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專案計畫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委辦研究計劃 1998年2月

第九章 網路合作環境對中文教學組織的影響
    ──從組織轉型面分析
Page 3 of 4

參、網路合作環境與教學組織轉型

上一章中探討了網路合作環境對組織轉型的影響,在這一章中將依循同樣的觀點來探討網路合作環境對「教學」組織轉型的影響。一般而言,其一是營利組織,另一則是非營利組織,傳統上,認為之間的目標與本質有些差異。但若以組織理論觀之,並配合時代發展的情況,其實並無太大的差異。因其組織形態的發展軌跡相當類似,其存在目的也相似都是為達到某一組織的目標而聚集一群人相互合作,不管是營利的、或福利的。甚而為達到組織的效率與效益,現今的非營利組織(尤其是政府與學校),都被要求以營利組織的模式來運作,希望也透過組織轉型來扭轉原來的短處,並配合環境的變化,以更有彈性的身段,期能更快速的因應時代的挑戰。因此本章的論點,將架構在與上一章同樣的基礎上,加上教學組織不同於一般組織的特性來討論。

一、教學組織的形態

教學組織的發展,無論中外,皆是由所謂的私塾(或稱書院)方式興起的。也就是類似前章所討論的傳統式組織的形態,由一個或少數的教師來管理與教導一群學生,學生的人數也不多,正如前面所謂的一個小球立於一個橄欖球之上的形態。老師所教導的內容並沒有複雜的學科分化,同時必須擔綱許多或全部科目的傳授,也沒有一個所謂的行政管理層級。

圖.2 How Organizations are responding to change

.2 How Organizations are responding to change

(來源:PATTI PRAIPIE, "Benchmarking IT Strategic Alignment", P258, from Competing in Information age, Oxford Univ. Press, 1996

漸漸的,城市興起、人口密集,學生的人數也相對的增多,加上知識的種類增加,形成了新的教學組織形態的出現。工業化時代的學校由多個書院來組成,形成了所謂的「專業式科層結構」(如中、小學),甚而是大型的「部門式科層結構」(如綜合大學)。知識的傳授,由於受限於資訊傳遞之延伸與內涵的限制,因此必須被時空所限制,學生必須到某一教學組織中,才可得到相對內涵豐富的知識。加上延伸的限制,學生受教的人數與地點也被侷限,學生必須在層級被設定好的學校階層中,以及課程(功能)分化好的學科之中學習,形成了資源的競爭,也就有所謂的升學的壓力的產生。

這種層級組織式的教育結構,也造成了學科整合(科際整合)的問題。如同營利組織一般,階層式組織的橫向聯繫受到莫大的限制,無論組織內外皆然,對教學組織而言亦然。在這樣的結構中,現今最常用的解決方法,乃透過所謂的通識教育方式,此種如同矩陣式結構一樣的方式,並無法有效的解決問題。另外,階層式的組織結構,常會有專業與行政之間的衝突與對立,由於授權與報告制度的設計,使得非專業管理專業的問題更形嚴重,在資源分配與控制上的爭端層出不窮,在越龐大的階層式學校組織越明顯。

階層式組織原先設計的目的,乃是希望藉此結構與流程大量生產標準化的產品,降低成本。一旦應用到教育上,就形成了一群群標準化、文憑主義至上的產物學生。教育的目的原本應是培養人才,但輔以一個被設計來作為大量生產產品的結構之後,其目的完全被曲解與瓦解。基本上,當一個組織的目標明確之後,必須發展出可以達到目標的策略來因應,而策略與組織架構有著密切的關係,也就是結構必須能反應策略。因此一個與目標相背馳的結構,基本上是不當的,希冀以一個可以降低成本與資源,以及便於控制、管理的方式,來「營利」學問傳授的策略則是錯誤的源頭。近些年來,國內外都有許多教育改革的聲音與動作,定神觀之,若無真確的策略輔以合適的結構,一切的改革都將只是徒勞,緣木求魚。

許多的教育改革者提出許多不同的模式進行教育革新,但由於資源的不足、法令的限制、或有心人的掣肘,進行的十分困難。但是今日一切將大不相同,網路合作環境的興起,使得階層式組織存在的空間被壓縮,透過網路合作環境,教育組織可以從階層式組織的陰影中被解放出來,不在被侷限,將得以完成教育真正目標的方式,來構築教育組織的結構。儘管法令仍然落後,網路合作環境所形成的新壓力,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將會解決這些問題。以下將探討網路合作環境對教學組織究竟產生了哪些影響,為何會有不同形態的教學組織興起,打破一世紀來的規則與沈苛,以及這樣新的架構會有哪些新的議題出現,必須如何去因應。

