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論文目錄

「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15期」 1998年9月

網路資源對佛教之衝擊與影響

Page 2 of 5

數位資訊的性質(註1)

依據上述資訊的定義,可以推出資訊的四個主要性質:壹、因襲了所知的性質;貳、依附媒介物質所得到的性質;參、駕馭媒介工具與技術所增益的性質延伸;肆、從表達內容手法或溝通的品質和效果上所表現的性質。這四個性質與前面的定義是環環相扣的,以下分別說明。

壹、因襲所知的性質

所知(知識)影響和指導人類的所有行為。所知是可以匯集、累積、更新、增長的。所知無所不在,知識亦然。使用資訊,就是在使用知識、傳達感覺、思想。例如,新聞中經常看到,連犯罪者亦常常利用電腦犯罪,這是因為犯罪也要處理資訊的緣故。所以,資訊已被認為像土地、空氣、水、人口、礦物等一樣,是國家的重要資源之一。更勝一籌,資訊更是資源中的資源,因為資訊不僅可以有效管理一切其他資源,以期達到「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的理想,更可產生資源間彼此替代的效果。如舉行網路會議就不必受舟車勞頓之苦,並省下坐車的錢及時間。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性質,值得我們重視、好好應用。利用網路做後勤的再造,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如果後勤充份溝通,所有的物品即可由最原始的地方,直接送到最末端使用者的手上,不需經過中間層層的消耗。目前在管理學科方面對此十分注意,例如,在1980年美國名列前茅的十大零售業,到1990年時只剩下三家老店,究其原因,則是此七家忽略了網路對企業後勤的影響,而不及應變,以至於喪失了競爭上的優勢。

貳、依附媒介物質所得到的性質

媒介物質的性質直接影響到表現的想法、方法、形式、技術、成效和成本。例如,化學感光物質的運用,不只引發了攝影、電影、刻版印刷、平版印刷、微縮膠捲種種的技術,甚至微電子技術、積體電路以及後來所有微電子的產品,都是其延伸。物質對於傳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傳統媒介種類甚多,都以消耗和破壞物質的方式來表達所知,不僅要耗用物資,而且要用去不少的資源。如果把它用來製成產品,就受到這些媒介物質物理性質的限制,有生產、儲存、運輸、分配等種種經濟上的問題。是故傳統上知識和藝術的傳播是要花成本的,而且十分昂貴。此外,在使用時還有操作、維護、保養的成本,這些物質的東西都會折舊、損耗、腐壞,甚至於有遺失、被盜取、受水災、火災的破壞等情事。這些都是傳統媒介攀附物質所得到的障礙,這些障礙在數位電子媒介裡幾乎完全消失無蹤。

電子媒介利用帶電的粒子、電波、電磁材料、光電材料的能量變化,或能量平衡的狀態來表達所知。因此,電子媒介表達所知時只耗用少許的能,沒有物質的損耗。這就是為什麼現在能抄別人的錄音、錄影、資料、程式、電玩,抄得不亦樂乎的原因。電能可以輕易地轉化為聲、光、熱等形式,所以,也就能方便地轉成各種可見、可聽的形式,來滿足各種應用的需求。

電子媒介已經擺脫了很多物質的障礙,為什麼又來個數位化呢?大家都知道,數位技術就是把所有要表達的所知,都用0和1的字串來表達。數位化之前,各種電子媒介雖然擺脫了很多物質的障礙,但是它還是受制於它依存的機器、媒介,或者說受技術規格的限制。比方說,我們不可能要求廣播播出一幅圖畫,這不是技術上做不到,而是廣播機器的規格上本來就沒有設計來做這件事情。所以,做好機器以後,又受困於技術規格,電子媒介仍有不便。

數位化以後,就可以擺脫這種技術規格的限制了。把所有資訊都用0和1表達後,就成了同一個媒介、統一了技術規格,就有希望用電腦一併處理。比方說,個人電腦上買了WORD軟體,就等於買了打字機、排版機;買了傳真的軟體,就等於買了傳真機;買了電話管理的軟體,就等於買了留言機;軟體是可用以取代機器的。再舉一個例子,兩年前有一個Software Radio Conference的國際會議。Software Radio就是把電腦裝個天線,天線感應電波、收到信號後,把它數位化,之後所有的處理,如中周、檢播、功率放大等,通通可用程式來做。換言之,軟體可以取代收音機。這是數位化的效果,數位化突破了依賴設備與媒介技術規格的限制。

