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專案計畫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委辦研究計劃 1998年2月

第五章 網際網路內容的傳播理論探討
    ──從「傳播即文化」的向度談起
Page 7 of 7

柒、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與建議

網際網路內容的問題牽涉很廣,但從傳播即文化的觀點來看並不複雜;只要掌握傳播的方法,站穩自己文化的立場,守住自己的語言文字,腳踏實地一步步為之,自能創出獨特的中文網際網路文化,成為全球中文資訊重鎮。換言之,傳播、文化、語言文字是網路內容之關鍵,應是推動國家資訊基礎建設的基本項目,也是攸關國家民族存亡絕續的依據。

二、建議

(一)儘速展開中文網際網路內容的相關研究(含傳播研究),其中包括網路技術手冊及相關內容製作手冊之撰寫。有關傳播研究部份,應側重傳播的文化意涵的研究。

(二)統整現有中文網站的相關資料,藉以了解其內容及遭遇的問題、困難。

(三)系列規劃國家級的中文網際網路內容,並實現公共資訊系統為全民所有且公平使用的理想。

(四)加速國際間漢字處理研究工作之進行,目前日本文部省逐年支助相關研討會議,我們政府顯然應扮演更積極主動的角色。

(五)進行全國大規模、長期的文化研究,可從當代流行文化、傳統文化、文化行為等分項進行,尤應注意現代台灣人生活方式、價值觀及言行之調查。此項基礎資料之完成應嚴謹為之。蒐集完成之後將對各項政策擬定、推動,助益宏偉。

(六)規劃長期之中國語文研究,包括語文應用、寫作、口語表達、溝通方法等,從小學、中學、大學到研究所的語文教學,到一般人的語文應用,到大眾傳播媒體的語文表現等。此語文傳播的基礎研究資料對各界都有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一) 書籍、期刊:

  1. 【尤禮慧,1997】尤禮慧,《教師使用資訊設備於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壢:私立元智工學院電機與資訊工程研究所,民國86年)。

  2. 【李亦園,1982】李亦園,〈文化變遷、經濟成長與模式行為〉,《文化與行為》,(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1年8月8版):32-57。

  3. 【周志文,1992】周志文,〈從文化的觀點看文字統一的問題〉,姚榮松編,《中國文字的未來》,(台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1992 ): 49-65。

  4. 【姚榮松,1992】姚榮松編,《中國文字的未來》,(台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1992年)。

  5. 【徐佳士,1973】徐佳士,《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民國62年)。

  6. 【徐道鄰譯,1957】徐道鄰譯,〈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檢討〉,《現代學術季刊》,2:1(民國47年3月): 12-52,或 (A.L. Kroeber & Clyde Kluckhohn,《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Cambridge, Mass.: Peabody Museum, 1952).

  7. 【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1997】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TANet 全國各單位與INTERNET Traffic〉,《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10(民國86年):55-63。

  8. 【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1996】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我國資訊教育現況與展望》,(台北: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民國85年4月)。

  9. 【黃學碩,1997】黃學碩,《網際網路公共傳播內容的分析─以交大BBS站為例》,碩士論文,(新竹:交大傳播研究所,民國86年)。

  10. 【熊智銳,1995】熊智銳,〈台中市國中小學生國語文成績低落的我思我想〉,《中國語文》,(民國84年11月):27-32。

  11. 【潘家慶,1997】潘家慶,〈第一等大事,豈可等閒視之?〉,《傳播研究簡訊》,10(民國86年5月15日):1-2。

  12. 【廣播電台評鑑小組,1992】廣播電台評鑑小組,《英、德、法三國廣播事業考察報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民國81年8月)。

  13. 【賴東明,馬國光等,1990】賴東明、馬國光等,《日本廣播事業考察報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民國79年11月)。

  14. 【劉幼琍,1997】劉幼琍,《多頻道電視與觀眾》,(台北:時英出版社,民國86年9月)。

  15. 【謝清俊,1996a】謝清俊,〈電子古籍中的缺字問題〉發表於Chinese Unicode Workshop held a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U.S.A., Sept.7-8, 1996.

