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論文目錄

中華佛學研究所 1995年8月30日

電子佛典的意義(初稿)

Page 4 of 7

三、數位資訊與知識

這種媒介整合的結果,帶來一項難以估算的利益,那就是可以用統一的工具──電腦,來做一切數位化知識的儲存、處理、和通信的工作。電腦處理資訊的本事是不需在此贅述了。要強調的是,它的可程式規劃的性質,提供了增改功能時只須更改軟體程式的彈性,徹底地清除了上述的限制。這是在應用上能發展出共同相容的設施,和真正做到不分機種的資訊共享的主要功臣。

談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追問:此所謂的「資訊」之於前文所謂的「知識」有什麼不同?簡單地說,資訊就是知識在媒介上呈現的形式。知識是抽象的,無形無狀。當它借由媒介呈現時,是一種形式(form),而這種形式即資訊。例如,所有文字、符號、藝術品等表現出的形式都是資訊,而其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意念、感受等,依本文之界定,即知識。所以,資訊並不完全等於知識,它是知識在媒介上的投影,它承載著知識,它是我們可由感官察覺的。

電腦是依數學中的形式邏輯(formal logic)而設計的產物,它能夠理解的命令也只是形式語言(formal language)所構成的機器指令群(machine instruction set),所以電腦徹頭徹尾只是一具處理形式的機器。雖然電腦是處理形式的高手,不能直接處理抽象的知識,它卻可以透過數位化電子媒介所表達的知識形式,即數位資訊(digital information),來處理知識。也就是說,電腦只可以經由處理形式的手段,來間接處理知識的內容(content)。資訊或數位資訊之於知識的關係,就如同美學中討論形式之於內容的關係是一樣的。它們彼此互相影響、互相為用,並且存有許多不同的詮釋和看法。以上這段說明也許嫌瑣碎了些,其重點在於讓大家明白:電腦幾乎可以處理所有的知識,只要知識能用數位形式忠實地表達。正因如此,電腦帶給數位電子媒介無窮的威力和無盡的發展潛力,幾乎令人們常以為,所能想像到的總有一天都能實現。

坦白說,如果沒有數位資訊這麼大的威力,不可能有像國家資訊與通信基本建設(NII)這樣大的計劃。從另一個角度來說,NII計劃就是要建設一個環境,好讓數位資訊充份發揮它的潛力。數位電子媒介的性質像是基因,由此基因而演繹出無窮無盡的利用。了解數位電子媒介和數位資訊的性質,正是掌握了整個發展的源頭。

目前的科技已能將任何傳統媒介轉換為數位電子媒介,而電腦的儲存量幾無限制,既省錢又極省空間,因此,電腦能很容易匯集大量數位資訊一起處理。數位資訊的匯集意味著知識的匯集;不僅可匯集不同媒介上的知識,不同領域、不同時空、不同語言文字、不同文化社會背景者等皆可匯集。電腦對匯集後的知識不僅可提供互相參照和鉤稽比對的服務,更可進一步提供了無窮盡的處理功能。更有甚者,知識的匯集必定會產生新的知識,由此而更豐富了匯集的內容、增加了知識蘊藏的創造力和利用潛力。這對於社會和文化的影響極大。一旦像這樣匯集的文化系統形成了,它就會變成活的:匯集使典藏更豐富,因而更促進了典藏的應用,由應用而又產生更新的知識,因而更豐富了典藏。因此,這樣的系統會持續累積成長,用得越多長得越快,以致於生生不息,活出嶄新的現代風貌。


Page 4 of 7
上一頁

論文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