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處理實驗室 專案計畫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委辦研究計劃 1998年2月

第八章 網路合作環境對中文教學組織的影響
    ──從政策制定面分析
Page 3 of 5

參、網路合作環境對教學組織的影響

本章所指教學組織泛指一般的教學機構,或是各種形式的學校。本章將採取類比的思維方式,將前章所述的網路合作環境對企業組織的影響,以類比的方式推論到教學組織,以便分析探究網路合作環境對教學組織的影響。

一、核心科技──網路合作環境

前章的結論說明了企業網路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阻礙,引起了產業界徹底而根本的變革。這些變化會不會出現在教學組織之上呢?以下就突破時間和空間兩者作分析,再討論突破時空後,所引發的各種現象。

(一)突破時間的限制

企業網路的威力發揮在改變了企業的核心運作之上,從而改變了個別廠商乃至於整體產業的競爭規則、競爭勢態和產業結構。前章的分析指出企業網路對各類產業的影響,並不相同,其關鍵端看企業網路是否轉換了該產業的核心運作。若是,則時間成為另一種型式的資本,會搖撼整個產業現況。若否,則該產業不至於有根本的變化。以此為依循,來分析教學組織的變化。首需確定什麼是教學組織的核心運作(core logistics),才能進一步分析網路合作環境可能的影響。

若以產業界上市時間的核心運作來看,教學組織上市時間的核心運作,就是從招生、篩選、入學、教學、養成、考核、畢業的整個運作過程。初步看來,這個過程似乎不致於因為網路合作環境的出現,而發生顯著的變化,尤其在時間的縮短方面,幾乎是不可能。所以如此結論的理由是在此核心運作過程中以教學、養成的時間最長。由於人腦對於知識的吸收在單位時間內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技術性的知識(skill),更需要不斷的演練和實習才能養成,很難縮短時間。即使是應用一些電腦輔助教學工具,能縮短的時間也極其有限。就這一點看來,網路合作環境似乎不足以搖撼教育界。

從另一角度來看,教學組織的另一個核心運作是知識產生和傳播,這包括了知識的搜尋、分類、產生、儲存、傳播的整個過程。無可置疑地,網路合作環境對這個核心運作的影響極大,能夠極其顯著地縮短其運作時間。利用資訊科技作知識搜尋、分類、產生與傳播,與不用資訊科技所需的時間,差距十分龐大。例如科技知識的產生到傳播,若使用網路環境,則可顯著縮短時間。若這些知識搜尋、分類、產生、儲存、傳播的科技或知識被壟斷,則對教育界的影響,非常巨大。以目前的演變來看,所幸學術知識公開的傳統仍然存在,因此,尚不致於發生知識壟斷的情況。但就教學組織而言,知識搜尋、分類、產生、儲存、傳播所需的資訊科技,包括硬體、軟體、網路和資料庫,就成為一種十分必要的資本資產。這些科技會影響新課程推出的時間。在未來,教學組織因應環境需要,適時快速的推出新課程,是生存的一項必要條件。

綜上所論,從突破時間的角度來分析,網路合作環境尚不致於對教學組織引發基本而徹底的改變。但是知識收尋、分類、產生、儲存、傳播所需的設備,已是教學組織一項不可或缺的資本資產。

(二)突破空間的限制

網路合作的連結能力,可以讓教學在網路上進行,學生不用上學,而可以把教室帶到學生家裡。以突破空間限制的觀點來分析資訊科技對教學組織的影響,極可能會徹底而根本地改變整個教育界,甚至於全球的教育界。假若,教學與地點無關,而教育僅以知識傳授為目的,網路教學幾乎可以完全取代傳統的面對面式的教學。若無母語的限制,再剔除實習的實際操作的空間限制,和人為的法令限制,則很可能出現一種景象,全球僅存留目前頂尖的一流學校。試問,若能上哈佛、MIT、牛津、耶魯,誰還要上台大、清華呢?網路合作環境突破地區限制,極可能改變教育產業的根本競爭勢態,同時也會影響教學組織的作業、溝通、工作流程、招生方式、考核方式,文憑制度,極可能造成新的景象、新的設計和新的組織結構。

例如美國於1994年於科羅拉多州的Fort Collins成立了國立科技大學(National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充分利用全國最好的大學教授(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電腦科學的教授參與)提供各種課程,至今共有47所大學提供1200種高等學院課程及400種無學分課程,給超過十萬名科技專家選讀。現在此一課程,在美國、中國大陸、以及法國等地,共有439個地點提供多種碩士課程。因為預算的縮減及地方利益之故,許多州政府教育官員也開始重視此一事態的發展【Tapscott, 1997】。

