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專案計畫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委辦研究計劃 1998年2月

第五章 網際網路內容的傳播理論探討
    ──從「傳播即文化」的向度談起
Page 3 of 7

參、傳輸的傳播模式理論

過去,傳播理論一直建構於傳播的線性關係上,如下圖所示:

  來源→製成符碼→訊號→符碼還原→目的地(傳輸過程)

  來源←製成符碼←訊號←符碼還原←目的地(回饋過程)

在此傳播過程的線性思維下,傳播者(即來源)將訊息(即訊號)傳送給受播者(即目的地),即完成了「傳播」工作。傳播理論亦是在此模式下,由探究傳播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內涵、影響等問題而建構;像傳播者分析、訊息設計、傳播通道、受播者分析、傳播行為及傳播效果等的研究如此,而以政治意識形態、政治經濟勢力宰制(或反制)為主要取向之傳播研究亦是,而強調心理治療的勸服、遁世角度的研究更是如此。

一、傳播者角度

線性傳輸的傳播理論,強調傳播者將訊息傳送給受播者,然後如果受播者要回覆(回饋),再將受播者(此時成為傳播者)的回覆訊息傳送回傳播者(此時轉變為受播者)。

這樣的理論蘊涵了時間、空間的延遲意義,因此,傳送訊息及回饋訊息之關係是不平等且間接的。尤其是實際運作之下,傳播者的組織化、專業化扮演關鍵角色,使傳播者成為主動、宰制訊息傳播的角色,而受播者多處於被動接收訊息的立場。基本上,傳播者除了純粹市場導向的供需原則外,亦本著教育(文化傳承角色)、服務的功能,提供訊息傳播。基於此,傳播者有如教師(文化傳承角色),亦如社會服務者。表面上,傳播理論主張:受播者「要什麼」,所以傳播者才「給什麼」;實際運作時,是傳播者決定受播者「要什麼」,所以「給什麼」。

從人類社會建構於權力分配、利益掌控的前提下,傳播不再侷限於人與人之間傳情達意、增進了解的「單純」「平等」關係,它往往成為權力角逐、利益輸送的籌碼、表現。因此,掌控傳播、壟斷資訊(即指訊息)者,往往就是社會中權力最高最大、經濟勢力最強的一方,這在初民社會如此,在現代社會亦然。即使在地球村的時代,除非傳播的機制(mechanism)改變,否則亦將如此。這正足以說明為什麼各國關切網際網路的傳播影響;眼前重點或許是政經勢力的分配問題,但更深層的還是自己的文化特色一旦喪失(儼如絕種的動物),連立足國際社會的籌碼都沒了。

因此,從傳播者的角度來看,掌控並主動積極提供網際網路的內容,應是在網路傳播中立於主宰地位的關鍵,此點對國家民族的生存及文化之保存尤為重要。

二、受播者角度

如前一節所述,受播者在線性傳播過程中,受制於時空延遲的「先天」限制,因此在接收訊息時往往處於被動、不平等的地位。雖然基於「互惠」的考量,或基於教育、文化傳承的考慮,傳播者在傳送訊息時的確考量了受播者的立場(其所思所需)。不過,其中亦有傳播者主導(或主宰)受播者所思所言(想什麼怎麼想)的情形,如宣傳、廣告等最為明顯。而此種透過傳播(工具)宰制受播者思想言行的情形,亦因各社會之政經體制、意識形態、社會思潮之不同而有程度上的區別。同樣的,在文化的表現上亦多少有類似情形。

即使如此,受播者的主動、個別差異及因地制宜的心性變化,往往能改變「受制」的情勢,甚至幻化、匯集成塑造文化的力量。美國的搖滾音樂發展中不乏這樣的情形,而國內近年來的讀者投書版增頁、廣電媒體的現場反應意見的開播以及各種民意反映管道的增設,也是受播者主動反映其所思所想所需的例子。

嚴格來說,受限於傳播體系的組織結構及社會分工的專業取向等因素,受播者面對大眾傳播的傳播模式,仍無法成為完全主動的受播者,而且在長期的制約影響下,甚至連「怎麼要」資訊的思辨能力都無從孕育;如此看來,耳聰目明的受播者那裡來?

不過,這樣的形勢,可能因網際網路的個人化特性而有所改變。

三、網際網路的傳播意涵

網際網路媒介一旦普及,勢必改變以往傳播媒介主動、宰制訊息的角色,亦將一改傳播理論傳播者與受播者及訊息之間的關係。理論上,傳播者(sender)也是受播者(receiver),而且每個人都可以是傳播者,可以主動傳送訊息;更是主動的受播者,可以主動選取訊息。「要什麼,給什麼?」不再是傳播媒體獨有的主控角色,而「想什麼,怎麼想」也將還給每個人。

但是,事實上,觀諸目前網路媒介的內容以及使用者的傳播素養(資訊的表達、正確、完整及倫理道德等),網路資訊泛濫、真偽莫辨等無監督、管理之無政府狀態(不是指網站管理,乃指資訊內容品質),「想什麼,怎麼想,怎麼要?」的理想境界還遙遠得很。尤其是,人們如何選擇網路資訊,如何辨別、該如何利用科技、網路對人類原有的語言文字之溝通能力有何衝擊,網路將塑造什麼樣的人類文明……等將是更重要的課題。其中尤其是每個人傳播素養之加強,才是網際網路時代將媒體還給每個人的關鍵,也是此刻最迫切的研究課題。


Page 3 of 7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