綜觀以上所說,因襲數位電子媒介的性質有:一、以能為媒介,物質障礙極低,或幾乎完全沒有物質障礙;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三、空間障礙極低;四、時間的障礙極低;五、是獨一無二的通用媒介。現在很流行多媒體,這是順以往的習慣來說的。事實上,在電腦裡面只有一個媒體,就是數位電子媒介。從歷史看,它是多媒體,從未來看,它是唯一的媒體。

蘇軾的前赤壁賦說:『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乃造物者之無盡藏也。』數位媒介也是如此。這個影響究竟有多大?我們可以這麼看:長久以來,人們一直在這個世界上追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現在,除了清風與明月(和陽光)以外,唯一能找到的,就是數位媒介。人們發明了這麼一個寶貝,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人能完全了解它的性質,因此,還不能真正的完全好好的用它,充份發揮它的效果。數位電子媒介的性質好像是基因,由此基因演繹出無窮無盡的利用。了解數位電子媒介和數位資訊的性質,正是掌握了整個資訊科技發展的源頭。

參、駕馭數位媒介工具與技術所增益的性質延伸

一、工具整合

用統一的工具,電腦、網路來做一切數位化所知的儲存、處理和通信的工作。增改功能時只須更改軟體程式的彈性。能發展出共同相容的設施,和真正做到不分機種的資訊共享、程式共享。

二、因數位工具與技術而遞增者有:

(一)電腦處理資訊的能力

(二)無所不至的全球網路、快速廉價的傳輸與溝通

(三)單一硬體設備,功能由軟體更換

(四)統一的使用者介面、語言

(五)以機器駕馭知識

機器駕馭下的知識有以下的重要特徵:

1. 資訊的匯集,能產生更大的知識匯集

資訊匯集在網路上除了傳遞方便之外,還滋生出下列重要性質:

(1) 數位資訊的匯集意味著知識的匯集

這「匯集」是突破了時空的限制的,不同的媒介(傳統媒介)、領域、文字、文化、社會背景、時空皆可匯集。電腦對匯集後的所知不僅可提供各種索引、互相參照和鉤稽比對的服務,更可進一步提供無窮無盡的處理功能。

(2) 資訊的匯集必定產生新的知識

資訊的匯集,能產生更大的知識的匯集,這是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如做情報的人,可以收集很多沒有機密資料的情報,匯集以後產生機密的情報。又如,童話故事裡的海盜寶藏圖,被一切為四後,一人拿一份。此事就資訊、就形式上來講,每一份是原來的四分之一,但是藏寶圖的內容被切成四份後,每一份就沒有原來內容的四分之一了。因為把四份形式湊在一起,變成完整的藏寶圖以後,有四份之間形式的交互作用,會產生出一些知識。所以資訊匯集後,能產生新的內容,能啟發前人所未見,有更大的效果。可以匯集的資訊能使所知的蘊藏更豐富,大大增加了所知的利用範疇和潛力,由此並提昇了使用者的創造力。

(3) 生生不息活的知識匯集

知識匯集後會生生不息,是因為在資訊時代使用者就是製造者、供應者。如現在很多佛教單位覺得:「大藏經這麼多,且又有二十多部不同的藏經,若要佛典電子化,一輩子怎麼做得完呢?」其實這件事情不用擔心。您知道嗎?台灣的網路上現在已經有一億五千萬字以上的佛經,這是有心人不約而同做此事的結果。若是不分彼此,無使用者、製造者、供應者的對立,大家都來做,事情就不如想像中的難。再舉一例,全球的動物學家,在不到兩年中成功地建立起網路上的動物種族孳生樹(Family Tree)就是靠大家共同的合作、努力。在資訊時代做事必須有一些方法,能讓使用者、製造者、供應者不分彼此(眾生平等),這樣才能成功。

因此,知識的匯集豐富了典藏,豐富的典藏吸引了更多的使用者,更多的使用會產生更多的資訊和匯集,而這個匯集就會一直生生不息的活下去,活出一個嶄新的現代風貌。

佛教的經典究竟要不要由紙本變成數位電子媒介?我想很多人的答案是要的。但是究竟要怎麼做?從資訊科技來講,用程序共享(Procedure Sharing)為手段來達到資訊共享(Information Sharing)的目的,是值得考慮的。淨空法師說:「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這說法甚為有趣。如果把佛教看成佛陀的教育,那麼在網路上對教育的種種研究,如研擬新教材、新教法和發展新的師生關係,與學習模式等成績,都可以為佛學發展的借鏡。

2. 各行業間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要使電腦工程師寫出易用(user friendly)的程式,有好點子嗎?有人建議:應向演藝人員(performing arts)學習。為什麼呢?因為表演的歷史至少有三、四百年,並且,他們很重視觀眾的反應。所以,電腦工程師大可借重他們的經驗和專長,設法來了解使用者、滿足使用者,寫出易用的程式,而不必完全靠自己從頭開始研究這個問題。這個例子說明了:在網路提供的溝通環境下,跨行業的相互學習、相得益彰、相輔相成是可行的。