  16. 【謝清俊,1996b】謝清俊,〈A Descriptive Method for Re-engineering Hanzi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Codes〉發表於漢字字碼與資料庫國際研討會,京都及東京,日本,Oct.7-12, 1996。

  17. 【謝清俊,1995】謝清俊,〈閱聽人如何迎接新資訊時代的來臨〉,吳作樂等,《資訊科技與大眾傳播》,(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民國84年9月):113-147。

  18. 【謝清俊,1992】謝清俊,〈談中國文字在電腦中的表達〉,姚榮松編《中國文字的未來》,(台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1992):67-81。

  19. 【謝清俊、尹建中等,1997】謝清俊、尹建中等,《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行政院經建會委託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民國86年7月)。

  20. 【謝清俊及黃克東,1989】謝清俊及黃克東,《國字整理小組十年》,(台北:國字整理小組,1989)。

  21. 【謝瀛春,1997】謝瀛春,〈數位媒介對大眾傳播的革命性挑戰〉,謝清俊、尹建中等,《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行政院經建會委託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民國86年7 月):127-145。

  22. 【謝瀛春,1997】謝瀛春,<要什麼,給什麼?想什麼,怎麼想?─從傳播理論談起>,發表於「Opening the Gate: Increasing Content of Internet」座談會,第三屆台灣區網際網路研討會,1997年10月21-24 日,(台北:台灣大學資訊系館,教育部及台灣大學主辦)。

  23. 【謝瀛春,1991】謝瀛春,《科學新聞的傳播》,(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國80年4月)。

  24. 【瞿海源,1997】瞿海源,〈資訊網路與台灣社會──網路使用的社會意義〉,謝清俊、尹建中等,《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行政院經建會委託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民國86年7月):147-168。

  25. 【瞿海源等,1997】瞿海源等編,《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會議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民國86年12 月)。

  26. 【瞿海源等,1996】瞿海源等編,《第一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議程及會議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民國85年12月)。

(二) 報紙文章:

  1. 【林政華,1997】林政華,〈文字退化時代的因應策略〉,《中央日報》,民國86年10月26日,19版(中副)。

  2. 【陳蓓蓓,1997】陳蓓蓓,〈語文天才〉,《兒童日報》,民國86年12 月27日,12版。

二、英文書目:

  1. 【Carey, 1988】Carey, James W.,《Communication as Culture》,(Cambridge, Mass.:Unwin Hyman, Inc., 1988).

  2. 【Estabrook & Vernon, 1997】Estabrook, Noel & Vernon, Bill, 《Teach Yourself THE INTERNET in 24 Hours》, (Indianapolis, In.: Sams Publishing, 1997).

  3. 【Grossberg, 1997】Grossberg, Lawrence.,〈Conclusion: From Media to Popular Culture to Everyday Life〉,《DANCING IN SPITE OF MYSELF》,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7):270-284.

  4. 【Pauly, 1991】Pauly, John J.,〈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Mass Communication〉,《Journalism Monographs》, 125 (February, 1991):1-29.

  5. 【Sapir, 1949】Sapir, Edward.,〈Introductory: Language Defined〉,《Languag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Inc., 1949):3-23.

  6. 【Sapir, 1949】Sapir, Edward.,〈Language, Race and Culture〉,《Languag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Inc., 1949): 207-220.

  7. 【Smura, 1997】Smura, Edwin J.,《HOME-OFFICE OF THE FUTURE》, (Los Alamitos, Calif.: READI Publications, 1997).

  8. 【Smura, 1997】Smura, Edwin J.,《A NEW CONSCIOUSNESS─For Teaching Children at Home》, (Los Alamitos, Calif.: READI Publications, 1997).

  9. 【Smura, 1997】Smura, Edwin J.,《HOME SCHOOLS AND `LIVING' BOOKS》, (Los Alamitos, Calif.: READI Publications, 1997).

  10. 【Westley & Stempel III, 1981】Westley, Bruce H. & Stempel III, Guido H.,〈The Systematic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s〉in Bruce H. Westley & Guido H. Stempel III (ed.),《Research Methods in Mass Communic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1981):1-9.


Page 7 of 7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