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專案計畫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委辦研究計劃 1998年2月

綜合建議與結語(Executive Summary)

Page 2 of 5

壹、基本認識 (knowledge anchors)

本節所匯集的,是中外學者對網際網路相關的議題所發表的重要見解。這些見解是依學術理論而立的,雖不能說全無瑕疵,但已盡其可知。再者,時局、技術的變化自然會引發不同的觀念和見解,因此,這些觀念和見解還是需要常常適時更新的,敬希諒察。

語云:知識就是力量。但這些見解所養成的觀念、想法、價值觀等,其重要性卻十足的是不容忽視的成敗關鍵。究竟這些見解有多麼重要?那些更應優先考量?這與應用的情境和目標有關,目前難以一蓋而言。這些見解容或有太抽象或紙上談兵之譏,然而,若是漠視它,忽略了它,也許後果就是一敗塗地而不可收拾;類此之例在企業界已屢見不鮮(詳見第八章),當引以為鑑。是故吾等建議,凡是與資訊科技或網際網路相關的規劃,應當對此節以下的內容切實深入地了解、並斟酌引以為規劃的藍本。

一、今後的社會「變是常態」。應變能力已是考驗機構生存的重要條件(詳第八章)

二、了解資訊的本質、資訊科技的性質、和科技與人文、社會互動的關係等,是今後施政、管理、經營和生存的關鍵。資訊科技已完全改變了吾人既有對時空、各種資源、以及處理各種事務的態度和方法、價值體系等的觀感和認知。(詳第一章)

三、處理事務時應把握善用資源的原則。不僅應善用自己的資源,還要好好利用網際網路帶來的各種中外資源,並應積極善用資訊來駕馭各種資源,以期擴大功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風險,把事情做得更好。資訊不僅可以管理一切資源、有效地節約使用、充份發揮『物盡其用、貸暢其流』的理想,更可以產生各種資源間彼此替代的效果。(詳第一章)

四、今後的社會各方面皆是以知識為主導的局面。掌握相關的知識,並能累積成長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因此,應重視資訊的匯集,要有尊重和愛惜資料、資訊、知識的觀念和做法,並隨時保持所維護之資訊的正確性、及時性、與完整性。(詳第一章)

五、網路傳播的效果,使許多事人盡皆知,且公開比較,以致競爭尖銳化。只有追求卓越、保有特色才能夠生存的好。是故提升品質、累積知識、精益求精是必要的手段。(詳第一章)

六、資訊科技與網際網路已澈底改變了溝通、傳播、資料與知識的擁有、取得和使用等之基本形態。這情形已迫使整個社會產生澈底的變革,沒有一個行業例外。其改變之澈底,使得我們不得不從事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本源頭,即從其存在的目的、條件上作全盤的考量。若不能適時因應變通,難免遭遇到被淘汰的命運。(詳第一、五章)

七、語言文字是一個族群的傳播溝通工具,是國家民族歷史文化傳承的媒介,更是全球化、國際化中表現個別特色、生存所依的籌碼如果我們不再以中文溝通、書寫、閱讀,我們不再以中文思考,那麼我們可以完全拋開故宮的收藏、丟掉今天所有中文的書籍、文物……我們還剩下什麼?民眾的溝通能力,說理能力、語文能力、和資訊素養的水準,是今後成功、進步的基礎。(詳第一、五章)

八、本質上,媒體對人們,尤其是對兒童及青少年的影響,絕非現行所謂的自由開放之媒體管理理念得以保障。觀諸世界各國的傳播政策,「自由開放」絕不是放縱、不管,而媒體也不是只為己利而置公益於不顧。目前國內多數自由開放的主張,顯然有曲解「自由開放」之虞。(詳第五章)

九、網際網路將成為人類文明和知識傳承的最主要媒介。網路上的數位文獻應躲妥善利用。數位媒介是主動、動態的, 傳統媒介是被動、靜態的;動態文獻的構思、內容、創作方式、結構、呈現方式、分類、管理、參考服務、典藏、營運、引索、撿索、閱聽習慣、詮釋、運用都和傳統文獻大不相同。(詳第一章)

十、資訊科技已引發發了組織結構的變革和組織間依存關係的改變。組織不僅疆界淡化、國際化、且跨行之間功能傾軋競爭。這是正是行業全面重組之徵兆。傳統的社會依存關係是較側重縱向的、垂直的、上下的隸屬關係;資訊時代則偏重於橫向的、同級之間的合作關係。善用不同行業之間的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綜合效益(synergy)和全力發展機構之間的長期合作,是適應變革、開創新局之關鍵。各種規劃、計劃應頃全力開拓和建立橫向合作的機制與關係,充份實踐分工合作、自利利他的原則。(詳第一、八章)

