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論文目錄

閱聽人如何迎接新資訊時代的來臨

Page 2 of 5

貳.數位化的威力

一、知識與媒介

人類有「致知」的能力。我們古代論及認知問題時,常稱人為「能知」,即基於此。古人亦把人所知道的所有事務稱為「所知」。從今日看來,「所知」就是指「知識」,而其範疇與近代對知識所立的種種定義比較,是最廣泛的,頗適合本文引用作為討論的依據。所以,本文中凡指知識,即泛指人類之「所知」。

人類之「所知」或知識,總要憑借能被察覺的物質形式表達出來,才能供人們辨識、溝通、保存、和作種種利用。所以,自古以來,知識的表達是依賴物質的,也受限於這些物質的性質和所發展出來的表達技術。為了討論方便,讓我們用「媒介」一詞來指這種表達知識用的物質以及相關的技術。從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觀察,媒介之於知識表達的影響非常大,凡是出現一種新媒介時,必定引起知識傳播方式的改變,進而引發組織和社會的變革,而產生新的文明。木簡、石碑、紙、印刷術等等是眾所周知古代的例子,而近代化學感光物質的利用,引發了攝影、電影、刻版印刷、微縮影卷冊、甚至促成微電子技術積體電路(如:記憶晶片和微處理機)的發明等,這樣一連串的效應更是佳例。同理,廣播、電視、錄音、錄影等系統亦莫不源於其特殊媒介之發明。

縱觀自古至今這些所用過的媒介,除了電子媒介以外,都是以消耗或破壞物質本身的方式來表達知識。因此,不僅要耗用物資,更要用去不少資源來達到目的。如果用以製成承載知識的產品的話,便會受制於這種媒介的物理性質,而有生產、儲存、運輸、分配等經濟上的問題。在使用時,除要注意保養維護以外,還要面臨折舊、損耗、腐壞、甚至於遺失、盜取、水火災害等種種問題。因此,歷來知識傳播的代價都十分昂貴,並且受經濟法則的約束而無法擺脫商品化的箝制。是故雖有孔老夫子「有教無類」的氣度,雖然有「人類累積的知識應由全人類共同享用」的人權理想,但是在現實中是做不到的。所幸,電子媒介的出現使得這種情況全然出現了轉機。

二、電子媒介

電子媒介利用帶電的粒子、電波、電磁材料、光電材料等的能量變化,或是能量平衡的狀態來表達知識。因此,電子媒介在表達知識時只耗用少量的能(energy)而無物質損耗。能的消耗常常是可以補充,且能夠使物質回復到原來狀態,所以電子媒介有許多獨特可貴的性質,是前述的物質媒介難以企及的。

在儲存知識時,它可以把已存的洗去再存入新的。這種能重複使用的特質,大大降低了生產和使用的成本,也紓解了成品庫存和典藏的經濟壓力。尤有甚者,當再利用數位化技術,即把所有要表達的知識都用0和1的字串來表達時,所費更低,幾乎到了不需花錢的地步,而處理知識的能力卻反而大增。這些性質正顯示出各種電子版本盜版猖狂的根本原因。

事實上,當數位化技術廣泛應用之後,在電子媒介領域內,又引發了一次技術革命。在數位化之前,各種電子媒介依然受其技術規格的限制,有其適用的範疇而無法彼此相互為用。例如:在廣播方面,調頻和調幅的規格不同,即表達知識的形式互異,因而不能相容。錄影時,VHS和 Beta也是如此。再說,一但技術規格決定了,機器做好了,要追加或改變功能更是不可能。像是廣播就不便傳送畫面,電視只作單向溝通等,這些限制若要變更,不是技術做不到,而是在現有的機器上無法更改。於是,我們須要擁有各式各樣的機器,分別作不同的用途。然而,數位化技術的發展日趨成熟後,幾乎沒有一種傳統的媒介不能轉變為數位式的電子形態,因此,它變成一種適用於任何形式來表達知識的媒介。是故,它是匯集知識的能手。例如,目前的多媒體、超媒體,即利用數位媒介把傳統各種語言文字、聲音影像、圖繪電影等媒介所表達的知識作整合、綜合的處理。

