相關的公共領域似乎又有一種新的生機。 資訊受到結構式的閾限,造成公共領域的萎縮和資訊化, 尤其是網路化所帶來的頻繁的資訊交換,兩相作用,最後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前景是樂觀還是悲觀,應該從實際的觀察和研究來加以探究。 這三位對資訊社會的分析和批判使得我們在研究資訊與社會時多一份對結構性因素的警覺。

此外,Castells 所提資訊城市的概念,後現代主義者 Baudrillard 以及 Lyotard 等人對資訊本質的批判性觀點,以及未來學大師 Toffler 的第三波論點以及管資理學大師 Drucker 知識工人的概念,在在顯示了對這個不斷快速發展的資訊化現象,學者急於瞭解或解釋,但又有不容易掌握的情形。於是在理論上的觀點多樣而分歧,但細細思索這些理論的意含,確實頗有些創見值得研究時參考,同時有許多論述也可經由實際研究獲得釐清。

具體而論,在資訊網路上,人們上網做些什麼,大體來說,從目前所能是觀察到的大都在獲得刺激或資訊,進而有相互的溝通,建立新的社會網路關係。在這個基礎上,在網路上相互溝通的民眾就可能形成新的所謂虛擬社區,網路快速甚至即時的資訊傳遞特性也成了社會動員的工具,政府和各種機構團體積極設立網站提供資訊,社會運動團體也在網路上動員。

就整體發展情勢而言,龐大而複雜的資訊網路是有什麼力量架設起來,這種力量對資訊社會的發展有什麼樣的影響力,是很值得關切的。換言之,在資訊社會形成過程中,資本主義和政府的力量不只有主導地位,同時可能會有比以往更強的影響。

雖然,這些理論社會學者提出了很值得注意的觀點,我們面對資訊社會的來臨確實應該有一份警惕,但是在資訊社會的實踐上,這些理論上的思考必須經過實際資訊社會的考驗,因為資訊科技之發展成果不可能不為人類所應用,只在理念上提出批判是不夠的。


Page 1 of 5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