十一、應對上述之各項變革之能力並非源自科技,而是仰賴文化的力量。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將是未來必然的趨勢和成敗的關鍵。(詳第一、四、五章)

十二、在資訊科技的推動下,一個新的文明己在不自覺地形成,我們正處於文化競爭、文化衝突、被同化、或吸取別人長處的歷史轉捩點上。對固有文化(含本土文化)而言,這是轉機,也是危機。面對新文明的產生,建立對自己文化的感性認同和維護自己文化與歷史的共同記憶,是當務之急!此外,目前即應隨時注意新道德、倫理的建立和相關的問題。我們的教育目標,與文化的建設的目標,應當訓練我們的年輕人成為中華文化的捍衛者,創新者,以及推廣者。如此民族的生命才有具體目標,才有努力的方向。(詳第一、四章)

十三、「以傳播為傳輸」的傳播觀點助長了政經勢力,但對人們知識經驗的交流與學習卻少有助益。例如新傳播科技只增長了政府及貿易的勢力,並導致市民制度、專業主義、自我主義、消費主義等現象,而忽略了形成社會的知識、信仰、宗教、公益、情感、美學、風俗等等之「培植」「養育」元素。這種只重功利的狹隘觀念應于糾正。其實,人類藉以傳播、溝通的工具(主要為語言文字)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傳播和文化之相因相襲,正足以說明一個社會的傳播制度(institution)、傳播體系(system)、傳播內容(content)及傳播現象(phenomena),正是該社會當代文化的表徵和反映。教育是有特定目的傳播,亦應作如是觀。換言之,網際網路的傳播研究應有其深層的文化意義。從傳播者的角度來看,掌控並主動積極提供網際網路的內容,應是在網路傳播中立於主宰地位的關鍵,此點對國家民族的生存及文化之保存尤為重要。(詳第五章)

十四、網際網路英語全球化的趨勢以及電腦處理中文技術的瓶頸,將是中文世界(社會)文化的威脅。因此,網際網路內容的傳播研究刻不容緩;其重要性遠超過上網人數、上網技術、網路組織等。(詳第五章)

十五、在科技掛帥、自我意識高漲的現代,將產生嚴重的「人性的式微、變遷」、「人際關係的淡化」,以及「人的孤獨和漠落感」等問題,並可能帶來社會的失序和意外。(詳第一、四、五、七章)

十六、網際網路媒介一旦普及,勢必改變以往傳播媒介主動、宰制訊息的角色,亦將一改傳播者與受播者及訊息之間的關係。理論上,每個人都可以是傳播者可以主動傳送訊,傳播者也是受播者;更是主動的受播者,可以主動選取訊息。「要什麼,給什麼?」不再是傳播媒體獨有的主控角色,而「想什麼,怎麼想」也將還給每個人。但是,事實上,觀諸目前網路媒介的內容以及使用者的傳播素養(資訊的表達、正確、完整及倫理道德等),網路資訊泛濫、真偽莫辨等無監督、管理之無政府狀態(不是指網站管理,乃指資訊內容品質),「想什麼,怎麼想,怎麼要?」的理想境界還遙遠得很。尤其是,人們如何選擇網路資訊,如何辨別、該如何利用科技、網路對人類原有的語言文字之溝通能力有何衝擊,網路將塑造什麼樣的人類文明……等將是更重要的課題。其中尤其是每個人資訊和傳播素養之加強,才是網際網路時代將媒體還給每個人的關鍵,也是此刻最迫切的研究課題。(詳第五章)

十七、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的文化既不能固步自封、亦不能全盤接受他人的文化。從清末民初直到今日,我中華民族所面臨的文化競爭、衝突,其情況一直未變;但是到了資訊時代,所面臨的衝擊更大。文化內涵包括了意識型態與待人接物之理念,是任何一個社會或民族的根本。任誰也不願意看到自己祖先所傳下來的文化,在這一代被送入博物館;任誰也不願意看到自己祖先所傳下來的文化,被別人保護、擁有、甚至大肆應用的無奈感覺。因此,針對這些思考而增加中文資訊內容,便成了當務之急。充實自己的網路資訊內涵或內容,不只對內可收教育下一代,以及保存文化的效果,對外亦可增加文化輸出與國際文化交流。(詳第四章)

十八、網際網路內容的問題牽涉很廣,但從傳播即文化的觀點來看並不複雜;只要掌握傳播的方法,站穩自己文化的立場,守住自己的語言文字,腳踏實地一步步為之,自能創出獨特的中文網際網路文化,成為全球中文資訊重鎮。換言之,傳播、文化、語言文字是網路內容之關鍵,應是推動國家資訊基礎建設的基本項目,也是攸關國家民族存亡絕續的依據。(詳第五章)

