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叢林學院院長─依華法師
文/釋如慧
展開世界地圖,找到亞洲中部,把馬來西亞、台灣和印度三點聯結起來,隱然出現一個倒立的三角形。而三角形所涵蓋的範圍,恰是二千多年來佛教起源、弘傳、發揚的心臟地帶。
佛光山有位名叫依華的法師,以近四十載的人生,在這個佛教心臟地帶內誕生、成長、出家、修行、留學。她貌近古代雲水僧,三衣一缽,率意云遊;神似執著的哲學家,反觀自照,在娑婆大千飽飲真理甘露。
這是作家符之瑛小姐在『薪火』一書對依華院長作的描述開場白。
一九九八年八月,慧開院長呈辭後,師父上人便委任剛自印度歸台,原籍馬來西亞的依華法師為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是為一奇。於此時,師父上人又決意一改過去叢林的授課方式,變成大學式的集合上課,是為二奇。使三十年的傳統教育方式,隨著千禧年的報到而改變,呈現新契機。
依華院長承襲了師父上人的幾許影子,冷靜、隨和、親切。由於經歷過世界上最貧窮的生活洗煉,見到與德雷沙修女同等的人間悲景,正如她所說的:「與其說我是留學讀書,倒不如說留學人生更恰當。」
留學人生即是人間修行,認識人生的真面目,那是永無止境的真理探求,同時也是她身為院長對學生的期望,由他所注重的合掌運動禮貌,即也是佛教中一種祈褔的意思,即是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法與法之間的相互印證,使整個學院在其領導之下成就了一片祥和的景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