二、網路合作環境對教學組織的影響

在上一章中我們探討了網路合作環境的特質,除了新資訊經濟法則的產生之外,還總結了20項對組織造成影響的特質,這些特質對教學組織的影響是相同的。但在這裡將特別針對教學組織的特性,說明其對教學組織的決定性影響。

由於網路合作環境的形成,造成新的資訊經濟法則的產生,如此使得學生不再需要於特定的空間內(教室)中,便可獲得相當內涵的知識。又透過網路合作環境其所傳達出的知識可以無遠弗屆、無限延伸。因此學習不再必須被限制在層級結構之內,當層級結構的優勢被打破之後,為了生存,層級結構必須進行組織轉型,以獲得競爭的優勢。在法令、政府主觀命令與資源都不再是問題之後,於教學組織轉型中,資訊科技的角色,將不能、也不再被侷限在支援的地位,而是主導的地位。換句話說,教學組織不能將網路教學當作層級組織中的一個新功能來運作,成立一個所謂的跨部門(跨系所)的矩陣式結構來因應即可,必須重新思索新時代、新環境的特質,轉型成可以因應與發揮此特質的結構。

網路合作環境對教學組織內外的衝擊,可由下面相對於前章的20點特質來總結:

  1. 數位化:知識的內容、資訊散佈過程都可透過數位化的形式,可以不再受限於實體物質的性質,更可快捷與價廉的傳遞知識。

  2. 網路化:新資訊科技與網路合作環境促成了知識連結的網路化,資訊或知識連結的方式成為超連結(hyperlink)的方式,整體觀之,形成一個新知識網。又教學組織之間,也必須因應環境改變的需要,彼此之間也建立起各種靜態或動態的網絡關係,透過此環境的聯繫,使得互動與合作將更為密切與必須。

  3. 全球化:網路合作環境成為組織全球化的能力來源,形成可以掌控全球性競爭市場的全球性組織的基礎,透過這樣的環境使然,教學組織也同樣的全球化了,因此必須以超越地域的觀念與眼光來架構與管理。

  4. 知識化:知識滲入了價值網的每一環,知識性的工作成為組織價值、效益的基本來源,學習成為組織的常態與獲取價值的根本。這樣的結果使得教學組織傳授知識,累積知識,與儲存知識的方式為之改觀,具有完整運用知識能力的知識工作者成為新時代的主體。

  5. 學習化:基於受教者必須具備多樣的知識與學習與運用知識的能力,而非被精細分工的單一功能,因此多樣化、全面化、與持續的學習成為生存的要件,主動的、自主的學習能力培養成為學習過程的主角。

  6. 專業化:因應知識傳遞的變化與知識的新整合架構,知識的累積愈來愈快,對知識搜尋的整體性要求也愈來愈高,每個個體(人或組織)的專業化愈來愈被重視與強調,並且成為競爭優勢的來源與利基。

  7. 創新化:教學組織的本身、內涵及其使命都必須創新化,並且是受教者導向的創新。要達成這樣的創新化,就必須維持一個可以與環境以及使用者互動的回饋介面,透過這個介面的回饋運作,以達成真正的創新。

  8. 模組化:由於充分的權力下放(empowerment),打破分化與層級的僵化現象,創造了新的模組狀態。依據功能分化導向的科系不再獨大,其他新整合群體或新課程內容,被重視與創造出來。

  9. 聚合化:產業與組織重組,使得產業與組織的界線被打破,產生新的聚合。學校組織中形成一種新的整合,而不是傳統的矩陣式結構,也不受限於層級組織的層層上報與行政程序,各小組的自主權增加。學校產業也形成一個新的知識產業,許多傳統的圖書業、資訊業、傳播業…都會加入這個新的產業中,重新整合,產生新的機會,同時也競爭激烈。

  10. 虛擬化:虛擬學習成為一種新的學習形態,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組織也被某種程度的虛擬化了,不一定存在「學校」這個實體。相對而言,透過虛擬世界的連接與傳遞,教學時「教師」與「學生」都有某種程度的虛擬。虛擬與實體之間分際的拿捏,關乎新形態教學組織設計的成敗。