教育家要思考:一旦網路突破了空間的限制,面對全世界一流學校的競爭,試問:還有什麼生存的空間?投資教學網路並不能維持生存,而是要能擁有一些世界一流學府所不能提供的資源。也就是說,依照網路科技的影響,讓競爭環境更趨向於亞當史密斯所說的自由競爭市場。在此市場之下,只有最優秀的廠商能夠生存。此外,就是差異化,如果能擁有與第一流產品不同的特色,這種廠商也能存活。教育家們要思考的就是怎麼擁有不同於一流學府的特色。

要找出網路合作環境下教學組織的特色,可從網路合作技術的特質來分析:在教育中,凡因網路合作環境而喪失的部份,也就是在網路合作環境下特色之所在。因為這些特色上了網路就喪失了,這也是網路力所不及之處。若教育組織能擁有這些特色,就堪與世界之最相競爭。李英明、羅曉南的研究指出【1997】,網路會造成dehumanization,若要擁有特色,就要恰與其反,也就是能做到humanization。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重回牛津、劍橋學院式的教學方式,或者說是一種復古吧!讓老師和學生可以在天清地寧的環境中,毫無拘束地追求知識,不時的對話,而啟發出學生對知識追求的熱誠和執著,發展出學生偉大的人生視野和對人類的使命感,也就是能激發出學生的理想,塑造出真正的菁英份子。這種教學的特色,不是網路可以取代的。他所給予學生的不只是知識,而是超乎知識的一種人生的智慧和文化的品味。具有這種特色的教育,在未來網路合作環境之下,可能會普遍存在。

耶士培認為大學在研究與教學之外,尚應有「創造性的文化生活」,實際上,第一流的大學,無不有意無意地在培育一種文化生活。文化生活常決定大學的風格,影響學生的氣質品行。大學文化的形成,靠多種不同的力量,但老少學者居息一堂,朝夕切磋,顯然是有利因素之一。牛津、劍橋之書院生活是典型的例子。哈佛羅威爾所倡的「屋舍制」(House System)則是循牛津、劍橋的軌跡。在書院生活中,每四個學生就有一位導師,每個學生每天要和導師對話一小時。學生的氣質和品行,就在這對話之中,塑造出來,啟發出來。紐曼曾說:「假使給我兩個大學,一個沒有住院生活和導師制度,而只憑考試授予學位;一個是沒有教授和考試,而只聚集著幾輩少年,過三四個年頭的學院生活。假使要我選擇其一,我毫不猶豫地選後者」【金耀基】。這種復古式的學院生活,就是一種具有特色,而充滿了人文氣息的教育,它可以補足網路教學之不足。中國古代的書院教育,亦復如是。在網路教學打破時空的同時,書院教育很可能受重視。

另外一種教育,也是網路無法完全取代的,就是技術的養成,需要現場實作。網路的教學雖然能夠小部份利用虛擬實境來教學,但要動手實作,網路就不能全然取代。因此,擁有優異的實習設備的教學組織可以保有特色,而不被網路教學所取代。教學組織除了擁有實習設備之外,亦可能和產業界密切聯繫,形成夥伴關係(partnership),利用產業界作實習環境,以擴大組織疆界,共享經濟疆界效益。

以上是從網路合作環境最直接的影響--突破時間和空間兩個向度,對教學組織可能的變化所做的分析。突破時空障礙之後,會對教育產業產生一連串的漣漪效果,這些漣漪效果綜合起來,讓教育產業已然出現了一些變化,將在下一節中進一步分析。

二、教育環境分析

綜觀教育產業,由網路合作環境所引發的環境特色,有六項:(1)法令放寬、(2)全球化、(3)產能過剩、(4)品質和服務、(5)產業疆界模糊,和(6)組織疆界模糊。茲分述於次:

(一)法令放寬

修憲造成教育經費短缺,自籌經費應聲而起,跨校選課、跨校網路教學、擴大承認國外學歷、學校自主、取消部分必修課程等等,都是法令放寬的事實或其結果。在企業界,法令放寬的結果不僅侵蝕了企業經營的邊際利潤,而且改變了競爭規則,企業必須重新思考其基本作業,能善用資訊科技徹底而成功地改變其核心運作的企業,成為贏家,否則,就被淘汰。這些現象是否會出現在教育界呢?

毫無疑問的,法令放寬加速教育界的自由競爭的腳步,會稍許改變競爭規則。短期內,似乎談不上侵蝕邊際利潤的問題。但是,一旦發生了邊際利潤持續降低的情形,其解決之道似乎也與企業界不同。在企業界利用資訊科技改進其核心運作,降低成本,提高品質和服務,而能成功地存活。在教育界利用資訊科技改變其核心運作,並不一定保證能夠存活。一則因為教育的核心運作流程很難依賴網路做大幅的時間縮減。再則,雖然網路能降低教育成本,但估計網路教學普及之後,人人都用,使得網路教學成為進入教育產業必要的投資,而非具競爭力的特色。

