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論文目錄

「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15期」 1998年9月

網路資源對佛教之衝擊與影響

Page 1 of 5

謝清俊

 

【摘要】:本文為八十七年度「網路資源在佛教圖書館之應用」研習營的專題演講。內容主要介紹數位資訊的性質,資訊科技的應用和網路對當今人文、社會等各層面所帶來的變遷與影響,並說明在網路資源充斥的今日,對佛教會產生什麼衝擊。最後就資訊科技和網路所帶來的變遷與影響,提出三項因應之道:人文之重建、健全的資訊素養、善用資訊科技,養成健全的下一代。

關鍵詞:網路衝擊;媒介;資訊素養;數位資訊

 

 

前言

大家都知道,近二、三十年來我們的社會變了,它變得和我們熟稔的以前不太一樣了,而且現在還持續不停地變。這種現象引起相當程度不確定、不踏實的感覺,這是很多人常感嘆的,感嘆中透露出多少的無奈。

處此情景,不禁讓我們要問:為什麼會這樣呢?究竟是怎麼演變的?以後還會變成什麼樣子?以後要怎麼樣過日子啊?……等等,一大串、數不清的問題。

一般而言,促成社會變遷的原因很多,像是軍事、政治、環境和生態、經濟、科技等的改變都會帶來相當大的社會改變,真正的原因實是不一而足。要完全了解上述的變化,似乎是不可能的,當然,我們也可以說是由於「心隨境轉」的結果。然而,境怎麼變?心怎麼轉?這還是要靠知識、智慧才能分明。於此,我們也只能選擇重點,逐一探究。就拿科技來說,名目之多已足以叫人眼花撩亂的了,如生化和基因技術、醫療保健、太空科技、電腦和資訊技術等。在這麼多之中,今天我們要談的題目,僅僅是其中的一項,也就是:在網路資源充斥的今日,對佛教究竟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現在,我們都已感覺到:有了「網路」之後,很多事情和以前不一樣了,不止事相變了,連觀念、態度、想法、作法和事情的功能、效果都在變。網路已將社會弄得面目全非。究竟嚴重到什麼程度呢?如果我們用傳統抽樣的方法來了解,已經非常困難。等到社會調查,將資料收集完整、問題分析好、做完統計、結果出來時,卻很可能已事過境遷。因為,社會的變化已經太快了。比方說,依統計,一種新的電腦硬體,在推出十八個月之後,就有一個比它更好的出現。換言之,硬體的壽命平均只有十八個月;軟體約二到三年。那麼,網路呢?更糟,大概只有三個月,三個月後再到網路上看,就已不是熟悉的狀況了。過去十年來,因環境變化得很快,使得管理的人常說:現在做事的方法不能和以前一樣了。以前做事,必須事前要有周詳的規劃,所謂謀定而後動;現在,等你謀定而後動時,卻赫然發現已事過境遷,許多規劃已然落空。這種快速的改變常會使人很不習慣。再拿資料來說(如圖書館保存的),通常是希望能永久保存使用的(如不可能,至少也希望能用個幾百年)。資料數位化以後,不幸的卻遇到了如此急速變化的電腦和網路的環境。如果要長久保存使之可用,就要不停地從一個資訊系統轉到另一個系統。這情形就像是資料要不停地投胎轉世一樣,從一個機器轉到另一個機器,要一直輪迴下去;否則,資料就存活不了。

這麼說來,事情的種種變化難道就無法可知、無法可想了嗎?也不盡然。若是我們能了解一些資訊科技和網路的背景知識,就可以從理論方面來研究這個問題。所以,以下的報告,讓我們先談一些基本的背景及一些基本的理論,如此就能掌握到事相的綱領,容易推知其餘。

壹、引言

一、網路已促成社會和文化的變遷

過去的二十年間,我們的政府和廠商有計畫地推動電腦化、自動化和資訊化,中外的媒體則有意無意地大量散布資訊科技的威力和好處。在這種情形下,似乎形成一種認知、一種流行、一種趨勢:不用電腦和網路就是落伍的,就是要被淘汰的,好像資訊科技是萬靈丹(只有好處),是致富的唯一法門,是未來唯一的希望。這其實是一種偏執的認知,建立了一種錯誤的意識和態度,整個過程更像是一種催眠。不錯,我們看到社會在變,文化也在變,可是,這些變化真是我們想要的嗎?真的會帶來理想光明的未來嗎?有些樂觀進取的人們不暇細思,沉緬於資訊科技的炫耀光彩,似乎只要好好發展資訊科技,前途便是一片光明。但是,我們平心靜氣來檢討,事情真的是這樣的嗎?

