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愉快 851006
  多給孩子一些機會表達他們的想法,間接的也使得我們能夠聽到更多孩子的想法;多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們知道如何將想法付諸實踐,他們也比較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找到著力點。……

  星期五回家時,心源說老師第二節下課前,將他的日記,整本唸給同學們聽;另外還說他這次的作文可以登在校刊上。我就跟他說:「我們合作愉快」。

  心源在想日記主題時,總覺得寫這個太少,寫那個也太少。例如昨天想寫「炫風卡」,他就覺得只能寫兩三行。這時候就要繼續給他提示,你怎麼會有炫風卡?炫風卡是什麼?怎麼用?你最喜歡炫風卡的那一點?提示時,心源一邊說,我就一邊打在電腦上,他總會不斷的在數已經打了幾行,深怕打得太多,要抄很久。

  他在表達時,不管是說個故事或是寫篇日記,總覺得只需要說出或寫出最重要或是最精彩的那一段就可以了。然而漏掉前因後果,最後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在講什麼,寫什麼,只有他自己笑得出來。表達能力事實上也是需要不斷的練習。

  這些日記,現在都存在電腦中,比較容易作長期保存。以後若有需要,再教他排版印出。這些日記不但是生活的記錄,也是作文的範本。即使到了三、四年級,或是寒暑假,我也希望我們能以這個方式來寫日記。老師若有要求要寫日記,就讓心源先把它印出來,再抄在日記本上:若是不用交日記,就直接存在電腦上也可以。事實上,從日記的構思到完成,可能用不到十五分鐘。

  星期六早上帶心源上學出門時,媽媽已經醒了,但是還沒有起床,我們順便跟她開玩笑說:「早上沒事時,幫我們玩魔法口袋。」媽媽自然不會答應,心源就說媽媽都跟我們不一樣:「我們喜歡玩電腦遊戲,妳不喜歡玩;妳喜歡跳舞,我們不喜歡。」這裡的跳舞指的是那天談的民族舞蹈。

  媽媽說她小學時候,參加過好幾次民族舞蹈,現在教幼兒美語的舞蹈基礎都是那時候奠立的。那天在寫「民族舞蹈」的聯絡簿時,她就說你這個家長怎麼這麼囉唆。這話倒是沒錯,看看每篇聯絡簿都是由一大堆小事情串起來就知道。

  心源星期五的聯絡簿上寫著「舞蹈比賽一千八百元」,他深怕錢一交,就非得參加不可,還不放心的要我不可以交錢。這件事,我倒是站在孩子的立場,我也深知老師有不得已的苦衷,但是我不應該在孩子還沒有棄守立場前就先棄守。老師若覺得心源應該參加,可能要和他再溝通,等到他願意參加,我再幫他交錢。

  多給孩子一些機會表達他們的想法,間接的也使得我們能夠聽到更多孩子的想法;讓他們知道彼此間應該如何協調,如何妥協,這難道不也是一種教育嗎?多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們知道如何將想法付諸實踐,他們也會比較務實,也比較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找到著力點。當孩子不覺得做人有何樂趣可言?他們當然都要做卡通人物。不要太早澆孩子冷水,讓他們明瞭自己的權益,還是要靠自己爭取;自己的夢想,更要靠自己來完成。這難道不是一種自覺嗎?

  若是有什麼話要留給心源,我會告訴他:「決不要相信『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要相信『自己的夢想,要靠自己來實現。』」

webup.gif (5702 bytes)
上一篇10月之1目錄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