(二)全球化

在產業界,資訊科技促成了全球化,侵蝕了經營的邊際利潤。這在教育界而言,全球化的腳步尚在起步。其實,網路技術已經成熟到可以打破地區的限制,進行網路遠距教學。這以聯合國所屬之世界貨幣基金會,聯合美國名校對非洲國家開放網路教學,並授予學位的作法可以得到證明。而目前所以未全球化的原因,主要來自人為的法令限制。一旦,法令的限制取消,預計全球化將改寫整個教育產業,凡其入學方式、授課方式、學習、考核、學習成果之認定、文憑制度等均可能完全不同。

(三)產能過剩

網路教學能夠複製教學過程,甚至說是複製教師。屆時,除非教師的角色改變,否則產能過剩的現象,可能極度嚴重。除非是實習課,討論課(師生現場互動)受地區的限制,無法由網路來取代,而需要較多的教師。因此,教師角色的轉變,可以預期由授課的角色轉而為指導學習、輔導學習的助教角色。有關教師角色的轉變,屬於組織內部的變化,在本章「網路合作環境對教學組織的影響從組織轉型面探討」一篇中有較深入的分析。

(四)品質和服務

Keen的研究指出對品質和服務的要求,已從一個產業推向另一個產業,開始是製造業,然後是服務業,而最近,已指向教育界和政府部門。要求教育界提高品質和服務是必然的趨勢。網路突破了空間,競爭的對象不是本地的教學機構,而是全球一流的學府。必定對教育機構要求更高品質的服務。

(五)產業疆界模糊

前章論及擁有企業網路優勢的廠商,能夠輕易地利用網路侵入另一產業。這個現象,估計在未來的教育界,會更嚴重,一旦網路教學形成風氣之後,主要的競爭除了來自全球的教育機構之外,絕不能忽略產業外的入侵者,估計像是擁有頻道的傳播業,如Discovery就能很輕易地跨入。再如和著名教授擁有良好人際關係的出版商,也很有潛力在網路上開設虛擬教學機構,且各大圖書館、博物館也相繼提出各種教學課程。再如擁有傳播線路的有線電視業者,也極可能跨入。所以未來若無人為法令的強行限制,產業的疆界會很模糊,跨產業的競爭,估計會比企業界還要嚴重。

曾有人估計,在未來,會有一種現象出現:就是在銀行界,已看不到銀行實體,而在網路上有很多虛擬銀行和個別存在的銀行家【Mayer, 1997】。這個現象會不會出現在教育界呢?本章認為或許在網路上會有很多虛擬學校出現,但同時也存在著復古的學院式的學校。這是因為虛擬學校和學院式的學校二者的教育目標不同,前者以知識傳授為主,後者以啟發人性為主。Papert【引自張一蕃, 1997】指出數位科技可能讓學校的既定形象失去意義。

(六)組織疆界模糊

就像跨校選課一樣,未來網路教學盛行之後,校際之間的界線將趨於模糊,教學機構之間會有更多的合作行為。例如現今透過網路教學,台大、交大、清大之間以相互承認網路教學課程學分,許多的國內大學也尋求與國外大學相互承認網路學分。此外,學校和社會上其他的組織,如傳播業、博物館、出版業、企業等的聯繫也會大增,使組織疆界趨於模糊。

三、教學組織的因應

由於科技造成的環境改變,對教育界而言,步調較為遲緩。因此,不若企業界已然存在著諸多因應之道。但是,若未能及早未雨綢繆,則一旦環境改變,現實必定極其殘酷。教育是國家之根本大計,因應未來的變遷,及早準備,以超凡的眼界和魄力,做長期的考量,是絕不可忽略的一件事。著手處,有兩個要點:其一是從教育的本質下手,重新思考什麼是教育,要給教育設定一個全新的視野,要清楚知道教育是什麼,應該怎麼做,在網路的全球化競爭下,如何能夠存活,或積極來說,如何貢獻人類,一旦重新界定教育的內涵之後,配合網路教學,教學組織應該出現全新的設計和全新的結構。關於組織設計和組織結構的討論,在本報告「網路合作環境對中文教學組織的影響從組織轉型面分析」一章中,有更詳盡而深入的討論。這是一個根本,若無這個根本,很難因應未來的挑戰。但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它需要有人不斷的思索、不斷的觀測、不斷的修正,這是一件根本大事。其二,是要講求政策制定的過程與方法。網路教學影響至鉅,關於這個政策的制定,不是一個單一領域的專業人員可以勝任的,尤其是不能只交給資訊科技的專業人員來制定。不可避免的,這個政策會涉及資訊科技,但是科技本身不是主角,教育才是主角。教育和科技是要融合為一體,但是應該是以教育為主導,而不是科技來主導教育。既然制定這個政策,要有跨學域的專業人員參與,就必須要有一個很好的政策制定的過程和方法,來指引政策之擬定,並協助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彼此溝通。

在下一節中,將試圖針對上述二點做進一步的深入討論。


Page 3 of 5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文獻處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