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專案計畫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1997年6月20日

第四章 資訊時代之國民素養與教育

Page 7 of 8

柒、資訊時代的教育政策

體認到資訊科技對社會的影響,以及其對教育所帶來的衝擊及可能造成的改變,教育政策當思有所因應。尤其在政府推動國家資訊基礎建設時,更應預見NII會把我們的社會帶入怎樣的境界;而對教育應如何配合改變,或主動調整以促成資訊社會目標的實現,妥善規劃。

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為資訊科技的發展及擴散太快速,所有對於其所可能造成社會改變的預測,都無法先經過實驗和評估;大部分的推斷都必須建立在個人的理念及相關的經驗上。也正因為這種不確定的本質,使得前瞻性且富彈性的政策規劃,益形重要。

因應資訊時代的來臨,教育政策的規劃,須涵蓋三個層次。一個層次是教育的結構性變革,包括教育部門和其他部門角色功能的界定與互動關係,以及教育體系本身組織和體質的調整。如果資訊時代如所預期的是一個由知識主導的社會,知識的生產及其價值的創造是經濟活動的主體,則學習者和生產者的角色將無法區分。國家資訊基礎建設事實上是一切建設的根本,教育則是此一基本建設不可或缺的要素。學習活動在資訊社會中是無所不在的,所以教育是社會建設的一項基本成分,而不是可以支離分解的一個部分。在工業社會,經濟和教育是兩個獨立的部門,其間的互動在於經濟發展所需的人力資源需仰賴教育部門提供,而其所需的科技動力,許多亦源自教育機構。在後工業的資訊社會,經濟由知識產業主導,學習乃成為生產的必需手段,教育和經濟即無法予以明顯區隔。政府在規劃其整體運作和作資源分配的時候,首先就需要把握這樣的理念。同時,也要體認民主亦是資訊社會的特質。在這個前提之下,教育的功能不應只是由上而下,在預設的意識形態價值標準之下,選擇性的把知識教給新的世代;而是提供一個環境,保證每一個個人以至於社會整體都能充分自由地接觸到所有的資訊,並能自主地決定如何取捨。

第二個層次在於教育的目標與內涵。資訊社會國民素養的內涵,在第參節已有詳盡討論,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要讓國民能具備這些素養。針對此,教育政策應考慮到以下兩個問題:

一、傳統社會中所重視的一般素養,在資訊社會仍有其一定的價值。如何利用新的技術和方法,更有效地達到培養國民一般素養的目的?

二、資訊社會對國民的素養有新的期許,教育應如何設定其新的目標?

各個目標的重要性及優先次序,也是在政策規劃中要決定的。

第三個層次屬於執行的技術層次,即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種資源,達成上述的目標。教育的目標需透過教學和學習的活動來達成,課程的安排、師資的培育、設備的充實、教材的準備,都是活動成功的條件。國家資訊基礎建設一方面為教育提供了新的環境,另一方面也為其增加了更多的資源。課程、師資、設備、教材乃至於行政管理的配合,都需要有新的面貌。

教育部在八十四年三月提出《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描繪「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教育部,1995】。在序言中提到:

『到達二十一世紀,日新月異的資訊與傳播科技會將地球村更緊密地綁在一起,即使意識形態的區隔與主權領域的分立仍然存在,國際化將是無可阻遏的,經濟共同體的形成,亦將是大勢所趨。國人到海外旅行將更為頻繁,每天從傳播媒體接觸的新聞、運動與娛樂節目,將令人真切感受到「天涯若比鄰」,海峽兩岸的交流無論層面與幅度「很可能」會更擴大。當中華民國雄心勃勃地開展「亞太營運中心」的計畫,當國家資訊通信基本建設(NII)成為台灣地區的神經網路,與國際網路銜接一起,我們的學校教育還能固步自封於今日的現狀嗎?

