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論文目錄

「科技發展與人文重建學術研討會」 法鼓人文社會學院 2001年10月8日
科技發展與人文重建論文集 P. 63~71

試論資訊科技對學術研究的影響與衝擊

Page 3 of 6

一、從內容上觀察

受了N. Wiener (諾貝爾獎得主) 1950年代在模控學(Cybernetics) 中提出:系統是由物質、能量和資訊三要素構成的學說的影響,有些學者重新省視該學科的內涵和主要理論。此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生物學中生物資訊學 (Bio-informatics) 的形成。生物資訊的體認甚早,幾乎與電子通信理論對資訊的認識同時;之後,生物資訊系統、生物控制的發展,也莫約與電信電子系統齊頭併進。生物資訊中含有:遺傳資訊、神經─激素資訊、代謝資訊、以及腦資訊等。

以人類基因組計畫為例,從1986年開始,便集結了千餘位來自六個國家的生物、電腦專家和技術人員,開始試圖解開人類23對染色體中30億個鹼基對密碼的奧秘。這便說明:生物系統的主要構成成份中,資訊是與物質、能量相捋的。

資訊在生化系統中扮演的角色,其實比能量和物質更重要。這是因為它扮演著指導生化系統存在和發展方式的角色,這角色支配著系統中的物質與能量。以化學為例,1987年諾貝爾得主Jean-Marie Lehn提出了計算化學和日後發展出的化學資訊學(Chem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Chemical Informatics)。這些發展固然以較早的化學計量學與計算化學為基礎,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們對資訊在生化系統中的定位產生了新的學說,改變了這門學科傳統的內容。

Lehn在研究複雜分子的反應過程中,發現分子具有能「自行組成」和「自己能識別自己或其他分子」的化學反應現象(亦或稱為:自組織、自識別、互識別、互匹配等)Lehn認為:分子識別需要的資訊,全部存在於分子結構中;分子根據自身和對方提供的化學資訊,以尋求最佳偶合狀態,從而決定了化學反應的程序和化合物的組成與結構。此即眾所周知的鑰匙模型─鑰匙合了鎖即啟開。此中之「配合」正是一種密碼的匹配過程。據此,人們對化學反應的觀點由傳統的隨機模式擴大至智能模式。

生物資訊學和化學資訊學的發展,都是由於體會了資訊在系統中的角色,從而對該學科的內涵產生了基本上的改變。這種資訊科技對學科影響的發展方式,並不僅出現在上述的二個學科之中,心理學、天文學等等基礎學科亦有類似的情況。

綜觀上述的各種系統中「資訊」成份的由來,都是科學家賦予的。科學家依據科學的方法,「客觀」地根據系統中某些成份的性質和功能[4],來詮釋出其代表資訊的部份。如果分解原來系統的組成元素,是找不到什麼元素是資訊的。再者,目前的詮釋是根據目前的已知,當研究持續進行而知識逐漸累積時、當研究者的研究目地有所變更時,所詮釋的資訊勢必亦將有所更易。是故所賦予的資訊是否真正的「客觀」,仍然需要經過長期精密的認證。


[4]在傳統在硬科學(hard science)中,客觀是科學方法中極重要原則,失去客觀則不成其為科學知識。在所謂的軟科學(soft science)中,如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語言學、人類學等,則依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對「客觀」的問題有不同的態度和處理的方法。然而,「客觀」這個問題始終是軟科學中各學派的科學家們爭執不修的焦點。一般而言,在軟科學中是無法做到決對地客觀的。其實,在硬科學的研究過程中,也時有所聞:某某研究不夠客觀的。例如,早期做基因體研究時,就有科學家認為基因中擁有「全部」存在和生長的資訊。這即是由於主觀而下的錯誤言論。

科學家認為科學知識是絕對客觀的。從唯識的角度來看,可以同意這樣的說法,因為在科學知識中是「無我」的。然而科學知識仍然是「比量」不是「現量」。依據唯識,科學知識是人們經由符號化過程之後,再經推演而獲得的,所以科學知識並不能如實表示塵境本身,更不能表示究竟的真實。以此觀之,科學知識與資訊科技均為「指月之指」,均屬世俗性境。依此因緣而得之果,自然也都是「果中猶自不銓真」。


Page 3 of 6
上一頁

論文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