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論文目錄

「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 June 29~July 1, 2000
漢學研究通訊第二十卷第二期(總第78期) 90年五月出版p58~p67

對『資訊科技之於學術研究』的幾點看法

Page 9 of 10

參、漢學研究與資訊科技

目前,很多漢學學者都同意,資訊科技之於漢學是很重要的。一般所持的理由是:資訊科技可以幫助我們匯集、整理、以及檢索資料,所以有用。當然,這是純以目前已有的成就來說的,如果考慮到未來的發展,則情況未必如此,比方說:至少我們可以預測,資訊科技以後可能幫我們更多的忙,是我們現在看不到或沒想到的。要了解:『資訊科技可以幫我們多少忙?』或『如何幫法?』一個根本的方法就是:要真正明白前面敘述的『什麼是資訊?』、『數位電子資訊有那些基本的性質?』以及發揮你的想像力來想想看『在這些基本的性質交互影響之下,資訊科技能為漢學研究做些什麼?』坦白說,目前這個問題還沒有較完整的答案;然而,至少前面已經幫大家理清了個頭緒,只要於此能發前人所未見,便是突破現況之良機,無論對做研究或創業都是如此。

由此看來,目前漢學學者能具備對資訊科技的『正見』是很重要的。以下就讓我們根據以上的人文資訊理論來演繹出一些基本的觀念。

如果我說:『漢學學者就是資訊業者。』也許很多學者會斥之以鼻,說我胡說八道。其實,以廣義的資訊科技而言,所有的學者、老師、甚至於所有坐辦公桌的,都是資訊業者;這是因為廣義的資訊業者即『以處理資訊為業者也』。據此,學者當然就是資訊業者。

學者就是資訊業者的說法,是有根據的。依照聯合國公佈的職業分類,共有四大職種,即:農業、製造業、服務業、和資訊業。其中資訊業的職位內容如〔表三〕所示。如果你能接受學者即資訊業者的說法,那麼首先你會明白,電腦化、數位化的工作其實就是漢學學者自己的事,不是電腦工程師找來的麻煩。換言之,電腦化、數位化的工作是漢學學者自己該承擔的事,工程師只是為做此等事必須僱用的工人而已。其次,你會明白:為什麼先進國家中已有超過一半的就業人口都是資訊業;為什麼以後的經濟發展要靠資訊科技、要靠知識、要靠創意。

從資訊科技之於一般的學術研究發展的影響來觀察,我們認為:對漢學研究來說,資訊科技將協助我們建立一個虛擬的數位漢學研究世界,它將與傳統的漢學研究環境相輔相成。到那時,也許學者可以充份利用這兩個環境不同的特質,自由地選擇,往復在這兩個環境下做研究。目前,我們已經朝著這條路上邁開大步了,諸如已開始建立了:數位圖書館、數位博物館、數位典藏、虛擬的網上研究群、虛擬的辦公室和實驗室、遠距教學、……凡此種種不都是在為打造一個虛擬的數位研究與教學的環境,與既有的環境相對映嗎?當然,以目前已有的成就而言,這個虛擬的數位漢學研究世界仍然是相當遙遠的;但是,至少我們在這個夢裡已可看到:應該逐漸建立起關於這個數位漢學研究世界的系統觀,諸如:與相關學科的聯繫與介面;除了資料的數位化之外,漢學研究工具和程序知識(procedure knowledge)的數位化亦極其重要;除了文字的數位化之外,器物的數位化也不可或缺……

至於漢學研究中會不會出現類比於基因工程或基因資訊一樣的東西呢?我以為無此顧慮,因為人文化育的存在與發展早已是以資訊、知識等為軸心的,漢學研究亦不自外。換言之,存在發展本來就是人文的基本核心問題,任何人文方面的研究都對其存在發展上有某程度的價值。是故此類發展早已隱含在漢學研究之中。

〔表三〕主資訊業(primary Information Sector)的內容[1]

©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INVENTIVE INDUSTRIES

R&D and Inventive Industries (Private)
Private Information Services

©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DUSTRIES

Education
Public Information Services
Regulated Communication Media

Unregulated Communication Media

© RISK MANAGEMENT

Insurance Industries (Components)
Finance Industries (Components)

Speculative Brokers

© SEARCH AND COORDINATION INDUSTRIES

Search and Non-Speculative Brokerage Industries
Advertising Industries

Non-Market Coordination Institutions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TRANSMISSION SERVICES

Non-Electronic based Processing
Electronic Based Processing

Tele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 INFORMATION GOODS INDUSTRIES

Non-Electronic Consumption or Intermediate Goods
Non-Electronic Investment Goods
Electronic Consumption or Intermediate Goods

Electronic Investment Goods

©  SELECTED GOVERNMENT ACTIVTIES

Primary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the Federal Government
Postal Service

State and Local Education

©  SUPPORT FACILITIES

Information 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Rental
Office Furnishings


[1] 此表取自美國商務部1977年發表的《The Information Economyvol.1 Definition and measure; 作者為Dr. Mark Uri Porat

 


Page 9 of 10
上一頁

論文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