十九、網際網路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為教育帶來很大的衝擊。以學習者為中心,透過電腦和網路,人與知識直接互動的學習模式,將會突破傳統學校教育在空間、時間、師資和教育資源上的限制。而中文網路教學系統對於海外華僑子弟的華語文教學以及中華文化傳播、國內狀況宣介乃至僑社的文化活動,都可提供更有效便捷的管道。(詳第六、七、八、九章)

二十、「教育為改變一個人的特質的一項活動」。人特質涵蓋很廣,一般凡舉一個人的知識、見解、思想、信仰、價值体系,品格和行為等均屬之。『中庸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此論點直指教育之宗旨,即「人道」。是故教育以「啟發人性」為宗旨;不獨中庸的教育具此理念,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持有教育本質在於培養德行之觀點者,亦多有人在。(詳第七章)

二一、教育之目的在於模鑄整全的人,這就是在教學之外,更應措意於創造性之文化情調。「真正配稱為教育的,主要的是品性的教育(education of character)」。如何協助年輕人養成其品性則是教育最大之任務。「無可置疑的,品性教育之成功,不能靠「言教」,而必須靠「身教」,這只有在一個心靈與一個心靈真誠相遇時,才能彼此發生感染力。」成功的教學無不在知性生活之外,尚有其豐富的文化生活。文化生活常決定教學、學校的風格,常影響學生的氣質品性。教學如果不能激起年輕人一些詩心的迴盪,一些對人類問題的思索,那麼無可置疑的,這種教學缺少感染力。」(詳第七章)

二二、人性之特質乃一「誠」字。誠性是個人特質的源頭。誠是人人本具而自成的,具良知良能,具知行合一的特質;及其為用也,則成己而又成物,人性兼仁義禮知四端,合外內之道也。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者是力學的要項。(詳第七章)

二三、自古至今,學校之所以可貴,就在於學校提供了一個天清地寧的環境,讓老師和學生可以自由的思考,無限制的對話,也就在這些潛移默化之中,迸出了智慧的火花,養成了人格。網路能提供這麼一個無拘無束而深具啟發性的環境嗎?抑或能有更佳的安排?若不然,部份傳統的教育仍有其必要,而網路與傳統之間如何搭配組合成理想的未來教學環境,就成為必須探究的課題。(詳第七章)

二四、對於網路教學,應先形成新的教學規範;依中庸論教,規範必須合乎
(1)必行性,(2)可行性,(3)願行性,(4)時代性,(5)教育性等五大原則。(詳第七章)

二五、教育是國家之根本大計,應及早準備因應未來的變遷,要以超凡的眼界和魄力做長期的考量;這是絕不可忽略的一件事,若未能及早未雨綢繆教育失敗,則現實必定極其殘酷。著手處,要點有二:一是從教育的本質下手,重新思考在網路的全球化競爭下教育的內涵,諸如目標是什麼、應該怎麼做、如何貢獻人類等。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它需要有人不斷的思索、不斷的觀測、不斷的修正,一旦重新界定之後,教學組織應該出現全新的設計和全新的結構。(詳第六、八章)

二六、過去的教學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未來則著重「感知與回應」;過去強調標準化的教材和教學方式,未來更重視人性的啟發,並強調適合學生個人程度的差異化教材和教學;過去教學組織的優勢來自於傳統的信譽和學校規模,未來則來自於獨特、創新和疆界;過去教學組織優先考慮教學效率和學習成績,未來則強調有彈性和能迅速回應環境的變遷;受教者過去著重文憑和知識累積的數量,未來則著重有創造力和學習能力。迅速回應環境變遷的能力有整合、配適、彈性和學習等四要項。(詳第六、八章)

二七、目前環境的變化已經太快,能給規劃的時間已經顯著地縮短。因此,舊有的規劃策略已不能適應。新發展出的策略已經變成一個結構,融合了資料流程、作業程序、人力責任和資訊科技,透過資訊科技可以把環境改變和因應策略保持同一個步調。其觀念是將領導(leadership)與管理(management)分開,其方法是先從學理了解基本的認識(Knowledge anchors)這是一組假設、事實、原理和機會的混合體,它指出了組織未來的走向。其次,據以推衍出遠見(vision)和策略意圖,指出有雄心的企圖和行動上的承諾。然後,再導引出組織對長期發展方向清晰而有重點的的指示(Imperatives),包括對機會和情境回應等,以為策略規劃之指導。在此新觀念下,政策制定和策略制定不同,前者指示未來走向和大原則,不涉及專業技術。主事者應建立正確的觀念,承擔起政策制定之責,應瞭解科技影響下政策內涵,並應瞭解政策制定的過程和方法,以正確的概念來指引政策的制定。(詳第八章)

