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智願行─基隆女子佛學院  
滄海之珠•花緣花圓
滄海之珠入學因緣生活隨想回鄉偶書離情依依叢林風光烹飪社妙聽聞花緣花圓鄉間小路-茶旅

花緣花圓/花鏡•三之一


文/楊妙真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中國插花藝術源自中國的人生觀,是我國優美文化藝術之一。……而真正對『花卉之美』有所了解和品味,則是受希臘文化和佛教東漸的影響。」林老師娓娓道出中國花藝之本源,十分清楚明白,但我卻不了解「花藝」和「人生觀」之關聯性為何,而這「大問號」則在之後的課堂裡逐漸消弭了……

  「妳很喜歡小孩子喔!」老師對靦腆的美君如是說。「如果和亭頤交情深一些,會發現她是一位富有創造力及內涵的人呢!」憨厚的亭頤在一旁愣愣地笑著。「妳今天看起來很急,好像趕著要去做什麼事呢!」老師偏著頭看著一位同學,在一旁便有人說:「哇!老師好厲害!她待會要趕著典座,所以,才會顯得很急吧!」

  「妳很執著喔!」看完我的作品後,老師如此對我說。當時的我為之一愣!──因為「以前的我」真的是「大頑固」一個,而且脾氣是「又臭又硬」。但是在諸多好友的影響之下,已經「溫馴」許多,而且較能「從善如流」了。所以「現在的我」多數人皆認為相當「隨和」、「隨眾」呢!想不到,在這花藝的插作裡,「原始本性」依然表露無遺啊!隨後我便挨近老師些,說:「老師,對於缺點,就麻煩您小聲講,讓我知道就可以了啊!」老師則笑著說:「不行!這更要大聲講,因為同學也可以協助妳改進呀!」之後,老師接著說:「在花藝插作時,人的心情和個性會漸漸舒展開來,而且會越來越開闊!以前,有一位學長就是隨著其插作的表現和成長,其個性也有相對的成長呢!」

  昔時,唐太宗曾說過:「以銅為鏡,可整衣冠;以人為鏡,可知得失。」而「就插花本身而言,中國人習慣上常把一件插花作品當作是一個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整體。」所以林老師以其深厚之「功力」就能自我們的插作中,「透視」我們的個性及「心情指數」──這種奇妙經驗令我想到……

∼以花為鏡,可知心性∼

 不過,此種「功力」並非每人皆可得呢!雖然林老師謙虛地說:「這只是經驗而已,以後妳們也會的。」然而若非老師的心靈澄澈透明,如何能有「千江有水千江月」的境界來映現眾生的心性,進而了然於胸呢──而這一切應歸因於林老師一貫嚴謹的插作態度,以及寧靜致遠且謙和的心吧!

[續下頁]


上一篇花緣花圓下一篇
悲智願行─基隆女子佛學院