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智願行─基隆女子佛學院  
滄海之珠•鄉間小路─茶旅
滄海之珠入學因緣生活隨想回鄉偶書離情依依叢林風光烹飪社妙聽聞花緣花圓鄉間小路-茶旅

茶旅/茶心•二之二


[接上頁]

  唐朝劉貞亮曾提出飲茶好處為「十德」:

  一、以茶散鬱氣  二、以茶驅睡氣
  三、以茶養生氣  四、以茶除病氣
  五、以茶利禮仁  六、以茶表敬意
  七、以茶賞味   八、以茶修身
  九、以茶雅心   十、以茶行道

  茶道的儀禮作法,重視前後秩序,中規中矩,不可逾越紊亂。這和禪僧的自律、自適、進退舉措超然、不逾矩的本質一致,因此宋代儒者程明道訪禪剎定林寺時,不禁嘆曰:「原來如此,在這裡(禪)可見三代之古禮,往昔之規矩行儀如在眼前。」

  在佛教的經藏典籍中,也有多則與「茶」有關的禪意公案,如有名的「趙州吃茶」即是。又在《指月錄》中,溈山禪師與弟子仰山在採茶時也有一段精采的對話。

  溈山摘茶次,謂仰山曰:「終日摘茶,祇聞子聲,不見子形。」仰撼茶樹,師曰:「子祇得其用,不得其體。」仰曰:「未審和尚何如?」師良久,仰曰:「和尚祇得其體,不得其用。」師曰:「放子三十棒!」仰曰:「和尚棒某甲喫,某甲棒教誰喫?」師曰:「放子三十棒!」

  《禪林類聚》卷十八記載:

  歷村禪師有一天在煎茶。
  僧侶在旁問道:「什麼是祖師西來意?」
  禪師便舉起茶匙。
  僧侶見狀就說:「莫非就是祖師西來意嗎?」
  禪師聞言把茶匙擲向火中……

  種茶、煎茶、奉茶、賞茶、品茗……,
  自古至今,
  多少僧人於茶的實踐中潛心修行、參禪悟道;
  在一啜一飲之間,
  甘露法水也一點一滴潤澤著心靈。
  在茶中欲有禪機的汲取,
  豈可囫圇牛飲!


上一篇鄉間小路──茶旅下一篇
悲智願行─基隆女子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