二、層出不窮的問題

資訊科技固然帶來不少好處,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卻層出不窮。例如:花樣百出的電腦犯罪、防不勝防的電腦病毒、窮極無聊的電腦駭客(跑到你的電腦裡看一看、玩一玩)、誘人沉溺的不良電玩和助長暴力、色情、犯罪的內容等等。這種種現象引發數不清的社會問題,像是工作適應、轉業和失業的問題、教育問題、電腦和資訊素養的問題、組織變遷的問題、智慧財產的所有權、使用權問題、資訊倫理的問題、資訊氾濫的問題等等,多得一言難盡、罄竹難書。以組織結構的改變為例:台灣IBM公司在一年多前,就已改變上班的方式,到公司時只需用電腦連到網路上,不論坐在哪裡就在那裡辦公。又如,以前的組織結構都是金字塔式的,上面有高、中層主管,下有基層人員;而網路時代來臨後,首先改變的是中層主管消失了,金字塔的中間不見了,塔尖掉下來,變成一個大餅上烙一個小餅的模樣。如今,更變本加厲,如最近發現一家美國公司,只有一個總經理帶領著三千多個員工,運作得還頗為順利。這總經理如何領導員工呢?就全靠網路來溝通了。再者,現在許多組織的結構幾乎完全變成臨時任務編組的形式,也就是有任務時,臨時編組;任務完成後,立即解散,人員再重新整編。換言之,組織由一靜態結構已轉變成一動態結構,這個動態結構就像阿米巴原蟲一樣,見機而作。

談到這裡,我們不禁要想:「網路對組織結構帶來的改變,會影響到佛教團體組織結構的改變嗎?」目前似乎很難回答這個問題,或許我們可以參考教育機構面臨組織結構轉變的難題時,是怎麼因應的。一般而言,教育機構是相當保守,其組織尤然,歷數百年沒有重大的改變。可是,網路普及後,卻出了問題。大家或許看到報紙報導美國很多大學財務出現危機。為什麼財務會出問題呢?因為所有做事(教學、研究、行政)的方法都變了,財務結構也就必須改變,組織結構也就要變了。而台灣呢?也在做教改,可是效果不彰。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從來沒有想到資訊科技、網路科技對教育會有何等衝擊,究竟應如何因應?事實上現在我們的教育系統已經受到國外的衝擊,國外網路大學已經開始在台灣招生。如果連教育都如此,宗教方面恐亦難以倖免。例如,電子佛典的編製,即已影響到佛學的教育與傳播,亦已逐漸影響到佛法的傳承。又如:網路上有關佛學的傳播、佛法的講座和開示、修行儀式(如皈依、受戒、早晚課、度亡、拜懺)等也已影響到僧眾和信徒們的行為。然而,其究竟影響如何?應該是時下應用心的課題。

三、資訊科技帶來的種種問題

還有哪些問題呢?從名相上說,在政府部門有資訊政策、資訊經濟、資訊社會、資訊產業、資訊倫理、資訊立法、資訊意識形態等。在學術界方面,有所謂計算科學學門(Computational Sciences)的產生,如:物理有Computational Physics、化學有Computational Chemistry;同此,在社會科學有Social Computing;在人文學科有Humanities Computing。又如,資訊科技和圖書館、語言學、傳播、教育、心理、認知、資訊管理等開始融合在一起,產生了資訊學門(Information Sciences)。這只是學科之間分合改變的一個例子而已,類此者比比皆是、層出不窮。

由上述的變遷看來,目前的情況不是很好的。誇張一點說:科技的運用似脫韁野馬,唯利是圖;文化和社會的變遷,如失舵之舟,根本沒人去掌握方向。這種情形可視為人文和科技不協調所產生的問題,不獨是科技惹的禍。對資訊科技而言,是它用之於社會時,和人文與社會現況互動所產生的結果,也是應用資訊科技的眼光、價值取向、態度、方法以及規劃、創意發生了問題,用得不對。因此如果不明白資訊和資訊科技的本質,不了解現代文化思潮的內容和趨勢,無視於現代科技與文化互動所帶來的改變和衝擊,那麼將導致嚴重的後果不言可知。