三、數位資訊

這種媒介整合的結果,帶來一項難以估算的利益,那就是可以用統一的工具--電腦,來做一切數位化知識的儲存、處理、和通信的工作。電腦處理資訊的本事是不需在此贅述了。要強調的是,它的可程式規劃的性質,提供了增改功能時只須更改軟體程式的彈性,徹底地清除了上述的限制。這是在應用上能發展出共同相容的設施,和真正做到不分機種的資訊共享的主要功臣。

談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追問:此所謂的「資訊」之於前文所謂的「知識」有什麼不同?簡單地說,資訊就是知識在媒介上呈現的形式。知識是抽象的,無形無狀。當它借由媒介呈現時,是一種形式(form),而這種形式即資訊。所以,資訊並不完全等於知識,它是知識在媒介上的投影,它承載著知識。電腦是處理形式的高手,所以它不能直接處理抽象的知識;它必須透過數位化電子媒介所表達的知識形式--即數位資訊,來處理知識。也就是說,電腦只可以經由處理形式的手段,來間接處理知識的內容(content)。以上這段說明也許嫌瑣碎了些,其重點在於讓大家明白:電腦幾乎可以處理所有的知識,只要知識能用數位形式忠實地表達。正因如此,電腦帶給數位電子介有無窮的威力和無盡的發展潛力,幾乎令人們常以為,所能想像到的總有一天都能實現。

坦白說,如果沒有數位電子媒介這麼大的威力,不可能有NII這樣的計劃,也就沒有新資訊時代的來臨。數位電子媒介的性質像是基因,由此基因而演繹出無窮無盡的利用。當我們面對新資訊時代時,了解數位電子媒介的性質,正是掌握了整個發展的源頭。在此,且簡列數位資訊(digital information)的主要性質如下,作為討論至此的整理。

(一)是取用不竭的資源。它只有開發的成本,而幾無複製(即生產)的成本,且不會損耗、折舊等。

(二)如果NII中想要建設的國家資訊高速網路能夠順利完成,那麼數位資訊就可以瞬息
傳至任何角落,幾乎不要花錢。從經濟角度來說,運輸和分配銷售的問題消失了。

(三)易於匯集作集中處理。任何傳統媒介都能轉換為數位電子媒介,而電腦的儲存量幾無限制,既省錢又極省空間,因此,電腦能很容易匯集大量數位資訊一起處理。

數位資訊的匯集意味著知識的匯集。不僅可匯集不同媒介上的知識,不同領域、不同時空、不同語言文字、不同文化社會背景者等皆可匯集。電腦對匯集後的知識不僅可提供互相參照和鉤稽比對的服務,更可進一步提供了無窮盡的處理功能。此外知識的匯集必定會產生新的知識,由此而更豐富了匯集的內容、增加了知識蘊藏的創造力和利用潛力。這對於社會和文化的影響極大。一旦像這樣匯集的文化系統形成了,它就會變成活的:匯集使典藏更豐富,因而更促進了典藏的應用,由應用而又產生更新的知識,因而更豐富了典藏。因此,這樣的系統會持續累積成長,用得越多長得越快,以致於生生不息,活出嶄新的現代風貌。

四、相因相成

以上所談的這些基本性質,似乎都著眼於知識表達的工程層次,好像和大眾傳播報導的內容無關。其實不然,這些性質對傳播內容和傳播效果的影響是既深且遠的。為說明這個道理,讓我們摘引韋佛 (W. Weaver) 當年評述夏農(C. Shannon) 的通信理論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的大意來印證此觀點:「雖然夏農的理論自資料傳輸的工程層面導出,並且導出的過程和傳播的內容無關,但是這種關係的反向並不真。傳播的語意層面和效用層面實深深受此工程層面理論的影響。因此,夏農的理論應該列為基本的傳播理論之一。」

其實,工程界能決定的只是資料傳輸的形式或知識表達的形式,而無涉於傳播的內容。但是,從傳播角度觀察,所傳播的內容卻必須套在工程界提供的形式之中。於是,這些形式的性質、功能、和屬性等,就必定會深深地影響到傳播的內容以及傳播的效果。是故數位電子媒介的特性雖導自工程層面,然而

它對未來大眾傳播的系統、傳播的內容以及傳播的效果,實在有深遠巨大影響。


Page 2 of 5
上一頁

論文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