  11. 即時性的資訊傳遞:透過網路合作環境的建立與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於不同空間中,學生與教師仍可即時反應、溝通、與協調,打破必須在同一教室中才即時教學與反應的現況,造成教學上革命性的改變。

  12. 非即時性的互動:相對的,網路合作環境也提供了非即時性的互動方式,使得許多傳統的許多必須即時互動的活動,不必再受限於時間的限制,如此造成在職學習、終身學習的機會大幅增加。

  13. 組織成員角色的改變:新時代的施教者與受教者可能集資訊的生產者、處理者、傳遞者、與儲存者的角色於一身,不再有傳統明顯角色上的分野,原本以「教師」為主的「傳授過程」,也必須轉變成以「學生」為主的「學習過程」。並且之間的互動頻繁,且多樣化,原先單一的角色扮演成為過去,複雜化的角色成為必然,當然也必須重新設定其認知與價值觀以為因應。

  14. 新媒體/新通路:網路合作環境這個新的通路與媒體,使得教育這個產業產生革命性的變革,教學與學習不須被侷限於必須同時或同地。新媒體的新互動特性使得許多的規則都改變了。

  15. 舊有中介者的式微與新中介角色的興起:原來許多的中介者式微或消失(例如:傳統的補習班),並且中介者的角色與活動也大不相同,新中介角色興起(例如:資訊收尋網站(search engine))。

  16. 新管理典範的產生:新的教學形態,促成了教師與學生角色的改變;新的教學組織結構,以及與其他教學組織的互動,也形成了許多新的問題,凡此種種,皆帶來了新的管理議題。由於特性大不同於以往,因此急切需要新的管理典範來因應與界定。

  17. 知識法律面的改變:知識產權與使用權的分離,可以導致學習的成本下降,知識的傳遞更廣、更快,但是研究成果財產權的確保也更不易,如何兼顧必須審慎考慮。

  18. 行為法律面的因應:當學習不再被侷限時,學習的機制已經被日常化、社會化了,如何在社會面、與法律面因應網路合作環境所帶來的教育問題,必須跨越區域與國界,超越實體空間和虛擬空間,一起思考。

  19. 責任歸屬的不易:網路的「匿名性」會影響許多行為的呈現與結果,在學習上亦復如此,必須考量學習、評量等機制的因應,也必須失序行為的防止。

  20. 人性的疏離:師生關係近幾年以漸漸有疏離的現象,許多的脫序行為,紛紛顯現,加上網路合作環境的特性,問題將更多元與複雜,必須防範於前。

三、資訊時代教學組織的特質

網路時代的教學組織形態的特質,相當類似前章所述的資訊時代的企業組織形態特性。結合上一節網路合作環境對於教學組織的影響所歸結出的特點,可以圖3來表達資訊時代的教學組織轉型的情形。從圖中可以看出,學校實體的角色正漸漸被改變,學校內外都會進行某種程度的分散與重整合,以配合網路合作環境的特性,逐漸形成一個開放的學校,甚而學習型的經濟體系,不會再受限於學校這個實體建築之中。如此一來,學校的地位與角色都受到劇烈的衝擊,學校中成員的角色也大大的被轉換,學校的具體定義與形象,可能將被徹底的顛覆。

但是,也不必過度的悲觀,因為資訊時代就是知識的時代,在知識的時代中,知識與學習是主要的價值來源,教學組織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或許實體上與前大不相同,但換個面貌仍會存在,或許更蓬勃、更多元。如同著名的財經報導巨擘Mayer1997】所言,銀行的實體或許會被併購或是被時代所淘汰、消失,但只要有人類、有交易行為、有財富的存在,銀行家將永遠與我們同在。同樣的,只要人類必須依靠資訊或知識來生存與競爭,教育家將永遠不滅,而不論教育家將以何種面貌呈現,這面貌將必定是符合時代需求的。也就是廣義的學校並不會消失,會消失的是學校對現有學習範疇與學習方式的定義。

圖.3 正規的教育轉型

圖.3 正規的教育轉型

(來源:Tapscott ,D., The Digital Economy, McGraw-Hill, 1996

四、資訊時代中文教學組織的架構

對於資訊時代中文教學組織,本文提出圖4與圖5的架構。圖中所呈現出來的,事實上是一個可大可小,可微觀亦可巨觀的架構。換言之,這個架構可以適用於一個教學組織之內,以此方式架構其組織結構;另一方面,也可於整個教育體系(知識產業)之中,架構所有廣義的教育機構,甚至可突破地域上的界線,放眼全世界。

