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1997年6月20日 第八章 資訊科技對文化與社會的影響 |
Page 3 of 8 |
參、電視對國中學生的影響
筆者曾接受國科會資助研究「邁向資訊社會對文化變遷的影響」,在第二年度的研究中側重電視對年輕人的影響,這份報告即將完成印刷裝訂。筆者抽出部份資料融入本報告,藉以支持某些論點。 首先要對資料本身加以敘述,方便讀者能了解資料的性質。這項問卷調查的研究,全部樣本為二七四九人,受訪學生年級為國二與國三的學生。取樣的地點包括了大城799人(其中屬土著民族者為653人)(臺北市、臺中市、臺南市、基隆市及新竹市),土著民族分佈較集中地區799人(臺東縣、屏東縣、宜蘭縣及烏來鄉),其他縣市1151人(金門縣、澎湖縣、馬公市、臺北縣、新竹縣、臺中縣、嘉義縣、臺南縣及高雄縣)。全部樣本中百分之23.8% 弱為土著民族;漢人佔76.2% (閩南人57.1%,客家人5.7%,外省人10.4%,未填籍者約有3%)。 在土著民族中包括了阿美族151人(23.1%),卑南族36人(5.5%),魯凱族5人(0.8%),布農族64人(9.8%),排灣族171人(26.2%),泰雅族161人(24.6%),等六族學生;另有知道自己是土著民族,但不知何族者有65人(10%)。 由於要調查研究電視對國中學生的影響,因此對家中現有電視機數量也做了調查,有時家中成員為選看節目而有所爭執,因此有乾脆再買第二架或第三架的情形。其實,就算家中只有一架電視,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同時觀賞電視,其心領神會情形也會有不同,況且電視機超過兩架以上的話,很可能造成因觀賞節目不同,一家分成兩處或三處來看電視的情形。果真如此的話,馬上聯想到的問題是家人如何溝通,如何藉談心或聊天來相互了解或傳遞生活經驗,以及進行生活教育呢?請參見表十。 表十、受訪學生家中電視機數量按城鄉地理區分
* 包括金門縣,澎湖縣,馬公市,台北縣,新竹縣,台中縣,嘉義縣,台南縣,高雄縣。 如果家中電視機有兩架或兩架以上,其放置地點,亦很值得推敲。目前有些無線電視台,推出所謂節目分級制,表面用意很好,為的是讓家長注意別讓孩子觀賞不合他年齡的節目;實際用意卻是為了調適無線電台節目花俏而吸引了廣告資源之故。試問如果孩子臥室中也有電視機,請問為人父母者用什麼方法來管理呢?電視機的擺放地點,請參閱表十一。 表十一、電視機放置地點按父親籍貫分
註1. 勾選其他者包括祖父或祖母臥房,書房,兄、姐房,家庭活動房等。 2. 因複選故有人次數。 3. 比例係實數除以樣本數的比例。 接下來要討論的是國中學生平日與週末、假日看電視所花費的時間問題。依據教育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幾項事實:(一)放學後不看電視者為11.1%;(二)只看三十分鐘以內者有22.75%;(三)看半小時以上到一小時的人為28.55%;(四)一小時到九十分鐘者有14.96%;(五)看一小時半至二小時者佔8.99%;(六)二小時以上者為13.66%。這項教育部調查資料涵蓋小學、中學、高中、高職(未包括補校)。目前全國屬於這個階段的學生有三百九十六萬餘人。其中88.9%的學生放學回家看電視,其實際人數為三百五十餘萬人。觀賞二小時以上者(13.66%)之實際人數為五十四萬餘人。 筆者於八十五年七、八、九三個月的調查,比教育部的調查晚了一年餘,所顯示的狀況有些不同,亦即國中生不看電視者僅有2.9%。平日看電視花費二小時至三小時的學生有23.0%;平日花費三小時以上看電視的學生佔24.3%。如果逢週末、假日,看電視二小時至三小時者為25.7%,花費三小時以上時間看電視者高達46.7%,不看電視僅有2.5%而已。請參見表十二與表十三。 表十二、平時看電視時間按父親籍貫分
表十三、週末,假日看電視時間按父親籍貫分
前述提及平日與週末、假日國中學生觀賞電視的時間長度分配;但是無法分辨「大城」、「土著民族」與「其他縣市」的個別狀況。若以平日與週末、假日花費二小時至三小時與三小時以上時間看電視,都是土著民族分佈較集中地區最高,次之為其他縣市,最次為大城。換言之,土著民族學生與其他縣市的國中學生受較多電視之影響。請參見表十四與表十五。 表十四、平時看電視時間按城鄉與土著民族分佈區分
表十五、週末、假日看電視時間按城鄉與土著民族分佈區分
就以上兩表顯示土著民族暴露在電視機前,接受電視節目薰陶時間長,是不是會影響及學習自己的文化呢?事實上電視只能教觀賞者朝那個方向去想,而不能增進思考能力與自由想像的能力。況且若是每天花費長時間去看電視,又如何能有充份時間去與家人溝通?又如何有充份時間從長者處學習到自己的文化呢?若是常看日本與美國電視節目,就能增進對日本與美國文化的了解嗎?這些問題在後面仍會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