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850407
  在一個社會裡,若是只有少數人被肯定,那麼這個社會上的大多數人可就要常常都活在挫折中。……

  我最近常說一句話:「如果一個社會所認定的『成功』,只有少數人能夠達到,那麼這個社會註定要失敗。」我想表達的是:「在一個社會裡,若是只有少數人被肯定,那麼這個社會上的大多數人可就要常常都活在挫折中。一個充滿挫折感的社會,到處都是失敗者,這個社會自然就要失敗。」想想我們對孩子的期許,是不是常常在無意中就讓他們產生挫折感,是不是已經開始讓他們糾纏在利害得失之中了。

  家長若是希望孩子的成績能夠保持在前五名,那麼全班也就只有五個小朋友能夠達到這個標準,班上的其他同學就會有達不到要求而導致的挫折感。或許家長在孩子達不到要求的同時,會給予安慰與鼓勵,表示並不是很在意,但是家長和孩子還是得有面對下一次挫敗的心理準備。

  所謂「功不唐捐」,難道就是「失敗為成功之母」嗎?糾纏在成敗之間,得失之間久了,逐漸讓我們忘了這只是人為的標準,難道我們只有少數人可以成功嗎?難道我們大多數人都得面對失敗嗎?我們不能活得更有信心嗎?

  四月五日聯絡簿所提的「重心」,事實上和這裡所講的是前後呼應的。我嘗試以「製作玩具」讓心源生活有個重心,玩具製作的本身就是一種快樂的學習,把這種快樂的學習當作是生活的重心,這條路就寬廣多了,因為它並不擁擠並且趣味盎然。

webup.gif (5702 bytes)
上一篇4月目錄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