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專案計畫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1997年6月20日

第一章 基本界說與研究架構

Page 2 of 4

貳、研究之目標和執行的前題

本研究的方向,一如題目所示,是要做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衝擊和影響有關的問題。可是,這些問題實在既廣且深,以本計畫的資源而言,只能選擇其中重要的一部份作為研究範疇。所以,如何選擇就成為事先的課題。

問題的背景

綜觀國外相關的發展,資訊科技帶來的種種問題中,冠以資訊之名者,即有:資訊政策(information policy)、資訊經濟(information economy)、資訊社會(information society)、資訊產業(information industry)、資訊管理、資訊倫理(information ethics)、資訊立法(information laws)、資訊意識形態(information ideology)……等等。此外,民主制度、生活品質、環境保育、傳播、教育、保健、醫療、交通運輸、能源、食物、社會福利、軍事、科技發展以及各種複雜的社會制度問題、甚至於宗教等等,亦莫不與資訊科技密切相關。這些現象足以說明,資訊科技的應用和影響已無所不在。對於人文、社會而言,也是如此。

另一個可以說明資訊科技影響深度的例子,是看它對學術界的影響。以自然科學而言,已有Computational Sciences的學門的興起。它包含了計算物理(computational physics)、計算化學(computational chemistry)、計算地理(computational geography)……等等,幾乎所有的自然科學中的領域,無不受其影響【Stevenson, 1994】。在社會學方面,情況亦類似,有所謂Social ComputingScheuler, 1994】;在人文方面亦有Humanities Computing。此外,在醫學及一些軟性科學(soft sciences)方面亦然;如計算語言學(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當然,還有它自己本身,即資訊學門(information sciences)的發展,它是綜合了圖館、教育、傳播、語言學、符號學與記號學、認知科學、資訊管理、計算機科學等的植基於「知識」的綜合學門(knowledge-based field)【張,1990; Zhang, 1998】。由此可見,資訊科技全盤地影響到每一個學術領域的發展。

資訊科技在各學術領域所扮演的角色,並不是像一般人認為的:它只是一個強有力的工具罷了。事實上,它對每個領域都提出了對問題的新看法(和人的看法不同),並提供了對問題詮釋的新角度和解決問題的新方法,進而建立了對問題理解的新模式(models)理論。這才是能夠獨樹一格成為新學門的原因。也正因此,資訊科技在各學門中,改變了學者的思想、觀念,以及該學門的內涵。我們都知道,學術思想是最有深度、最重要的思想領導者、啟發者,這種深入的影響力,正可以說明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影響有多麼深遠,其深其遠大大地超過一般人常識的想像之外。

二、研究的目標和範疇

在如此深廣的範疇中,我們如何選擇呢﹖第一,台灣目前已有些基礎的不選。像是:資訊產業、資訊政策、資訊經濟、資訊管理,乃至於正規的教育、資訊立法、軍事、……等等。這些領域之所以不選,不是因為它們做得很好;事實上是都做得不好,不只沒有真正做到該有的水準,且毛病叢生。不選它們的理由是,其他有些領域根本從來沒被重視過,更需要正視。第二,對於一些實務,這次不選。諸如,保健醫療、環境保育等。這些實務琳瑯滿目太多了,宜由各執行單位來執行或改善,它們與政策與策略面仍有些層級的差別。我們認為,本計畫應是屬於政策面的。是故這些現量問題亦略而不談。第三,我們希望將計畫的主點放在人文和社會面向上,放在科技與文化的矛盾和衝突上,並希望此計畫能夠提供經建會一個包涵較廣的架構,羅列文獻中已載的各種人文、社會問題;對這些問題,我們可能無暇逐一詳究,但至少可以作為經建會進一步探索科技與人文、社會問題時的指標或參考。

根據以上的三原則,本計畫所選擇的範疇包括:

從資訊科學的角度(謝清俊

從政治哲學、思想和意識形態的角度(李英明、羅曉南

從社會教育角度(張一蕃

從廣義的傳播角度(謝瀛春

從文化人類學和文化變遷的角度(尹建中

從社會文化和社會變遷的角度(瞿海源

分別來建構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和影響。希望綜合這些不同的角度,能較周延地呈現問題的宏觀和結構。

由以上研究範疇的說明可知,本研究的目標就是:從資訊科學,近代哲學和思想,社會教育,傳播,文化,和社會等角度,來建構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和影響。本研究的書面報告將可作為經建會(或其他政府部門)訂定資訊科技(或科技)相關的政策或策略時,能考慮到人文和社會(或文化)相關因素及互動問題,作全方位的宏觀和規劃。

三.本研究的立場和限制

本計畫資源有限,只有半年時間和九十萬經費,是故不可能主導做實證研究,從文獻中蒐集分析事相作理論的探討是較可行的方式。我們這麼說並不是反對實證研究,只是本計畫不可能主動做調查和蒐集實證資料的事情。因此,利用其他研究所獲得的原始資料做實證分析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在本研究中就有幾個組是這麼做的。

其實,做實證研究也有客觀環境的限制:其一,資訊科技影響之層面太廣太深;其二,資訊科技的變化太快。在這種情境下做實證研究,不僅不易周延地蒐集資料,而分析的結果也將受到嚴重的時效約束。是故本研究雖不是不做實證研究,但卻鼓勵各組多作理論上的推演和評論。做理論上的推演和評論,即難免有立場、學派、主觀因素、意識形態等種種之差異。這種現象,對學理工的人來說,即使不覺得不可思議,也會感到難以適應。可是在人文、社會方面,這反是正常的現象。如果研究人員能切實掌握定性研究的原則、要點和品質,並能嚴謹地執行,則研究結果所呈現的,依然是可信賴的,依然是真知灼見。只是,在解讀這些研究時,務需先明瞭其先設的立場和界限,這樣才不致於斷章取義,或作出錯誤的詮釋。

再者,參與本研究的教授們是在百忙中『強制地擠出』時間來參與此計畫的。因為他們一、二年內的工作早已排定,而本計畫卻是在『意料之外』的要求下安排的。所以,在執行過程中,各組彼此作跨領域的討論次數不多,一共只有四次。所以,不敢說跨組間已有充份的討論。此外,各組所譯之名詞亦未統一,這是為了在每個領域中存其真的緣故(各領域有其特殊語意情境的翻譯)。讀者對此務請留心。

本研究中常見對現實不滿的一些批評。國內科技與文化的背離多年,累積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在第一次接觸中難免爭先恐後地一傾而出。這現象實是由於愛之深切,絕非惡意攻訐。希望讀者能體諒這些建設性,創造性的批評。如果批評錯了,正好可以借此機會溝通,消彌一些科技與文化之間的鴻溝、隔閡。若批評有些道理,這不正是改善進步的契機嗎﹖

至於本研究疏漏之處,則正可能是經建會日後委辦計畫之題目。總之,資訊科技之於人文、社會的互動問題,既深且廣,實非一蹴可幾。有計畫地長期研究、累積,才是真正唯一解決之道。


Page 2 of 4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