二十一世紀學習社會的遠景不是用想像或夢想來構築的,它是一幅幅清晰可辨的圖像,畢竟我們離開二十一世紀社會已經那樣地接近,輪廓已經浮現在眼前,我們沒有理由不趕快調整教育發展的策略。』

然而在該報告的正文中;除了以「經濟更富裕,政治更民主,社會更開放,文化更多元,思想更自由,科技更發達」歸納社會變遷的結果以外,卻看不到對於二十一世紀的「學習社會」作具體的描述,所有教育發展策略的調整,也多是量的增減而少有質的改變。對於資訊科技的重視,仍只是把它作為「支援系統」看待。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在八十五年十二月提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指出教育現代化的方向是要追求人本化、民主化、多元化、科技化和國際化【教改會,1996】。其實此五化本來就是後工業資訊社會的特質。教改會提出了許多理念和具體的建議,但是並沒有對於社會後現代化的基本動力---資訊與通信科技---給予適度的注意,亦未能預期資訊科技可能為教育帶來的巨大衝擊。其所強調的教育體系的改造,只是在過去的經驗上作線性的延伸,難以因應可能發生的根本性社會變革。

教育部資訊中心主任陳立祥863月報告「教育網路發展政策與現況」,說明了現階段執行層次的若干政策【陳立祥,1997】。「提升全民資訊素養並培養全民電腦基本操作能力,奠定NII深厚的基礎」是教育部門在國家資訊基礎建設計畫中的任務,而作法上仍「首在推動各級學校資訊教育」。例如一項重要指標是中小學以上學生使用電子郵件及網路資源之比率,在866月達到30%877月達到60%887月達到80%。但是卻沒有問:網路上有那些資源可供使用?學生使用網路資源,有助於那些學習活動?觀念上仍然把資訊當作一個獨立的學科來看待。

我們建議,在規劃資訊社會的教育政策時,首要宏觀,絕不能自限於傳統的教育部門。要體認國家資訊基礎建設是準備進入資訊時代的根本:它是一項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政治建設,也是一項教育建設。這些都是NII的本質,而非其部分。換言之,如果我們將NII中的教育成分抽取,它將完全不具意義。

除了宏觀的包容力之外,前瞻的洞察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要能從過去數十年社會變遷的過程,參酌先進國家發展的經驗以及學者專家的議論,為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後的社會描繪一個具體的輪廓;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基於我們的信念和期望,希望未來的社會是這個模樣。尤其重要的是教育政策的規劃,必須要能掌握資訊社會此一必然的趨勢,認清資訊將成為未來社會一切活動的主導,而非僅支援系統而已。這些都應該有經濟、社會、科技、教育各方面的充分研究作為基礎。所以我們也建議應該有系統的對我們自己的社會未來轉化為資訊社會的過程及其所可能衍生的各種現象,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歐洲議會(Council of Europe)1987年在赫爾新基舉行第十五屆教育部長會議時就決定兩年後的第十六屆會議要以「資訊社會---教育政策之挑戰」為主題。從19871989年間,歐洲議會的各個成員國家分別就其各自的情況與條件檢討和研究,提出專家報告。再由一個特別專家小組評析整理後,提交1989年在伊斯坦堡舉行的會議中深入討論,其結論則形成對未來資訊社會教育政策的共識。這樣的一個過程,是值得我們參考的【Eraut, 1991】。國科會在八十二年曾經作過「邁向資訊社會重點研究規劃」【張一蕃,1993】,就人性、工作、組織、社會、教育、文化、政治各面向研訂值得研究的主題。政府應該重視這類研究計畫的推動,因為它們是政策制定時必要的參考依據。

軟硬體設施、教師和課程(學習素材)是資訊時代教育的三大要素。教育政策必須對以下三個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一、如何在各個教育機構(各級學校)及學習場所建置充裕的電腦、媒體及網路設施;

二、如何培育、延聘及訓練適合資訊社會教育需要的教師(包括各級學校及各種學科領域);

三、如何提供充分且合適的教學內容及學習素材,以發揮資訊資源的教育功能。

這些都牽涉到資源的分配。我們建議,在初期,政府應該採取主動,以集中的方式投注資源,主導有關設備、師資和課程的建置、培訓和開發;但是同時也要體認到資訊社會本身多元化、民主化的特質,容許並且鼓勵學校或個人創意性的發展。當動力已經形成,方向也大致確定,資源的投注,就應該由集中轉為分散,讓教育機構和教育工作者有更多的自主性,才能使未來的資訊社會有更大的活力。


Page 7 of 8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