資訊科技對整個社會衝擊,是伴隨著整個文化思潮而來的(但是,今天我們不談現代文化思潮,如後現代和通俗文化這些問題)。在資訊界有一句話:「如果不徹底了解知識、資訊、權力三者之間的關係,就不可能真正了解資訊時代的種種問題,從而無法做人生和事業的規劃。」然而,今天要談的,主要重點是知識、資訊相關的問題,且不談權力涉及的事(當然權力與資訊科技的運用有關)。考慮問題時,著重的基本思考點是:「這種變化是不是可使我們的生活品質變得好一點?」因為,這是最根本的人文關懷。

貳、界說

讓我們從最基本的「知識、媒介、資訊科技」談起。我們都知道,回頭看歷史,人類的文明是靠所知而發達的。但是,人類的知識又是怎麼發展呢?作此觀察時會發現,知識的發展與傳播、媒介是有關係的。上古時代,人與野獸沒什麼區別,當發展出結繩記事、語言等溝通的技術之後,所知得以累積、改善和傳承,文明亦得以展開、延續。文字發明之後,傳播和處理所知的效果更大為增強。古書上的記載,把倉頡造字的功效比作「天雨粟,鬼夜哭」。「天雨粟」是說其影響之大,就空間而言,好像是天降下五穀一般;這是喻法雨均霑,眾生平等的領受到極大的恩惠,像似解決了眾人吃的問題一樣。「鬼夜哭」是說在時間上,往後的世世代代都受到這種大恩惠。這個譬喻並不是誇張的描述。

事實上,從歷來發明的傳播技術,到資訊科技、數位媒介的發展過程中,也有類似情形。活字印刷術發明以後,有書院、私塾的產生;有了機器印刷後,出現近代學校大量教育(mass production)的制度。這些現象說明了:當媒介在改變時,知識的獲取、處理、傳承都受到影響。更有甚者,連能取得何種知識都會有所不同。依佛法說,知識是服從因果律的,沒有自性,是空的。就世間法而言,用不同的工具,所獲得的知識自然也就不同。想想看,有電腦和網路之後,獲得許多以前無法獲得的知識。這就是媒介不一樣,能獲得的知識也就不一樣。

一、所知

讓我們用佛家的「能、所」來說明這個問題。人有『致知』的能力,佛家稱人為「能知」,把所有人能知道的事物稱為「所知」。在所知裡有知性的成份,如常識、知識;有感性的成份,如感覺、感觸(文學的創作、詩詞、繪畫、雕刻,這些藝術創作需要有感覺、感觸,屬感性的東西);還有創意的成份,如規劃、設計、創造;以及意志的成份,如信仰等。

二、媒介

「所知」是指受、想、行、識的結果。所有的「識」總合稱為「所知」。所知是無形、無相的,要憑藉物質形式表達出來,才能供人察覺;有了察覺的功能後,才能溝通、保存和作種種的利用。因此自古以來,所知的表達是依賴物質的,也受限於這些物質的性質和所發展出來的表達技術。如在石頭上刻字,就受制於石頭的性質及刻字的技術,在竹簡、木簡、絲絹、紙上寫字,乃至用印刷、電子等,都和物質的性質有關。讓我們用「媒介」來界定:「表達所知的物質和相關的工具以及相關的技術。」所以,我們用「媒介」,不只是指表達的物質,還包括要把所知記錄在物質上所用工具的功能和性質,以及用這些工具所發展出來的種種技術。

三、資訊

資訊的定義是很不易琢磨的;坦白說,全世界對資訊並無共同的定義。圖書館學方面在文獻中找出了四百多個「資訊」的定義。然而,為避免認知和討論上產生意見分歧,必須要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因此,讓我們把資訊界定為:『所知表現在媒介上的形式』。資訊是一種形式,因為資訊是電腦可處理的。電腦,無論本身的結構或是能做的事,都只是屬於形式的、制式的系統(formal System),這非常符合因果律。電腦是不能直接處理內容的,它是透過代表內容的形式做處理,表現出來好像可以處理內容的樣子。其實,從電腦毫無辦法做「理解」的工作也可知,它僅僅是做處理形式的機器。然而,內容(content)和形式(form)並不是如美學討論中所表現的,完全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事實上,內容和形式是不一不二的,沒有一個形式不具有內容,也沒有一個內容不需要某種形式來表達。在我們的界定中,所知是資訊的內容,資訊是承載所知的形式。我們在應用資訊時,極少應用它的形式,大多數是應用「資訊的內容」,也就是應用所知、所感。


Page 1 of 5
上一頁

論文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