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智願行─基隆女子佛學院  
滄海之珠•叢林風光
滄海之珠入學因緣生活隨想回鄉偶書離情依依叢林風光烹飪社妙聽聞花緣花圓鄉間小路-茶旅

叢林風光/用心泡茶


文/吳亦娟

  茶藝是藝術,也是一門學問,老師問同學們第一個問題。茶湯好喝與否,跟茶具、茶葉好壞,價位高低,並無絕對影響,竅門在於──用心泡茶。把心專注在泡茶每一個動作、威儀;觀想這一切器具、物品,是由多少因緣和合,滿懷感恩,感恩眾緣聚會成就,感恩付出者辛勤勞動,感恩呈獻眼前的種種。現今社會常出現各種反對及不滿,為反對而反對,為滿足而要求,他們忘卻心中那畝柔軟田。

  阿彌陀佛茶中行,茶中不帶利與名;
  茶香處處結友情,用心泡茶共品茗。∼李政忠

  欣賞這偈子,聯想得到是一位正值青春年少時,便以目盲之人所著嗎?字裡行間嗅不到一絲哀愁不平的氣味;是何因何緣能如此泰然自若?一路來內心歷程,非親證是無法體認領會箇中甘苦。

  身為佛教徒的我,久來周圍均是諸上善人,往往習以為常地忽略他們散發的氣質。李老師,三寶弟子,氣質宛若白蓮(清新脫俗);朱老師,未皈投佛門,似紅蓮(清新而未脫俗)。固然是兩位老師皆有一番獨特見解,然就佛門契機論,李老師和自己頻率較為契合。這位似禪似茶的人生體悟者,有句話深烙我心:「在泡茶時反省自己為了追求什麼?不是茶具上的追求,不是口欲上的追求,是體認泡茶精神。」『好茶也有苦澀之時;不好的茶亦是能蘊出甘美之味。其最高意境即每泡茶都用心,讓它淡中有味。』

  世間人事物好的一半、壞的一半,苦樂參半喜惡交錯;無論外境如何擾攘,僅管用心活在當下;每每衝擊、境界來襲,怎麼樣念念分明,透察緣起,熟非易事!因此要聞、要思、要修;如同泡茶般反覆實驗不間學習,直至如火純青。

  能感恩者必懷慈悲;慈悲之人必定有容;有容雅士胸襟必然寬闊似海。懂得感恩,方知用心;時時專注處處用心,此刻給了我不同感受。

  阿彌陀佛遠相迎,門中只管修與行;
  法義處處度有情,用心辦道永不停。∼常揭


上一篇叢林風光下一篇
悲智願行─基隆女子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