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清俊談人文與資訊

網站緣起

壹、緣起    

   謝清俊教授40年來致力中文資訊交換、數位化與中文知識表達的建置與開發工作,是我國人文數位化工程的奠基者。謝教授經歷長期的整合人文與資訊,從實務工作與教學經驗,首創國內的「人文資訊學」(Humanity Informatics)。

  謝教授提出的「人文資訊學」,始於中華文化及其對人的關懷,是從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去探討資訊科技對人的影響。其內容包含:資訊的通用界說,兩種文化(人文與科技),科技的文化,釋義學與語言學,資訊與傳統人文各學科的關係,模擬與虛擬實境,資訊、傳播與倫理,資訊時代人的處境,資訊科技之未來發展趨勢與傳統價值體系之嬗變……等。

  謝教授認為在「人文資訊學」裡,首先要釐清的是資訊的概念、界說(定義),並據以說明資訊、傳播(溝通)和文化之間的關係。他綜合了東方傳統哲學的系統觀、東西方對「存有」問題的看法,以及佛學的觀點等,以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論和研究方法,來探討資訊的生成與現起;據此而推演出對資訊的觀點,稱之為「資訊的緣起觀」。並以此緣起觀,界定了一個跨行業、通用的資訊的界說與嶄新的傳播模式,解決了60年來懸而未決的資訊界說問題。

  謝教授多年來在各大學及研究單位演講及講授「人文資訊學」,受惠者良多。可惜之前未有人將其寶貴的研究、授課資料做系統性的文獻整理,提供後學使用。有感於此,慧萍在謝教授指導完成碩士學位後,經恩師的同意和授權,便和法鼓文理學院碩士班畢業的郭捷立學長及中央研究院莊德明先生著手收集謝教授的資料。之後由慧萍負責資料的編緝及網頁的設計,德明提供建議及網頁技術的支援,並將網頁定址在中研院文獻處理實驗室的網站。歷經9個月的整理和討論,終於有了「謝清俊談人文與資訊」網站的誕生。

  網站能順利建置完成,特別要感謝謝教授無私的提供資料和整理期間的各項支持,及法鼓文理學院將謝教授在法鼓講授「人文資訊學」的40部珍貴影片提供給我們,讓大家有機會可以重溫及一睹謝教授上課的風采。還有開放文化基金會的法制顧問林誠夏先生在授權方面的協助。謝教授的資料非常豐富、多元,還有許多資料尚在收集、整理中,所以第一版的網站尚有許多待補之處。期待未來整理出更多寶貴的資料,再與大家共享。

貳、內容介紹

網站內容分成十三個標題,說明如下:

標題

說明

網站緣起

網站建置的緣起及內容介紹。

生平簡介

謝清俊教授的簡介、專訪及相關網站。

* 簡介、專訪:16篇(其中2篇定稿中)。

* 相關網站:4個。  

研究著作

謝清俊教授從1972年到2016年發表的期刊論文、專題演講、研究報告等,依時間排序,共165篇。

其中,有些主題在不同時間宣講,會在主題下提供不同版本的連結。

專書著作

《謝清俊談人文與資訊》修訂版書中作者序和37篇的單篇修訂稿。

小品文

分四小類。謝清俊教授已發表或未發表的科普文章、序、代書評、隨筆等。

* 熱訊(茶餘飯後):12篇。

* 科學月刊:18篇。

* 資訊與電腦:4篇。

* 其他:序、代書評、隨筆等,共20篇。

論文指導

謝清俊教授從1972年到2016年指導的碩博士論文,共21篇。(早期交大的數篇碩論待補)

教學資料

分三小類。謝清俊教授在台大、交大、政大、銘傳、法鼓、玄奘、世新等大學或研究單位的授課資料。

* 授課大綱、計畫表、書目:43篇。

* 授課講義:111篇。

* 補充教材:29篇。

影音資料

分三小類。謝清俊教授教學、演講時的錄影及獲獎專訪。

* 授課:2003年到2016年在法鼓講授「人文資訊學」的40部影片

* 專題演講:2003年文學與資訊科技國際會議的演講影片。

* 獲獎專訪:2017年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謝清俊研究員專訪及獲獎感言影片

相關報導

與謝清俊教授直接或間接相關的事實性語文報導70篇。

相片

分二小類。謝清俊教授收藏的相片。

* 榮獲2017年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相片:40張。

* 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台科大1977年到1983年)任教相片:69張。

其他

分二小類。謝清俊教授收藏的剪報及收集的參考書目。

* 收藏剪報:20篇。

* 參考書目:17篇。

授權聲明

說明本網站資料的授權方式。

聯絡方式

提供網站聯絡人及謝清俊教授的聯絡資訊。讀者若對本網站有任何意見,請以電子郵件聯絡網頁編輯李慧萍小姐或網站管理人莊德明先生,若欲直接聯絡謝清俊教授,可透過電子郵件或臉書。

 (文: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碩士  李慧萍 2018.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