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專案計畫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1997年6月20日

第五章 資訊時代的科學傳播

Page 5 of 5

伍、結論與建議

理論上,網路媒介可以成為科技、醫藥新聞以及科技、醫藥資訊傳遞的新媒介;由傳統的大眾傳播媒介傳送,由各學校、研究機構傳送,由政府機關傳送,由個人、團體傳送。同樣的,它可以傳送政府的科技醫療法令、政策,也可以傳送國內外的研究新發現、新理論,更可以傳送已有定論的科學理論、知識及教科書的種種知識,還可以傳送博物館典藏的古物影片等。

一、研究建議

不過,在開發網路媒介於科技醫藥資訊傳播之前,我們面臨了一些「技術上」的問題,是大家該深思研究的:

(一)、如何使網路媒介有如電話、電視或水電一樣,成為方便、廉價而普及的民生必需品﹖否則不只將造成資訊貧富差距現象,亦不符社會正義原則。這是政府宜立即開始研究、籌劃的首要任務,尤其是網路的硬體建設宜預早顧及普及、廉價之原則。

(二)、科技、醫藥資訊系統中公共資料庫之相關問題為何﹖如知識產權、隱私權及公開公平使用(access)的問題,而資訊公開、資訊分享的素養更是該預先探究的問題。

(三)、科學傳播人才的現況如何﹖徒有資訊科技的硬體設施,而無淺顯易懂的科學、醫藥資訊內容,民眾的科學、醫藥素養依舊無法提昇。科學傳播人才的培育應是資訊時代刻不容緩的問題,但是人才在那裡,從何培育,如何培育等都是該研究的課題。

(四)、網路媒介推廣科技、醫藥資訊的可行性如何﹖宜分近程、中程、長程階段探討。譬如已有的相關資訊,主管機關是否已系統建檔,並取得授權,足以設立網站,供民眾查閱﹖政府或可開始實驗性的研究,嚐試設立實驗網站推廣愛滋症防治資訊,並測試其效果及相關問題,然後再逐步推動各科技、醫療網站之設立,推廣各類科技、醫藥資訊。

(五)、國人的科學、醫藥素養如何﹖實應做大規模系列之實證研究,以為網路科學傳播推動之政策依據。

二、行政建議

在前述諸多問題尚未探究,並獲解答之前,我們眼前可做的有:

(一)、政府成立新聞網站,利用網路發新聞,如此可隨時提供完整、正確且深入的新聞資訊;不只提供新聞稿,也提供各類新聞背景;不只供大眾傳播媒介人員參考,也提供給所有能上網的人查詢。

(二)、及早責成(或成立)專責機構,如國科會所屬之科學技術資料中心,研擬將國外的科技、醫藥網路之資訊轉譯為中文網站之相關技術、辦法。同時,將國內已有的相關資訊(科資中心及其他機構的)彙整上網給民眾參閱。

嚴格來說,資訊時代已然來臨,可是國內的資訊基礎結構(infrastructure),除了電腦、網路的硬體技術聊備一格外,其他一切都仍在農業時代(以科學素養的標準來看),事事馬虎,看天吃飯,因循苟且……有了高科技的文明(如電腦、自動化等),卻無高科技的文化(如精確、嚴謹、守規的態度行為)。如果再不重視科學傳播,終有一天淪為先進國家科技的殖民地,儼如科幻影片中的補給站一樣;一切聽命總部,自己毫無自主、反抗能力。小說一九八四的寓言很可能成真!

書目

(一)、中文書目:

  1. 于衡,「文教、藝術、體育新聞的採訪」,新聞採訪。(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民59年9月),頁213-227。

  2. 王慧、夏幼文,「何處是歸鄉﹖科技新聞攻不進大傳媒體之憾」,我們的雜誌。(民77年11月),頁40-48。

  3. 李幸秋,「傳播人在資訊社會所扮演的角色」,資訊科技與大眾傳播,吳作樂等著(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民國84年),
    頁83-112。

  4. 李金銓,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書局,民72年修訂版)。

  5. 李瞻、王石番、謝瀛春,台灣電力公司加強公共關係業務之研究。(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民76年12月)。

  6. 李瞻、世界新聞史。(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民61年3月增訂版)。

  7. 政大新聞系,第一屆台北市中文報紙工作人員研討會會議紀錄。
    (台北:政大新聞系所,民65年3月)。

  8. 政大新聞研究所,新聞工作者參與短期進修課程的意見調查。
    (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民78年8月)。

