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專案計畫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1997年6月20日

第四章 資訊時代之國民素養與教育

Page 8 of 8

捌、結語

「電子前鋒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的創辦人之一J.P. Barlow曾說:「對於資訊的態度最大的錯誤在於錯把載具當作內容。」「每一則資訊的價值,決定於其與判定此一資訊有無意義的心靈之間的互動。」【Barlow, 1996】資訊科技的進步,把人類社會帶入一個新的境界,資訊成為生產、消費及交易的主要目的物,資訊的創造處理和傳播成為社會活動的重心。在工業社會,物品的價值(價格)主要是由生產者決定;但資訊的價值,卻是由接受資訊者決定。因此社會成員的個人價值取向,對社會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資訊時代國民的素養,除了傳統及資訊的識能之外,倫理和道德的修養,也就益形重要。

「教育之目的應謀求教育主體之人格、知能、體能及人性尊嚴意識之充分發展,增進對人權及基本自由之尊重,致力於文化之創造與多元發展。」【四一O教育改造聯盟,1996】這樣的教育目標,不會因為社會變遷,進入資訊時代而有所改變,但是貫徹目標的方法和作為,則必須有所調整。

資訊和通信科技,改變了人與知識互動的環境,使個人得以享有幾乎無限的學習資源。傳統以知能傳授為主的制度化(學校)教育,將會受到劇烈的衝擊。隨時、隨地、隨興地利用媒體和網路學習,成為個人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誰該來教導孩子們怎樣去判斷資訊的合宜性?如何去建立對知識的價值觀?資訊時代教育面臨的問題,一方面是如何善用資訊科技所提供的資源,構建一個便利而有效的學習環境;另一方面則要對親子教育以及傳統師生關係中的「人師」角色予以更多的關注。透過人與人直接的互動,才能建立起社會正當的價值體系。

進入資訊時代,人與知識的關係產生變化,人際關係也因為溝通或傳播形式的改變而重組,以往我們所珍惜的同學和朋友,未來很可能都只是網路上的一個個網址而已。透過電子資訊的互相交換,固然也可以產生心靈上的互動,但畢竟與面對面的直接接觸不能相提並論。網路上的禮儀規範,也和人與人實際相處的倫理有所不同。人文精神的根本在於人與人之間彼此的關懷、了解和尊重。在崇尚數位化與虛擬化的資訊時代,如何經由教育,讓文化傳承得以延續,讓人文精神得以發揚,是值得深思的。

書目

  1. 【尹建中,1996】尹建中,崔伊蘭,邁向資訊社會對文化變遷的影響(一)(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民國85年3月15日)頁114

  2. 【四一O教改聯盟,1996】四一O教育改造聯盟,民間教育改造藍圖
    (台北市:時報文化,民國85年)

  3. 【李德竹,1994】李德竹,盧秀菊,由資訊素養研究圖書館資訊服務之意義與內涵(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民國83年7月31日)頁13

  4. 【張一蕃,1993】張一蕃,鄭鳳生,邁向資訊社會(國科會重點研究規劃報告,民國82年10月)

  5. 【教改會,1996】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民國8512

  6. 【教育部,1995】教育部,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民國843月)

  7. 【陳立祥,1997】陳立祥,「教育網路發展政策與現況」八十五學年度技術學院暨專科學校圖書館業務研討會:專題演講(民國863月)

  8. 【辭海續編,1995】辭海續編(台北市:台灣中華書局,民國78年第五版),頁453

  9. ALA,1989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Final Report(Chi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89)

  10. ASEE,1996Let Problems Drive the Learning”, ASEE PRISM (Oct, 1996) 30-36

  11. Bell, 1976D.Bell, The Coming of Post Industrial Society, New York Basic Books, 中譯本: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台北市, 桂冠,19891月)

  12. Balle,1991F. Balle,The Information Society, Schools and the Mediain Educ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London, Cassell Education Ltd. 1991)

  13. Barlow,1996J.P. Barlow The Coyotein Digerti,中譯本 未來英雄(台北市:大塊文化,民86

  14. Curran,1990C. Curran,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the Public Librarian, Public Libraries(Nov/Dec 1990)

  15. deLandshere,1991G. deLandshere,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Educationin Educ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London, Cassell Educational Ltd. 1991)

  16. Eifert,1994J. Eifert, Charting Chang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ASEE PRISM, (Feb:1994)

  17. Eraut,1991M. Eraut ed. Educ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London, Cassell Education Ltd. 1991)

  18. Gorizalez,1996M.J. Gorizalez, My Views on So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suesThe Interface (IEEE and ASEE, Nov. 1996)

  19. Lyman,1990Libraries, Literacy and the Information SocietyThe Bookmark, 48:3(Spring 1990) 170-175

  20. McClintock,1996R. McClintock, Renewing the Progressive Contract with Posterity: O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Learning Communities<http://www.ilt.columbia.edu./mcclintock/renew/index.htm> (May 1, 1996)

  21. McClure,1994C.R. McClureNetwork Literacy: A Role for Libraries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June 1994)

  22. McHenry,1992K.E. McHenry, J.T. Stewart, J.L. Wu, Teaching Resource-Based Learning and Diversityin Information Literacy:Developing Students as Independent Learner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1992)

  23. Olsen,1992J.K. Olsen,The Electronic Library and Literacyin Information Literacy, Developing Students as Independent Learners(San Franciso:Jossey-Bass, 1992)

  24. Papert,1996S. Papert. The Connected Family,中譯本WWW新家庭(台北市:大塊文化,民86

  25. Radar,1990H.B. Radar, “Bibliographic Instruction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News 51:1(1990)


Page 8 of 8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