二八、近十年來,產業界的變化非常之大。觀諸各大產業,若其核心勤務(core logistics)已被企業網路(business networking)所轉換者,則該產業約有一半的廠商都消失了,其中以零售業(retailing)最為顯著,以美國為例,在1980年排名前20名的折扣商店(discount stores),到1990年僅存6家。所謂企業核心勤務,泛指從選擇原料供應商、進貨、選貨、製造、運送、上架、促銷、出售、收款、客戶服務等作業,環環相扣而形成的一套作業流程。事實上,造成個別廠商和產業整體競爭基礎重大轉變的核心技術,不是資訊、專家系統、個人電腦等諸多資訊科技,而是企業網路,企業網路徹底的改變了產業的組織、配銷、服務等的基本特質和運作方式。能因應環境挑戰的組織是一種有學習能力的調適型組織。這些變化會不會出現在教學組織之上呢?(詳第八章)

二九、若以產業界上市時間的核心運作來看,教學組織的核心運作就是從招生、篩選、入學、教學、養成、考核、畢業 的整個運作過程。教學組織的另一個核心運作是知識產生和傳播,這包括了知識的搜尋、分類、產生、儲存、傳播的整個過程。無可置疑地,網路合作環境對這些核心運作的影響將極大,如何運用之妙,端的看今後我們怎麼做了。(詳第八章)

三十、綜觀教育產業,由網路合作環境所引發的環境特色,有六項:(1)法令放寬、(2)全球化、(3)產能過剩、(4)品質和服務、(5)產業疆界模糊,和(6)組織疆界模糊。若要能深刻而切實地掌握資訊科技以因應環境挑戰,首先要從建立正確的觀念開始。需要澄清的概念有四:(1)領導資訊科技(leading IT)和管理資訊科技(managing IT)的分野,(2)策略的新觀念,(3)資訊基礎建設,和(4)資訊科技投資的考慮。資訊基礎建設的內容包含以下五個部分:資訊科技架構、資料基礎建設、人力資源基礎建設、組織、與管理。這些都是規劃網路教學系統應于考量的要項。(詳第八章)

三一、未來資訊時代教學組織的架構可能分為四個要素:協調中心(coordination center)、專業小組(professional team)、知識中心(knowledge center)、以及學習者(learner),構成完整的虛擬教學組織架構。知識中心(knowledge center) 包含了資源的分享、資訊的分享、和教學等功能。(詳第九章)

三二、資訊時代教學組織的管理議題,可由(1)授權與決策;(2)管理程序;(3)作業程序;(4)激勵與獎酬;(5)個人角色;(6)生涯規劃等六個層面的改變來探討。(詳第九章)

三三、這一波面對網路合作環境的組織轉型,不論何種類型的組織,都不僅僅是局部的改變而已,更牽涉到了競爭優勢來源的改變,是威脅也是機會。每個組織或產業都必須針對其本身的條件與所處的情況進行分析與變革,轉變的速度與程度不一定相同,因此也沒有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行動細則。這個整個改變必須由認知開始,將每個人面對資訊時代、知識社會的心理認知先完成,續之以大視野、大願景和宏偉的策略方向。相對的,仍有一些不變的準則必須重視與實行,這些特質是網路合作環境中的基本精神,且必須將之組成一完整的觀念架構,建立起教學者與受教者的回饋介面,在一連串持續的改進之後,才會有健全的組織架構起來。(詳第九章)

三四、漢字交換碼的設計, 都遵循各國標準字集, 這似乎是理所當, 然殊不知國家標準集的訂定, 都有其政治目的和約制文字的企圖, 並非完全依據使用者的需求或漢語文運用的自然法則而訂。處此情境, 交換碼可滿足者就會有限度, 不可能普及使用者所有的需求, 凡涉及歷史、文化之資料, 如地名、人名, 或用於學術、古籍、藝術等領域, 就常顯得過於局限而字不夠用。計算機要面對的不僅是時下的國家標準字, 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 計算機面對的是歷史上所有曾經出現過的字, 無分正偽、繁簡、雅俗、古今……等區別。亦無所謂現在已不用的「死字」, 這些「死字」在你指出它時, 它就已復活了!只有用這麼大的胸襟氣度來討論、來設計計算機所需的字集, 才不會在資訊科技的運用上造成文字、語言和文化上的階級和岐視。(詳第十一章)


Page 2 of 5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