  9. 胡志成,報紙內容與讀者需求之差距研究
    (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所,民80年)。

  10. 徐佳士,大眾傳播理論。
    (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民62年5月)。

  11. 孫曼蘋,我國報紙科學新聞正確性之研究,碩士論文。
    (政大新聞研究所,民65年6月)。

  12. 曹郁芬,「當記者導演新聞的時候」,遠見雜誌。
    (民77年5月號),頁120-123。

  13. 隋安德,報紙報導蝦米螢光劑事件之研究,碩士論文。
    (政大新聞研究所,民77年11月)。
  14. 甯育華、楊銘郎,「『參與性』記者的角色認知」,新聞學人。
    第10卷2期,(77年),頁21-27。

  15. 楊銘郎,「記者介入報導事件」,新聞學人。第10卷2期,
    (民77年),頁18-19。

  16. 楊銘郎,「科技記者談客觀與倡導」,新聞學人。第10卷2期,
    (民77年),頁19。

  17. 劉源俊,「我國的『社會的科學教育』現況分析研究」,我國基礎科學教育現況研究,王元沛等著,(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委託研究,民74年8月),第七篇,頁Ⅶ-23。

  18. 蕭新煌,我們只有一個台灣(台北:圓神出版社,民76年)。

  19. 謝清俊,「閱聽人如何迎接新資訊時代的來臨」,資訊科技與大眾傳播,吳作樂等著(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民84年),
    頁113-147。

  20. 謝瀛春,台灣的科學傳播概況之研究
    (委託研究,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民80年)。

  21. 謝瀛春,科學新聞的傳播(台北:黎明文化,民80年)。

  22. 謝瀛春,「談科學知識的普及」,科學月刊。第19卷7期
    (民77年),頁489-490。

  23. 謝瀛春,「環保報導務求心平如秤」,新聞鏡。第12期
    (民78年1月),頁40-42。

  24. 韓尚平,「台灣科技新聞報導的現況與問題」,科學月刊。
    第21卷8期(民79年),頁617-620。

(二)英文書目

  1. Burkett, Warren. News Reporting: Science, Medicine, and High Technology. (Ames, Iowa: the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6).

  2. Cohn, Victor. "Are We Really Telling The People About Science?" Science, 148 (1965), 750-753.

  3. Cronholm, Margareta, and Sandell, Rolf. "Scientific Information: A Review of Research."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1:2(1981), 85-96.

  4. Dunwoody, Sharon. "Science Journalists: A Study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Selection of News at a Scientific Meeting." Ph. D.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1978.

  5. Goodell, Rae. S. The Visible Scientist. (Boston: Little, Brown & Company, 1977).

  6. Goodfield, June Science and the Media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81)

  7. Hagstrom, Warren O.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Carbondale & Edwardsvil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65)

  8. Hirsch, E. D., Kett,Jr., Joseph, and Trefil, James. "What Literate Americans Know: A Preliminary List, "in E. D. Hirsch. Jr., Cultural literacy-- What Every American Needs to Know.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 1987), 146-151.

  9. Hively, William "How Much Science Does the Public understand﹖" American Scientist, 76 (1988), 439-444.

  10. Hsieh, Ying-chun. "Science and the Press in Taiwan."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1984.

  11. Johnson Ⅳ, Clarence C. "Report: World Wide Web Sites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Science to the Public," Science Communication, 18:1, Sept. 1996, pp.80-87.

  12. Kowal, John Paul. "Responsible Science Reporting In A Technological Age," Journal of Technical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 10:4 (1980).307-314.

  13. Krieghbaum, Hillier. "The Background and Training of Science Writers," Journalism Quarterly, 17(1940), 15-18.

  14. Krieghbaum, Hillier. Science and The Mass Media.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67).

  15. Logan, Robert Altman. "Nothing But the Facts-A Critical Analysis of Science Reporting In American Newspaper."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owa, 1977.

  16. Schramm, Wilbur. Science And The Public Mind: A Memorandum For E.C. Sherburn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Stanford: Institute for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61).

  17. Smith, Kenneth L., "An Accuracy Study of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in Three National News Magazines," Master's thesis, Iowa State University, 1973.

  18. Snow, C. 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19. Technology Reviesw.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Press: Must the 'Age of Innocence' End﹖" Technology Review, March/April (1980), 46-56.

  20. Thorn J. and Pfeil, Mary Pat. Newspaper Circulation: Marketing the News. (New York: Longman Inc., 1987).


Page 5 of 5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