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評審之目的與範疇 此次評審之範圍,包含此專案之全體。是故對此專案之基本構想、立案精神、行政結構、整體產出、執行策略、行動方針、人事、預算、社會效益等均可作整體之評估與建言。此外,在組織方面,則包括對工作小組、專案辦公室、推廣辦公室等之運作,提出評估和建言,以為今後改進之藍本;在各個主題計畫和技術支援計畫方面,則希望對其產出之主題、品質、相關技術、和效益等等作評估和建言。茲將工作小組、專案辦公室、推廣辦公室、和各計畫之主要任務和評審重點說明如下,以為參考。 一、工作小組 工作小組是本專案執行時之決策和協調的中心。工作小組的行政事務由專案辦公室負責支援。工作小組定期召開委員會議,以了解各子計畫進度、整合各方意見、和作自我評估、改進等工作。工作小組有完整的會議記錄檔案,可供參閱。 二、專案辦公室 專案辦公室的主要任務有:建立合作發展環境、系統架構之規劃、推動共同資訊技術規範、推動主題系統開發、研擬下年度計畫之執行方案等。茲分述如下。 
      1. 
      建立合作發展環境 
      各主題計畫和各技術支援計畫彼此間的了解、協調、合作等機制由專案辦公室推動。此即建立本專案組織內之溝通和合作的機制。組織溝通除包括人員的接觸、會議、與小組討論等項目外,還須建立完整的文獻資料檔案以便書面的溝通,並應善用網路以彰其效。是故本計畫就這方面作了些特殊的安排,茲分述如下: 
      
        建立聯絡員制度。聯絡員(liaison)制度是指各計畫應指定專人,負責與其他計畫之間彼此的溝通和聯繫。聯絡員有義務參加有關的會議,並於會後有責任將相關信息該計畫之同仁報告。建立網路上的虛擬辦公室。各子計畫應將計畫所有書面文件,以電子檔形式交專案辦公室。此所指書面文件包括計畫書、人事資料、會議記錄(會議不可無記錄)、技術文件、行事曆(所有活動規劃)等。專案辦公室將各子計畫文件匯整、分類,製作為電子辦公室,由此單一窗口,希望專案內之任何一位成員,皆可取得欲得之信息,皆可與任何其他成員直接在網路上聯絡、溝通。在計畫執行期間,專案辦公室將安排計畫間之相互訪問、參觀、會商,以增進彼此之了解並促進彼此之合作。專案辦公室將主動與主題計畫聯繫,並形成合作關係。由於人文與科技之間本有鴻溝,各計畫成員有必要養成良好之溝通、合作素養。若有溝通、合作不良情形,專案辦公室有責任協調並解決之。 2. 系統結構之規劃 研擬本專案的系統結構。如圖三即為一例。 3. 
      推動共同資訊技術規範和標準 
        各主題計畫有義務採用已發展出的技術規格與標準,並參與新規範與標準之訂定工作。以技術支援計畫推動下列規範和標準 
        時空和語言座標,內容表達和標誌之規範,檢索和參照之規範,和選擇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之相關標準。 4. 推動系統的開發 推動主題計畫和技術支援計畫之執行。 5. 
      研擬下年度計畫之執行方案 如草擬「八十八年度徵求研究計畫通告」等。 三、推廣辦公室 推廣辦公室是數位博物館概念、技術及數位博物館專案成果的推廣者。推廣辦公室主要任務有以下四點: 
      1. 
      加強國內典藏單位及產業界對數位博物館的認識 為使國內典藏單位及產業界更加瞭解數位博物館的功能與使命,本計畫小組藉由辦理以下活動以加強國內典藏單位及產業界對數位博物館的認知: 
        數位博物館專業人員研習班研討會、專題演講建置數位博物館推廣教育網站參與國際書展於各種媒體專文介紹等 2. 
      提昇民眾對數位博物館的興趣及使用能力 為提昇一般民眾對數位博物館的興趣及使用能力,本計畫小組利用各種與民眾接觸的管道將數位博物館的功能及使用概念分享與民眾,包括: 
        參與國際書展於各種媒體專文介紹建置數位博物館推廣教育網站辦理中小學教師網路素養研習班等 3. 
      充實中小學教師使用網路資源及建構網路資源之能力 為將數位博物館使用概念向下紮根,應先充實中小學教師數位博物館素養,本計書小組舉辦中小學教師數位博物館素養研習班,以充實中小學教師之數位博物館素養。 4. 
      培養建構數位博物館所需之人才 為將數位博物館在國內紮根,當務之急是培養建構數位博物館所需之專業人才,本計畫小組針對典藏單位人員、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人員辦理下列活動,為往後國內數位博物館的發展鋪路: 
        研討會、專題演講數位博物館專業人員研習班維護數位圖書館/博物館人才資料庫等 四、主題計畫和技術支援計畫 各計畫的評估,可以分下列數要點說明: 
      1. 
      執行過程之參與、溝通、合作和團隊精神。 2. 
      計畫文獻之管理。此項應含有對下列文件之考量: 
        與計畫相關的各類會議記錄工作日誌參考文獻之匯整 3. 
      產出之易用性與親和性 主題計畫應提列網站內容之企劃,如劇本等,以明白地顯示其欲呈現的內容與其易用性和親和性。關於文案之呈現、編排、和網頁之設計、製作等皆屬可評之範圍。 4. 產出之品質 主題計畫之產出詳如表一。這些產出各有其產業應用的價值。智財產權屬公共領域之產出,價值較高。然而,亦不排除無糾紛的私有智財權之產出。 5. 
      規範與標準之創制和應用 引用規範與標準之良窳是本專案成敗之關鍵。各計畫在此方面的貢獻,應于重視。 表一 
      主題計畫產出項目一覽表 (一) 原始典藏概述 
        
          主題名稱典藏主題之文化特色與價值目前典藏內容概述包括文物之品質、數量、來源、結構和組織、歷史背景和相關文件、文獻等。
典藏文物之所在地、管理維護單位。典藏機構之同意書和對智慧產權的要求 (二) 
      建構之數位典藏說明 
        
          欲數位化之文物清單。各種文物數位化之方式和規格(請註明理由)。數位典藏主題之內容與其結構、功能。數位典藏之呈現方式、劇本構想、導覽結構(圖)、參照、注釋解說、檢索系統、和使用者界面等。逐項說明對此數位典藏智慧產權的要求。 (三) 資訊技術之運用 
        
          說明整理文物所援用的主要技術,以及整理工作的內容。說明典藏文物之資訊,如何在電腦中表達(representation)。說明典藏文物之資訊,在網際網路上傳遞與在終端機上呈現之構想。逐項說明所引用之標準和規範,並說明理由。 (四) 產出之清單 
        在下列各項目中,應列出重要的欄位、項目、和對智慧產權的要求。 
          各個原始的數位檔案(原數位檔)。各個已加標誌的原數位檔(標誌檔)。各個屬性或背景資料的檔案。各個已有主題且已結構化的屬性或背景資料檔案,如主題詞表、索引詞表、索引典、破音字表、近(同)義詞表、詞網(word 
            net)等等。各個資料庫。根據使用者需求考量設計的檢索系統。各個可供參考或共用之工作流程(包括行政上和技術上的)。各個可供參考或共用之程式和系統。各個其他申請人認為有價值的產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