這個資訊時代中文教學組織架構有四個要素,也就是有四個主要的角色,分別是(1)協調中心(coordination center);(2)專業小組(professional team);(3)知識中心(knowledge center);以及(4)學習者(learner)。如此構成一個完整的虛擬教學組織(virtual teaching organization)架構。說是虛擬,其實並不全然,因為這些要素都有實體的部分,並且也會在全球智慧網路(Global Intelligence Net) 環境中虛擬的存在。此外,這些元素之間的地位是平行的,沒有高低上下的區別。以下對這五個要素作一詳細的敘述:

  1. 協調中心(coordination center):這是相當於科層式教學組織之行政部門的部份,但不是單指某一部會,而是一個統整的中心。這個中心的工作是知覺、規劃、領導、協調與整合,對於教學組織各個要素在實體世界所需的資源,必須統整與分配並提供支援,並且負責整個價值網的建立、維護與擴展。一個教學組織的領導人與此中心成員,必須擔負這個中心的工作。以巨觀觀之,行政長官與其幕僚暨政府則必須負責這個中心的任務。

  2. 專業小組(professional team):這是知識產生、建立、累積、儲存、維護與散佈的所在。以微觀觀之,一個教學組織的教學者、研究成果、書本…與知識生態相關的部份都屬之;以巨觀觀之,有專業知識的人、組織皆是(如:各類專家、技師、圖書館、博物館…等)。

  3. 知識中心(knowledge center) :包含了以下三種角色

    1. 資源分享的中心(resources sharing center),統合支援與分配專業小組或教學組織於虛擬世界中所需的資源。

    2. 資訊分享中心(information sharing center),對於學習者提供良好的支援介面、資訊來源、搜尋方法與管道,使之能暢遊於虛擬世界而不迷失。

    3. 虛擬的教學中心(virtual teaching center),提供教學與學習所需的機制與能力,包括教學方法、輔導方法、評量方式等,以完成完整的學習過程,獲致學習效果。

  4. 學習者(learner):所有想要學習的人皆可,並不限於有正式身份(學籍)的學生。

圖.4 資訊時代中文教學組織的架構(協調流(coordination flow))

圖.4 資訊時代中文教學組織的架構(協調流(coordination flow))

圖.5 資訊時代中文教學組織的架構(知識流(knowledge flow))

圖.5 資訊時代中文教學組織的架構(知識流(knowledge flow))

4是資訊時代中文教學組織架構的協調流(coordination flow)示意圖,整個協調流構成一個協調網(coordination net),表示了教學組織如何運作。圖中可見這一個架構是處在一個整合的全球智慧網路環境之中,包含了前述的四個必要元素。元素之間以實線或虛線連接,實線代表有實際的協調流動或傳遞,而虛線則代表可有可無。因為專業中心可能是此一協調中心可以管理的成員,亦可能是管轄外的成員(如:國外的機構),因此與協調中心之間可能以實線,或以虛線相連,專業中心之間的情形亦然。而學習者會被納入學習的價值網中,因此也會在協調網中出現,但是並不是直接的角色(如:學習活動的回饋),因此以虛線表示其與知識中心,以及專業中心之間的協調關係。

5則是資訊時代中文教學組織架構的知識流(knowledge flow)示意圖,整個, 知識流構成一個知識網(knowledge net),表示了教學組織中學習者如何學習的過程。圖中,元素之間有以實線或虛線連接,實線代表有實際的知識流動或傳遞,而虛線則代表可能亦可能無。專業中心與專業中心之間,以全球智慧網路環境中的超連結方式相互連接,將知識的網絡建立起來,學習者則可透過知識中心的介面,直接或間接的向專業中心學習知識。專業中心、知識中心與協調中心之間,可能會有知識構成或累積的交流,因此存在著虛線。

至於如何架構出這個資訊時代中文教學組織,則涉及現有的知識、教育與政府機構的整合與轉型,以及人員的調適與配合等問題。組織的轉型,並非都是單一個案,毫無足跡可尋。雖不是每個組織轉型的方式都完全相同,但是存在著一個可供依循的方向。一個成功的組織轉型,並不是使組織形成一個外型相似、規則相仿的結構即可,而是實質上的、根本上的改變,並會涉及組織的各個層面的變動。以下將闡述由學者提出的組織轉型模式,從中可看出資訊時代組織轉型的規律與準則。

