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專案計畫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1997年6月20日

第四章 資訊時代之國民素養與教育

Page 2 of 8

貳、資訊時代的社會特質

產業革命將人類文明由農業社會推進至工業社會,而資訊與通信科技的發展,正在將人類文明更進一步帶入後工業的資訊社會。經濟和社會學者主張後工業社會的特徵在於資訊成為生產、消費及交易的主要目的物,社會活動因而也集中在資訊的創造、處理和傳播【Bell,1976】。以下幾項可以代表資訊時代社會的特質:

•資訊或知識商品化;

•大量的資訊工作者;

•多樣化媒體的充斥和豐富的網路訊息;

•科技知識,尤其是資訊科技的廣泛運用;

•個人與組織之間密切的資訊關聯性。

其中幾項特質,是可以量化的指標來表示的:

•知識或資訊產量的成長速率。

•從事資訊生產、處理及傳送工作者佔活動人口的比例。

•與資訊科技市場或其相關服務直接有關的活動人口比例。

1990年為例,每一天全世界約有一萬篇科學性文章發表,科技知識和資訊以每年百分之十三的速率成長,每五年即可增加一倍;而此一成長率,拜計算機能力及科學研究人口雙雙增加之賜,至本世紀末將可提昇到百分之四十。1990年時,德國活動人口中,一半是在從事資訊生產,處理或傳送的工作,而百分之七十是與資訊科技市場或其相關服務直接相關聯。

F. Balle指出,資訊社會最具影響力的特質,在於它改變吾人文化環境與心智習慣的快速【Balle, 1991】。這同時也是一個全面性的改變,包括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文化的。工業社會的特徵在於大量勞動力的需求、資本與勞力的集中、居家與工作場所的分隔,這些特徵在進入資訊社會之後將都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低勞動力的需求、更多的個人創意性工作,以及居家和工作場所的結合。

在本專題研究的另一子題中,李英明、羅曉南兩位教授指出,後現代資訊社會的最重要特質是電腦成為人與外界溝通的主要載體,而商品化訊息知識成為社會生產力主體。以電腦作為載體,導致了人與知識關係的變化,也造成人際關係的重組,而導致人的生活實踐模式與格局的變化。商品化訊息知識成為生產力主體,導致社會階層分化與權力行使方式的重組,也導致國際政治經濟結構本質的變化。


Page 2 of 8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