所以,網路普及之後,各行業之間的關係會比較密切,行業間的界線會逐漸模糊,也可能有些行業之間已經慢慢打成一片。1997年,柯林頓在國會的科學發展政策演講中,曾講到:「提供一個環境,使各行業之間得以相得益彰、相輔相成(synergy),是為什麼要推動NII的主要理由之一。」

3. 既有知識的整理、重組和重建

以前,做圖書館電腦化時,很重要的一部份工作是做回溯編目(把書目卡片上的資料數位化);現在,則是做回溯出版(把已出版的書再以數位形式出版一次)大為風行。做數位圖書館(digital library)或數位博物館(digital museum)的也大有人在。這些作法,主要是把原書的全文(或含圖像)存入電腦,並匯集相關的文獻和資料(如不同媒體的)後,在電腦中重新建構原書以及相關的知識結構。這種作法,代表著把我們人類以往累積的知識,重新整理、重組和重建一次。這幾乎是文明傳承的整理和重建的工作,其影響之大,不言可知。

最近,做電子佛經蔚為全世界的風潮。韓國是第一個將一整部大藏經(海印寺珍藏的木刻版高麗藏)輸入電腦的。日本的文部省也曾宣稱要重新編修大正藏。台灣網路上佛經的文字數,已超過一億五千萬字。從這些情況看,也許很多人認為:誰把電子佛典做出來,誰就可以擁有領導未來佛教發展的優勢。這也許是對的,因為網路上電子佛典完成後,天下人都可以用,別人絕對不可能有機會再製作第二套,就如中研院把二十五史資料庫做好了,大陸便陷於做與不做的兩難之中。然而,做電子佛典時,其中蘊藏著一個嚴肅的問題,那就是:這是不是如法的?如果完全根據藏經,一個字一個字把佛經輸入到電腦中,應是如法的。可是,如果要如上述,重做佛經中的知識結構,那就問題大了。例如,只是為它加上一個連接鍵(Hyperlink)就可能出錯。換言之,用機器駕馭知識時,若涉及知識的整理、重組和重建,必須由相當內行的人來做。

4. 新的工作與合作環境的發展

網路提供了一個史無前例、無上方便的溝通環境,所以,網路也是一個能提供最佳合作環境的地方。目前,正好可藉網路上的機會,訓練大家合作的精神。網路時代的來臨以後,如不能合作,其境遇可想而知。

肆、從表現內容的手法或溝通的品質和效果上所呈現的性質

內容表現(expression)的手法可從兩方面來談:其一是人們常用的表現系統,如語言、文字,以及較專業的記號系統(semiotic system)或符號系統(symbolic system)等。其二是涉及電腦能處理的數位形式的表達(representation)。這方面可由下列三個性質說明:

一、內容之外化

把內容表達成數位形式,就是內容的外化。這是計算機科學的人工智能中典型的知識表達(knowledge representation)問題。

二、主動媒介與被動媒介

在表現的手法方面,要注意主動媒介和被動媒介的用法是不一樣的。

(一)數位媒介是主動的,傳統媒介是被動的。在電子學裡有所謂主動原件和被動原件。像電阻是被動原件,真空管是主動原件。主動原件和被動原件是依據原件是否有能(Energy)而區別的。如,真空管有電能可把弱的信號放大,所以是主動的原件。然而,主動媒介和被動媒介的區別是以能不能主動做處理資訊而分別的。如,電腦是一個主動媒介,所以它能主動回答一些問題。例如資料庫可以依查詢指令把要的資料查出來,下不同的指令,查詢不同的結果。傳統媒介就不一樣,如書、報紙印好了便不能更改。

(二)數位媒介是動態的,傳統媒介是靜態的。如大家所知道的網路,今天看的資料可能明天去看就已經更新過了。

(三)動態文獻的構思、內容、創作方式、結構、呈現方式、詮釋、運用等,都與傳統文獻不相同。就文獻的應用而言,其管理、參考服務、典藏、分類、索引、檢索,甚至於使用者的閱聽習慣也都和靜態的不一樣。

 

三、新的溝通、傳播現象和知識的風貌

網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溝通環境,如前述。傳統媒體也爭相往網路上發展,因此,由於網路的關係,傳播現象也煥然一新。此外,文獻數位化是在電腦內重新建構人類所有累積的知識,這是整理既有文明和開創新文明的巨大工程。國家數位典藏的建構,事實上,是一個文明的重整(re-engineering)和再造。


Page 2 of 5
上一頁

論文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