6表示出資訊時代的組織轉型的六個階段,並將這六階段對應到組織層面(organizational focus)以及績效層面(performance focus)。這六個階段代表一個循環,但並不表示每次的循環都必須由第一階段開始。尤其,若是在第三階段,也就是基礎建設的設計與實施(Infrastructural Design and Deployment)這個階段,能完善的執行,建立一個有彈性,可長可久的基礎建設,那麼之後的組織轉型皆可建立在這個基礎建設之上。亦即,只要重複第四至第六階段的循環即可。由此可知,基礎建設是組織的基礎,也是組織轉型機會與優勢的來源,唯有透過建立一個符合組織願景、策略的基礎建設才能促成有效的組織轉型。(關於如何建立一個基礎建設的相關議題,請參閱本研究另一篇報告:「網路合作環境對中文教學組織的影響-從政策制定面分析」)。

雖然圖6係指企業組織轉型的六階段,實際上也同樣適用於教學組織。在中文教學組織中,基礎建設的建立亦是不可輕忽的重點。中文教學組織基礎建設包含了「實體面」與「虛擬面」,涵蓋了「組織面」與「科技面」,缺一不可,且不可偏廢。由上一節的討論可以知道,關於實體面與組織面的基礎建設的工作,主要統合者為協調中心(coordination center),而虛擬面與科技面的基礎建設的工作,主要整合者則為知識中心(knowledge center),但其他元素也都須涉入,而非旁觀。以上是轉型過程的執行與管理,而其目標則為達到之前所述之網路合作環境對教學組織的20點特質。必須符合這些特質,並配合組織的願景與策略,來規劃、設計、與架構、管理中文教學組織(其他相關的部分,請參閱本研究報告的其他章節)。

五、資訊時代中文教學組織的管理

上一節敘述了關於資訊時代中文教學組織的架構與轉型,至於較為具體的資訊時代中文教學組織的管理議題,可以下面六個層面來總結:

  1. 授權與決策:由分散式的決策取代原有的層級式決策模式,並賦予各個專業小組足夠的權利與資訊【Applegate, 1996;謝清佳,1997】。在實際執行上,必須加強橫向聯繫,破除既有階層上下的觀念,尤其是橫向的溝通與聚合形成常態,以每個工作(task or process)為主,而非以所謂的上位者或領導機關為主。並且沒有層級高低的整合問題,彼此以平行的關係存在。

  2. 管理程序:管理程序必須如同工作程序一般,加以整合、流線化,並跨越層級、部門與組織的界線,增加水平與垂直的互動【Applegate, 1996;謝清佳,1997】。協調成為管理活動中的重點,架構中各個元素之間必須依協調的方式來加以整合,以完成組織的目標。跨越組織的管理與合作,是另一重點,必須建立合作的關係與模式,來能因應時代的要求。在實際執行上,必須發展出新的管理理念與組織文化,來落實這樣的要求。

  3. 圖.6 The Six Phase of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圖.6 The Six Phase of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來源:William H. Davidson and Joseph F. Movizzo, "Managing the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Process", P.325, from Competing in Information age, Oxford Univ. Press, 1996

  4. 作業程序:強調整合,並會跨越組織的疆界,不論是小組的疆界,機關的疆界、甚或國界。並能隨環境要求彈性改變流程、複雜度。不再分工細密的新組織情況,強烈反應在這個層面中。如何在這樣的情形之下,不至淪為三個和尚沒水喝,或缺乏彈性,是重點所在。

  5. 激勵與獎酬:強調分享,亦即是以工作小組為單位的激勵制度【Applegate, 1996, 謝清佳,1997】。以量或時間為主的獎酬制度,不再合用,須改以質與與創意為基礎的評量,同時無論是組織內外,或教學評量皆然,亦即,必須針對新的組織結構,發展出適宜的獎酬制度。

  6. 個人角色:教學者與學習者的角色都多元化了,並且學生由被教導的窠臼中解放出來,成為學習活動的主角,並且對於學習的動機與方法都必須改變。而教學者的角色,則由主動、主體的地位轉化為輔導,協助的角色,並且必須擔負起知識生態中,知識產生、傳遞、累積、儲存的多元任務,並且這些任務的性質與以往大不相同。另外,行政階層的角色也大不相同,必須由統領者、評核者的角度中釋放出來,成為協調者、整合者。

  7. 生涯規劃:不論哪個職位或角色,垂直陞遷成為過去,專業的提升才是新時代的重點。對於生涯規劃必須以新的眼光來看待,並建立新的價值觀。


Page 3 of 4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