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智願行─基隆女子佛學院  
滄海之珠•回家偶書
滄海之珠入學因緣生活隨想回鄉偶書離情依依叢林風光烹飪社妙聽聞花緣花圓鄉間小路-茶旅

回鄉偶書/與大自然的約會•三之三


[接上頁]

  攀至山頂,我深吸三大口氣,享受征服高山之樂,全山景色盡收眼底,眺望遠方山嶺雲朵湧起,原來水上了天,便變成雲,雲又變成雨,到時山澗又有水,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滅是呼氣也是吸氣,所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世間萬物皆因緣和合而生,沒有一定主體,本性是空,一切都在無常境界中流轉,執著於境界上反而不易看清真相。

  上山容易下山難,人在往上爬時,並不覺得恐怖,但是往下俯瞰斷崖深谷,心臟幾乎快停止,若非這是回家必經之路,否則我是不會往下走的。過了一關又一關,大自然一次又一次考驗著我,靠著念佛毅力完成艱難之旅。在下山途中,盡是百年以上古樹,矗立在森林間,有的橫臥在山徑中;有些樹幹斷裂,但他們的根仍然緊抓著泥土不放, 如同人的生命、文明終究腐朽喪失,但是在那永恆時光流動下,有個什麼東西依然活著、支持著,那就是我們的佛性。

  山中樹木屹立在此百年甚至千年,任憑風吹雨打也不為所動;當風吹過松林,不論老松或小松都讓他們沙沙作響,風也不因他們反應不同而有所選擇,就如悟道之人對於眾生應一視同仁,無分別心,亦如早晨的露水沒有執著、沒有自我,使任何草木皆能得到滋潤;而泉水也終年潺潺流著,正訴說著歲月的無情與無常,此是大自然現種種法身來向我們闡述湛深佛法,誠如佛偈「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他日如何舉似人」,《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故佛法是一種以禪觀思想為主的體系,一切是往內求的。

  此趟之旅給我很大啟發與收穫,在佛學院大熔爐陶冶下並不覺得自己有任何轉變,直到回到紅塵俗世中,法猶如環扣般一一釋出,而飄出淡淡花香,所謂「猶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在學院中老師不斷磨鍊我們,無非希望我們能成為日後佛門中的龍門法器,我們應時時存著感恩慚愧的心,在道業上才能有所進步。


上一篇回鄉偶書下一篇
悲智願行─基隆女子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