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論文目錄

中華佛學研究所 1995年8月30日

電子佛典的意義(初稿)

Page 3 of 7

二、電子媒介

電子媒介利用帶電的粒子、電波、電磁材料、光電材料等的能量變化,或是能量平衡的狀態來表達知識。因此,電子媒介在表達知識時只耗用少量的能(energy)而無物質損耗。通常,電能是最方便使用的能源,而且電能也能夠輕易地轉化為聲、光、熱等不同形式的能。於是,以電能表達的信息也就能夠方便地轉化為各種可見、可聽的形式,來滿足各種應用的需求。再者,能的消耗常常是可以補充,且能夠使物質回復到原來狀態。所以電子媒介有許多獨特可貴的性質,是前述的物質媒介難以企及的。例如:在儲存知識時,它可以把已存的洗去再存入新的。這種能重複使用的性質,免除了物質的消耗,大大降低了生產和使用的成本,也紓解了成品庫存和典藏的經濟壓力。尤有甚者,當再利用數位化技術,即把所有要表達的知識都用01的字串來表達時,所費更低,而處理知識的能力卻反而大增。

事實上,數位化技術的廣泛應用,又引發了一次技術革命。在數位化之前,各種電子媒介依然受其技術規格的限制,有其適用的範疇而無法彼此相互為用。例如:在廣播方面,調頻和調幅的規格不同,即表達知識的形式互異,因而不能相容。錄影時,VHS Beta也是如此。一但技術規格決定了,機器做好了,要追加或改變功能更是不可能。像是廣播就不便傳送畫面,電視只作單向溝通等,這些限制若要變更,不是技術做不到,而是在現有的機器上無法更改。於是,我們須要擁有各式各樣的機器,分別作不同的用途。然而,數位化技術的發展日趨成熟後,幾乎沒有一種傳統的媒介不能轉變為數位電子形態,因此,它變成一種適用於任何形式來表達知識的媒介。是故,它是匯集知識的能手。目前的多媒體、超媒體,即利用數位媒介把傳統各種語言文字、聲音影像、圖繪電影等媒介所表達的知識作整合、綜合的處理。


Page 3 of 7
上一頁

論文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